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19 04:49:00

导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就是要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首位,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科教文体等既是社会事业,更是民生之本,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使全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共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所以,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识,要在关注民生,解决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舍得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为我市的更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阻碍落实科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调研,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当前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高水平科技人才短缺,高新技术发展缓慢。

我市企业高水平科研人才少,生产一线高级技工总量严重不足,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多以推广类型为主,创新型科技专家少,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较低,造成一些水平较高的农业科技人才的流失。目前,我市现在重点企业57户,已有18户企业完成了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开发科技新产品20种,但是尚未有一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认证,导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

(二)教育发展不均衡,制约发展规模与进程。

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显现出办学条件、教师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四个不均衡”。职业教育虽已发展了二十多年,但由于经费、师资、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市职业学校招收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较差。还有我市职教中心还没有实质性整合,在办学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还比较单一,主要实行政府投入、教育部门主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这种情况与“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显现出办学条件、教师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四个不均衡”。

(三)农村文体设施建设薄弱,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单调。

文体方面存在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公共体育设施缺乏问题。几年来,虽然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但是受乡镇重经济轻文化、文化场地简陋、文化工作者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城乡之间文化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市还没有一处为全民提供竞赛、健身、训练服务的大型体育设施,这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健身、竞技训练和体育竞赛的需要,乡镇更是缺少开展体育运动的场所。

(四)广电产业发展思路不宽,节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我市依托现有广电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以及主业延伸业务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我市电视台自办节目尚未实现全覆盖;新媒体业务研究的不够,迈的步子不快,事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新闻宣传跟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三贴近”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大的宣传战役中展开集中报道、深度报道不够;个性化节目、品牌栏目不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利用挖掘的不够;节目制作手段、形式还有欠灵活。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推动科教文体等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逐年提高科学技术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坚持引进与开发本土人才相结合,重视和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组织专家攻关,保证项目研究经费,为科技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做到用事业留人;关心科技人员的成长,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用感情留人;认真落实科技人员的有关政策和待遇,稳定科技人员队伍,做到用良好的待遇留人。围绕企业新产品开发,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扶持。积极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的新变化,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认真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新情况,重新制定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政策,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组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申报认定1-2户高新技术企业。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理顺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渠道,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使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对薄弱校的投入,加强农村中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寄宿环境,对小学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以百强校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2009年完成职教中心综合楼建设,并实现以*一职为主体,与*二职、大赉乡职业学校、*电大等学校的实质合并。健全教育督学督导机制,解决教育督导室存在的人员、经费等突出问题,加强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督学督导,确保省对我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在年内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我市人才引进战略契机,吸引全日制硕士生回我市任教,提高教师学历达标率;围绕吉林省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深入开展“城市支援乡镇、强校支援薄弱校”活动,通过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带动乡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到先进地区、学校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和教学指导体系,完善实施校长竞争制、轮岗制等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师德行为规范,建立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监督网络和有效考核机制。

(三)强化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文体需求。

重点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扶持农村文化大院的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并辅导他们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加强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工作,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加强全国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实用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把送戏、送电影下乡作为主要载体,将欢乐送到农家,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提升*软实力的目标出发,以完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向纵深发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推动体育产业取得新突破。按照上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的要求,理顺电影管理体制,平稳完成电影行政职能调整划转工作,实现电影统一归口管理,年内完成由文化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的职能调整划转。

(四)加快推进广电产业发展,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做实三项工程:一是调频广播到乡镇、到社区,实施全覆盖播放;二是依托现有广电村村通发展时机,拓展电视服务范畴,发挥其载体带动广电产业的功能,达到我市自办节目全面覆盖;三是尝试开展新媒体业务。另一方面,加大经营创收力度。加大广告创收力度。进一步拓展广告新业务、新种类,通过栏目整合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客户扩大收入。同时,完善广告审核制度,规范广告时段,提高制作水平,净化荧屏。确立“以民为本”的新闻理念,本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的工作目标,既要为党立言,又要为民代言,坚持“三贴近”原则,转换新闻视角,目光向下,话筒镜头聚焦基层群众,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最大宣传效果。要实现节目活动创新。大型宣传报道活动走出去,节目录制现场到社区、到农村、到田间地头,让群众直接参与到节目中来,扩大节目影响。同时,运用专题、访谈、直播等形式,让观众走进直播间、演播厅,与主持人面对面交谈。

总之,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不断推进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