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党政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1 05:15:00

导语:电网企业党政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网企业党政调研报告

一、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监督工作的实践看,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政“一把手”对监督认识的偏差。有的“一把手”过于自信,自视高人一等,习惯于监督别人,不愿意受别人监督。有的认为监督是挑毛病、找岔子,是对自己极大的冒犯。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存在行为不规范,打政策擦边球,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搞“家长制”、“一言堂”,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逃避监督。久而久之,造成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

二是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疏于监督。上级领导一般只注意检查下级“一把手”的业务工作成绩,到基层考察班子或检查工作时,听汇报的多,查问题的少,常常只听取“一把手”的工作意见,群众呼声听得少。对“一把手”监督,处于真空状态。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往往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避重就轻。

三是同级班子成员碍于面子不便监督。同级班子成员习惯于“一把手”拍板,真有意见也不敢提,一怕伤了和气,二怕打击报复,对自己前途不利。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一把手”采取“绝对服从”的态度。即便是年年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往往是轻描淡写作番“点评”,对“一把手”进行虚伪地“贴金”,出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四是同级监督部门体制不畅难以监督。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应对同级党委实施监督,而其又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这种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的现状,使得纪委对领导班子成员,尤其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就不可能真正实施并有效。

五是群众不知情或顾虑多不敢监督。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广泛征求意见,重大决策不经职代会商议,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而普通群众对“一把手”具体的日常生活、人际往来,特别是“一对一”的违纪行为,往往难以发现。即使有所了解,也会担心搞不好“穿小鞋”遭报复,一般情况下群众也不会轻易举报。

综上所述,大多数企业在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上,存在“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老好人,纪委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很薄弱”的问题,因而,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苍白无力。

二、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之所以难,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客观存在的隐性规则阻碍了监督工作。在体制变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党政“一把手”,处于权力拥有的最高位,受众人关注,更是各种商家、业务合作伙伴“糖衣炮弹”攻击的重点对象。而这种不廉洁行为往往是一对一的,非常隐蔽,相关信息很难获取,行为人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屏蔽信息。其次,设想某基层单位一旦出现了廉洁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把手”的问题,往往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波及一片,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声誉和正常运转,因此,对各级“一把手”违纪行为处理过于粗疏,对于群众舆论甚大者采取“挪位”、“调离”的办法回避问题,使得违纪者对其违纪行为没有深刻反思,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2、体制不顺制约了监督机构作用的发挥。现行的国有企业内部监控机构的设置及监督的方式方法,大多是从党政机关的监督体系中演变而来,与现代企业制度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监督体制是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一体化,使监督往往按照个人的意向去运行实施,从而容易导致监督失控。二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缺乏办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与公检法机关的协同办案尚未形成网络和合力,涉外调查取证又是目前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力所不及的,就有可能贻误战机,引发串供、潜逃、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使得案件查处工作落空,给腐败分子逃避惩罚以可乘之机。

3、制度上的缺失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到位。目前,对一些“一把手”的监督制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一方面,现有的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不配套,对权力的来源、行使情况约束不够,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无章可依,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如对“一把手”8小时之外的监督就缺乏明确的制度,缺乏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另一方面,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导致已有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三、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年初,*供电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了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重点内容、方法渠道等,这在解决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上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明确监督重点,使“一把手”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对“一把手”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公司在《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把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决策权、用人权、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8小时以外社交圈作为监督的重点。

一是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大额度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推进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保证科学决策,规范操作。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做出决定,要增加工作透明度。*供电公司在决定本单位、本部门“三重一大”问题时,实行党政“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发言记录集体签名制度,避免了“一把手”先定调,其他班子成员一致通过的现象。

二是重点监督党政“一把手”执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情况。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干部年度考核、届内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以及信访举报等多种途径了解干部,对干部作出比较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切实把好干部任免关,不得口头推荐,不得私下打招呼。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供电公司还专门制订了《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执行党规党纪廉政情况加强监督的规定》,要求对拟提拔任用和职务变动的干部,经组织部门研究后,必须征求公司纪委的意见。要重点监督党政“一把手”是否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是否按照程序和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是否存在临时动议现象;是否保守人事机密;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是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监督“一把手”是否真正担负起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情况;是否按规定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广泛接受民主评议;是否存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物资采购情况;是否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带头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是否能管好班子成员,管好下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四是将“一把手”的生活社交圈作为监督重点。即监督时限由8小时以内向8小时以外延伸,使监督工作做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2、拓宽监督渠道,着力构建“一把手”监督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多次提到各种监督渠道,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有平等主体之间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有专门监督和非专门监督等等。目前,对于基层供电企业通常采取以下六种监督渠道。

强化自我监督。应定期组织“一把手”参加专题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自觉接受监督。实行“一把手”公开廉洁从业承诺制度,促进“一把手”严格自律,加强自我约束。

强化上级监督。上级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基层,通过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个别谈心等形式定期听取下级党政“一把手”关于廉政建设和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一把手”的思想、工作、学习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适时进行鼓励、提醒、告诫、劝勉。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

强化班子内部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对党政“一把手”最重要的监督来自领导班子本身。这就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切实建立起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有效责任机制,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班子成员的监督责任。

强化信访监督。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和阳光信访制度。鼓励职工实名举报和网上举报,畅通职工信访监督渠道。对“一把手”的一般信访问题,要求其进行说明。对有轻微违纪违法行为的,应进行教育、提醒,要求限期改正。要充分发挥信访的预警作用和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对信访反映的问题及对查办的具有典型性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要从管理角度认真进行剖析,举一反三,在班子内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提醒警示教育,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强化审计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一要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二要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三要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或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侦察等决定的重要依据或参考条件。

强化群众监督。要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发挥对“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关键要让职工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只有知情,才可能进行监督。首先,要实行公开制度。实践证明,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要把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开,要不断提高公开的质量与水平,变结果公开为过程公开。例如,近年来在基层供电企业广泛开展的公开招聘就是一个很好的公开形式,但是否可以考虑邀请部分职工群众在现场旁听,对过程实施监督,使监督更有力度。其次,要完善举报制度,制定严格的处理程序和保密办法,切实保障群众合法的检举揭发权,防止由于工作疏漏而使群众受到打击报复。另外,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渠道,*供电公司通过建立领导接待日、政风热线以及公司邀请的党风、行风监督员、总经理联络员等,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

3、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

一是轮岗交流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干部交流制度,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其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一来可以避免“一把手”长期在固定环境中用权形成的思想松懈和麻痹,二来可以通过离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为继任者起到警示作用。这里,也建议领导干部到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任前交流锻炼。

二是交叉任职制度。对“一把手”职务任免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今年,*供电公司在其所辖的5个县级供电公司中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让基层党委书记和行政“一把手”交叉任职,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的独揽和滥用。

三是建立巡视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必须要赋予监督者必要的权力。比如在基层公司设立巡视组,定期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礼品上缴以及职务消费情况进行巡视检查,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展专项检查,对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检查考核,针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实行委派制度。上级管理公司亦可根据工作需要,向基层电网公司委派纪委书记、财务部主任、审计部主任等,对下属基层单位经营管理行为直接进行监督。今年*供电公司在机构调整中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对基层公司委派财务总监,达到对基层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特别是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

五是重新思考相关考评规定。由于目前的考核办法仍脱离不了指标的考核,使得上级管理部门获得的信息与基层单位实际信息不对称,基层单位在一定程度会隐瞒信息。例如每年由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直接与该单位各项荣誉的评比挂钩,从而间接地与该单位员工奖金挂钩,员工填写问卷时必然会有所保留。因而对“一把手”的考评标准是否合理、考评体系是否科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总之,对“一把手”实施监督难度很大,这是当前的体制、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所造成,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制定新的制度,不断推进监督制度创新,要确保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真正实现把监督的关口前移,侧重于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