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18 10:08:00

导语:国土局土地流转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土局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1、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就我县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是农户间的转包、转让;而用于投资、业主开发等集约化经营的土地却很少。致使成片规模化生产经营困难,产业结构调整也难以实现。

2、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操作程序不够规范。由于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多为自发形成,范围也多在邻里亲戚之间,流转方式简单,通常不经过村社组织就自行协商,达成土地流转协议,致使流转后土地经营者的权利、义务、责任难以明确,时常出现土地纠纷事件。

3、土地成片集中承包难。由于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长期不变。要把这些承包了的土地从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成片后由业主开发经营,没有较高的利益吸引或新的政策规定,大多数农户是不愿意转让的。因而增加了业主集中成片开发经营的难度。

对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一项富国裕民的大好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提高对土地流转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动员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到农民中间开展好宣传、引导工作,让农民了解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政策,也使广大农民知道,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土地的最大产出效益,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从事其他行业,可以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引导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土地流转这项工作中来,从而推进土地的流转。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土地流转。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切实做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工作,使之逐步走向规范管理的轨道。一是加强合同管理。不论哪种流转形式,受转方、承租方都必须签订完善的合同,并经乡镇有关管理机构鉴证,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对土地用途的监督。业主开发集中成片的集体土地或农户的耕地,必须依法合理使用,不能任意改变用途。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加速土地向业主或种植大户集中。政府应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允许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将承包经营的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和相互置换;允许农民、国家机关、事业和城镇职工、国家干部和科技人员跨区域、跨地区到农村承包土地。四是加大土地流转的保护力度,维护业主经营和转出方的合法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并组织专门力量,切实解决土地流转和业主开发中出现的各类具体问题,为土地经营开创一个宽松的环境。五是稳定土地流转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各级党委、政府对已出台的土地流转经营和鼓励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城镇居民租赁土地实行业主开发的政策,应保持长期稳定,以调动和充分稳定土地接包方及业主等经营开发者的积极性。六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应允许土地承包者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偿、有序、规范”的原则,将承包期内的承包地实行经营权转包、转让、入股、出租、返租倒包、抵押、置换等,使土地向种植能手或业主集中,进行集约化规模经营,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3、内树典型,外学经验,努力加快农民土地流转。各级党委、政府要注意培养和发现土地流转的先进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对加快土地流转是十分必要的。相关部门要注意总结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组织报告团,有计划地在全县农村进行巡回报告。同时乡、村、组三级都应各自树立起本地的先进典型,利用农民身边事,引导农民身边人。在抓好本地典型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县里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赴外地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减少我们的弯路,以加快我县的土地流转。

4、广开门路,转移劳力,顺利完成农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取决于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只有解决好失去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广大农民心安理得地、自觉自愿地进行土地流转。一是劳务输出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捷径。各级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输出数量。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使农民能够走得出、赚得钱、回得来。二是招商引资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在招商引资方面,不仅要有非常诱人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要抓好软环境建设,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的权力要严加限制。否则招一个伤一个,*这片土地再也不会有商问津。三是发展畜牧业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我县畜牧业发展前景非常好,特别是牛、猪、鸡、兔的发展空间广阔,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养殖业,并且在资金、用地、防疫、销售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农民早日脱离土地。四是扶持农民转产创业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创业行列之时,就是我县经济腾飞到来之日。目前我县有很多农民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但要想创办企业还有一定的困难。在项目、资金、技术、管理、销路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给予扶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