城乡协调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2 08:32:00

导语:城乡协调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乡协调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按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局工程,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要按照《*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指导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委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部门,要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向农村倾斜,力争多安排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发展项目,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在通村公路、“三小工程”等方面,增加投入比例;在安排项目资金时,多安排农业项目,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的长效机制,充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

二、努力筹措建设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今后几年需努力的一个方向。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大力加强以公路和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形成通畅、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这些项目点多面广,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一方面,地方财政资金需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我委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多渠道、多层次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尽快获取国家和省投资信息,争取国家、省支农扶农资金和项目向*市倾斜,力争最大的投入,要加强与中国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信贷支持。

三、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目标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对我市农村来说,要围绕服务城市的目标,发挥城郊农村的功能,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我委在这项工作中,一是要推动创新农村经营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发展,以基地的发展促进农民的增收。二是要协助有关部门大力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扶持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渠道,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扶持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1*国道晚番茄种植基地、白云、乌当、小河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花溪辣椒种植基地以及其它各区、县(市)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特色占市场,以规模促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放在重要位置。有效调控公共资源,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和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争取农村社会事业项目和资金,完善农村服务网络和基础条件。协助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五、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落实。抓好重大项目的申报和落实是我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是尽快抓好“亚行”贷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年启动项目的实施,推进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水利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抓好“世行”贷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签约,以支持我市公路交通、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完善“开行”贷款项目清单,优化上报项目质量和结构,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批农业项目,力争更多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入开行贷款。现我委已向开行上报“*市种植基地建设、*市养殖基地建设、*市蔬菜基地建设、村级道路建设、*市石漠化治理工程、*市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等项目,申请国开行贷款资金17.5亿元。

六、按照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我委要抓好统筹协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整体推进贫困村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协助有关部门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指导,对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扶持和自身努力能够摆脱贫困的,采取开发式扶贫的方式实现脱贫;努力争取易地搬迁项目、以工代赈项目,以推进我市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