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06 10:36:00

导语: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来,*区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从监督的层面始终没有解决好监督的制度、监督的依据、监督的体系和监督的方式等问题,使得事后监察多,事前事中监察少;构成严重违纪问题有追究,而对一般效能问题则缺少规范的制度约束。为此,区监察局会同区政府有关部门自20*年初,紧紧盯住那些领导想着抓,群众盼着抓,政务环境需要抓的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对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体系建设方面:

(一)建立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的组织体系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等17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部署,研究提出本区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以及有关工作制度、规章,组织协调全区机关效能工作的实施。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掌握分析全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研究机关效能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2月26日,我区召开了“*区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会”。为确保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的落实,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的执行,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效能监察专门机构——*区机关效能建设督察办公室,专司对各行政机关落实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部署、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及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全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进行督导,及时纠正其中的问题,全面促进机关作风与效能的明显改进和提高。全区各部门、各单位也都由主要领导负总则,主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连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机关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的制度体系

针对以往行政效能建设中制度不健全、监督缺少依据等问题,*区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行政效能监察的暂行规定》、《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问责办法(试行)》、《行政许可告知制度实施办法》和《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十个不准》等16个规范性文件。这些规定、办法的出台,形成了*区特有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的制度体系,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行为规范,也为行政效能监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监察依据和制度保障。

*区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拖延履行或者不按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影响行政秩序、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服务对象态度生、冷、硬、顶,粗暴刁难,承办事项乱作答复、不予告知、制造周折、吃拿卡要、报和谋取私利等行为,加大了行政效能监督查处力度。例如:前不久曾有某镇规划科负责人,违反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在未做现场勘验的情况下,对几十位村民申报的材料,随意抽件批复,以致不该批的乱批,而村民没房急等建房的却未批复,引起村民不满。依照行政不作为问责办法,有关责任人被主管部门做了免职处理并追究行政责任。又如:某办事处计生办工作人员在答复生育指标办理程序的咨询时,一味强调女方关系不在管辖区,而不履行行政许可告知义务,依照行政许可告知制度的实施办法被通报批评。

各单位也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如区教委制定了《机关效能制度若干规定》、《*区教育委员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服务承诺制、岗位目标责任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失职追究制、部门工作月报制、重点工作督查制、绩效考评等制度。

(三)建立行政效能建设与监察工作的监督体系

1.充分发挥区机关效能建设督察办公室职能作用。办公室在履行五项职责中,坚持做到全年工作有计划,分阶段实施;开展行政效能督查工作,每周不少于3天。今年,重点围绕机关作风、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两轮实地检查,共计120余单位(次),建立督察台帐123份,提出整改建议165条。从11月份开始,督察办公室以打“咨询”电话,或实地到各部门“办事”的方式,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各项制度和政务公开目录执行情况进行了暗访,共涉及47个行政机关137个科室。查处违规行为34件;先后对26个单位不实行一次性告知、态度强硬、工作懒散、政务公开目录不对应、业务不精、人员空岗等6种问题、进行了通报,引起了强烈反响。基层单位效能监察办公室也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比如,区城管监察大队于今年4月初,成立了由纪检书记为主任、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督察办公室,对各科室、分队工作人员的行政效能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把检查的结果纳入当月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工作津贴、绩效奖金挂钩,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所在部门领导的责任。20*年,全大队共有48人次因月考核成绩在良好以下档次,被依规扣减工作津贴和绩效奖金,其中包括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1人次。查出因工作失误影响工作进度的情况2起,工作计划未落实到位的情况1起,并对上述情况均给予了通报批评,扣减了相关分队和直接责任人的当月考核分数。

2.有效地利用行政效能监督载体。*区先后编发了《机关效能督查快报》43期、《*区行政投诉动态》44期。前者侧重于向全区推广效能建设先进经验及做法,通报和点评存在的问题;后者则侧重于反馈投诉情况、原因分析、查办结果等,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它们像效能监察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成为了监督手段的必要补充。例如,《机关效能督查快报》第二十期通报了某镇在全程代办服务制向基层延伸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后,该镇立即调整了主管人员,并且镇党委书记亲自督导,每周听两次有关“延伸工作”的汇报,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使得该镇“便民服务室”建设的数量、质量均走在了全区前列。部分基层单位对此也进行了有益探索。我们调查了解到,永乐店镇创办了《永乐督查》,通过刊登镇党委、镇政府部署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及反馈情况;各部门承办工作落实情况来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各阶段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促进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健全行政效能的社会监督网络。以*区行政投诉中心为平台,区监察局于3月28日开通了“*区政风行风监督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伤民损民的问题;于4月28日启动了“*区百家政风行风监督点”,并聘请100名监督员,广泛分布在农村、学校、医院、社区、企业、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每一个监督点与区政府的政风行风监督热线对接,有效解决了群众在投诉时间上、方式上的局限性,24小时均能投诉,没有电子网络设备也能投诉,随时遇到问题可以就近在监督点或通过电话、网络投诉,更广泛及时地受理人民群众对政风行风的监督。年内先后受理各种投诉346件(由百家监督点受理件占12.4%),属于受理范围的148件,直查19件,按时结案率达98%,追究责任件占10%。在办理群众投诉中,坚持“查纠结合、查访结合、查疏结合、查建结合、查用结合”的原则,提高了社会监督的实效性。区民政局还设立了意见箱,公布了监督电话,广泛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监督。社区居民可通过电话、信函、上门投诉、电子邮件等渠道对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与投诉。聘请了18名党风、政风义务监督员队伍,定期召开义务监督员会议,听取他们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民政局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改进了对行政效能的民主评议方式。20*年,按照有行政处罚权、无行政处罚权和公用事业单位等3个组别,区监察局将60个政府部门和单位推向社会,接受民主监督评议。评议内容全部是行政效能建设指标。评议方式突出了群众的参与性,专业调查公司与百家政风行风监督点的联动性。除专业调查公司对社会的调查外,先后有各级评议代表近3000人参加了评议。同时,年内组织两次评议,加大了经常监督和整改的力度。7月份评议结束后,对48个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115条;10月份结束后,对34个部门提出了69条意见和建议,均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四)建立行政效能监察建设与监察工作的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广泛的、多层级的服务窗口,不仅服务便民,而且更便于群众的监督,同时把服务窗口变成政务公开的窗口,在提供行政服务中,公开职能职责、办事程序、时限、标准、责任等,在服务中体现便民监督。

1.制定实施《政务公开暂行规定》。以此为依据,我们组织全区54个政府部门制定、形成了22万字的政务公开目录,于7月份开始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同时,一部分内容在全程代办服务窗口公示,约束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

2.推进全程代办服务制的延伸。在有行政许可权的近4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全程代办服务中心后,进一步拓展了工作要求,在内容上,由单一代办服务,向政务、村务公开,受理和解决群众投诉拓展;在层面上,由政府机关向社区(100%)、行政村(80%)延伸,统一建立起基层“便民服务室”。目前,全区4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在55个社区建立了“全程代办室”;11个乡镇在各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区水务局、林业局、交通局等在基层近50个科、所建立了“代办服务室”,全区“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一年来,共代办、咨询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23.2万件。

3.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各单位进一步梳理了工作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切实为办事人服务。凡是当时可以办理的行政许可、审核、核准等事项,必须在窗口签批办理完毕;凡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审批的,尽量简化,缩短时间,做出办事时限的承诺。

行政效能监督与服务体系的完善,为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注重行政效能建设提供了自觉、自警、自律的良好氛围。一是促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与监督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全区多数单位建立了行政效能监督组织,先后制定完善了200余个相关规章制度;约有70%的政府部门常年聘请监督员,组织巡查活动,定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部分单位完成了行政管理ISO9000认证工作,主动将行政效能纳入科学管理轨道;有55个部门,制定了《全员岗位职责》,不断规范行政行为。二是促使工作效率与效能普遍提高。各部门从梳理本单位办事程序入手,尽可能地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例如园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申报消防许可证手续由14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又如区地税局申办事项,最短的承诺办结时间为3分钟。三是促使服务态度与质量普遍提高。例如:区国土分局、民政局等单位多次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玉桥办事处发放“便民服务卡”,主动上门为特困群众排忧解难;于家务乡聘请律师在全程代办服务中心长期坐班,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区建委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实行“全周候”7天办证服务,办证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2个工作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永乐店镇在全镇38个村设立了镇党委“书记信箱”,镇全程代办服务中心每周一开启信箱,对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登记、解决、反馈,增加了一条老百姓向党和政府表达诉求的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行政效能监察体系,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仍然存在着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行政效能监察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仍侧重于对行政机关已发现的问题开展监察工作,尤其基层有关部门对事前监察、事中监察尚缺乏主动性和超前性。

2.行政效能监察还缺少科学方法的依托,仅靠人为监督和大量精力的投入,制约着行政效能监督的效率。效能监察需要尽快融入科学管理体系、尽快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监督平台等。

3.行政效能监察职能“断层”,少数派驻监察机构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派驻监察机构作为监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对监督驻在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少数派驻机构存在着认识不高、职责不清、工作不主动的问题,仍停留在上面有部置,下面动一动;上面不要求,下面无想法的层面,缺乏长效监督、适时监督的主动性,没有形成良性运转的工作机制。还有部分派驻机构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担心得罪驻在部门的领导、同事,甚至在区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后,出现袒护、漠视的情况,监督职责不到位。

4.监督的手段和方式还比较些单一。专门监督部门主要是采取听汇报、查材料、抽部门、暗访机关等方式进行督查。其中明查较多、正面查较多、全面查较多,而暗访暗查少、以服务对象角度去查少、就单类突出问题检查少,尚存在着工作不实问题。

三、几点对策

1.进一步突出行政效能监察重点。一是应着重检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合理行政,公平、高效、便民以及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检查政府重大决策落实中的问题,是否顺畅、有序,监督公务员恪尽职守、高效行政。二是应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监督,努力实现行政效能监察关口前移。着重检查不依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该公开不公开等暗箱操作、滥用权力,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及行为。三是应加强对行政执行的监督。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履行职责、拒不履行职责等行为,监督和解决行政机关存在的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的问题。四是应加强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监督。着重检查《政务公开目录》的全面落实,尤其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改革发展等重大决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大额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等及时、准确公开的情况。建议加快制定本区《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的意见》、《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目录》,全面推进公共事业单位办事依据、时限、流程、结果,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的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建立健全效能监察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快行政效能建设和监督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多年来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及时废止,该修改的认真修改完善。二是同时研究和逐步建立与反腐败工作规律相协调的制度体系,对仍保留执行的廉政勤政和行政效能监察的规章、规定、制度等制发《政纪规定文件汇编》,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努力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三是建立效能监督联席会制度。加强协调,形成监察、法制、纠风、行政投诉和效能督察等部门联手的效能监察合力,促进机关依法、廉洁、高效行政。

3.强化派驻监察机构的监督职责。对派驻监察机构开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的专项执法监察。在效能监察中要同时检查各级监督机构发挥职能与作用情况,重点对行政效能监察是否有制度依据、是否有监督责任、是否有追究办法以及问题失查的原因进行检查。

4.以新的手段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一是积极推进行政机关ISO标准化管理,促使岗位责任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清晰,促使效能监察纳入科学管理轨道,促使效能建设由被动到主动自觉,由制度强制层面融入到行政管理行为和管理环节,成为机关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不断创新监督手段,研究制定行政效能监察程序;分析、找准效能建设问题的引发环节,提高监察的针对性。在监督方法上实行对企业和群众反映重点问题的跟踪访,实行与政风行风监督员的明查暗访,实行不同阶段、不同重点问题的专题专项明查暗访,实行效能监察信息的公开,加大监督与激励机制。三是进一步发挥行政投诉的监督手段,扩大《行政投诉动态》的编发量,加大对查实的重点投诉问题的曝光力度,与《机关效能督查快报》一道形成效能监督合力。同时,注重发挥《行政监察建议书》、《行政监察通知书》等法律手段的作用,严肃纪律,提高监督的力度。

5.用科技手段推进行政效能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应当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络资源的作用,加快建立行政效能服务和监督系统,为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基础。一方面,通过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准确及时政务信息,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增强政府行政效能;另一方面,建立电子网络监督系统,用科学的监督手段,有效制约行政权力的滥用,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监督氛围,逐步形成受理、审批和监督三权分离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形成组织、制度、监督、控制、追究全方位的行政效能监察体系。通过这些手段,激励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爱民、爱岗,自警、自律、勤政、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