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县创建自查验收报告

时间:2022-12-24 11:03:00

导语:林业生态县创建自查验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生态县创建自查验收报告

二、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1地理位置

西华县位于豫东南,黄泛区腹心,隶属周口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36′—33°59′,东经114°05′—114°43′,属黄淮海平原。东临淮阳县,南靠沙河与商水县相望,西与漯河市、郾城县、临颍县、鄢陵县毗邻,北同扶沟县、太康县接壤。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159.77万亩。

1.2地形地貌

境内海拔48-52米,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坡降1/6000,平坦开阔,起伏较小,具有典型的平原地貌。

1.3气候条件

西华县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际变化显著,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日照时数2318.5小时,年日照率52%,高于10℃的年平均积温4635℃,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744.9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年均蒸发量1622.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大风天气一般5-6级,最大风力达10级,最多风向为偏北风,主害风向为北风和南风。

1.4水文

西华县是多河流地区,均属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沟河有14条,统称“七沟七河”。年平均过境水量36.65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7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储量丰富,为2.13亿立方米,含水层厚度大都在15-30米,地下水位2-4米。

1.5土壤

全县土壤分为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3个土类,包括黄潮土、灰潮土、盐潮土、褐土化潮土、沙姜黑土和褐土6个亚类,11个土属,43个土种。据1995年全省风沙化土地普查,西华县风沙化土地面积45.8万亩,主要分布在贾鲁河故道及其两侧,尤以聂堆、田口、红花、皮营、东王营5个乡镇较为集中。

1.6植被

西华县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红薯、花生、芝麻、芦笋、瓜果等;用材林主要树种有杨、泡桐、榆、柳、刺槐、楝、椿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枣、柿、桃、梨、苹果、杏、葡萄、樱桃、石榴、李等;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有梧桐、法桐、栾树、冬青、国槐、黄杨等;花卉主要有:月季、玫瑰、桂花、菊花等。

1.7社会经济状况

西华县辖19个乡镇,县农场、林场、园艺场各1个,434个行政村,1109个自然村,总人口8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4万人,农业劳力49.65万人;西华县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22.65亿元,粮食总产量8.73亿斤;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493元;西华县西临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周郑公路,南石公路和吴潢公路纵横穿境而过,加之县乡公路11条,乡村道路432条,构成了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2、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开展概况

西华县委、县政府自2005年以来,高度重视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首先成立了西华县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冬春季造林开始前,每年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署创建工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乡镇(单位)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造林季节,采取县四大班子领导包片,县直有关单位包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包技术指导,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块(路段)的“五包措施”。林业局人员吃住在乡,深入植树现场作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并当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通讯员和监督员,将每天的造林进度一天一汇报,两天一电视排名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特别是2007年春季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了创建工作。

在造林机制上,通过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造林,既有效地解决了前期造林资金投入问题和后期管护问题,又实现了政府要生态、群众要票子的“双赢”效果。

在城镇绿化方面坚持“统一规划,生态园林,文化特色,群众参与,长期管护”五原则,做到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乔灌花草相结合,绿化美化相结合,建设公共绿地和创建花园式单相位结合。

通过两年多的连续奋战,西华县林网间作控制率、沟河路渠绿化率、城镇绿化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提高,目前已完全达到了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的各项标准。

三、调查方法与结果

1.调查方法

1.1样地:利用地形图,在室内对全县符合规定的公里网格数并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按序编号,采取机械抽样方式抽取样方,因西华县土地总面积159.77万亩,按每间隔30个公里网格抽取1个大样地,全县共抽取大样地30个,其中平原沙区占9个样地,一般平原农区占21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1500亩(1000×1000平方米)。对样地内的林网间作控制情况、沟河路(包括省道)渠绿化情况、村庄绿化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

1.2公益林:对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小班进行全查。

1.3县城(乡镇)建成区:对建成区分绿地类型进行逐块、逐路、逐户的全面详查。

1.4古树名木:对县境内所有古树名木各项调查因子进行了调查。

2、验收结果

2.1综合验收结果

通过自查验收,西华县林木覆盖率23.78%,林网间作控制率95.66%,沟河渠路绿化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9%,村庄林木覆盖率44.10%,单一主栽树种(品种)比例全部<70%,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7074亩,占国土面积的1.07%,古树名木建档率100%,保护率均达100%,连续3年林业总值增长幅度均在18%以上。

2.2分项检查结果

2.2.1林木覆盖率:总样地面积45000亩,绿化覆盖面积10701亩,林木覆盖率达23.78%,其中平原沙区9个样方,林木覆盖率26.84%;一般平原农区21个样方,林木覆盖率22.47%。

2.2.2林网间作控制率:经调查,30个样地内适宜林网间作总面积为31794亩,其中完整林网面积29634亩,不完整林网面积1380亩,林网间作控制率95.66%。

2.2.3沟河渠路绿化情况:样地内省级公路共3条6段,长度6.37公里,绿化长度6.37公里,绿化率100.00%;县级公路入口处1条,长1公里,绿化长度1公里,绿化率100.00%,河流1条,总长度3.37公里,绿化达标长度3.37公里,绿化率100.00%。

2.2.4县城镇建成区绿化,全县19个乡镇所在地总面积31291亩,绿化覆盖面积12828亩,其中生产绿地面积935亩,防护绿地面积586亩,附属绿地面积11293亩,公园绿地面积8亩,绿化覆盖率40.99%。

2.2.5村庄绿化:样地内村庄总面积6798亩,绿化覆盖面积2998亩,绿化覆盖率达44.10%。

2.2.6树(品)种比例:经调查汇总,西华县样方各树(品)种总面积10861亩,主栽树(品)种为72杨、46杨、其它杨、泡桐和阔杂等,其中72杨面积4183亩,占38.51%;46杨面积2430亩,占22.37%;其它杨面积1713亩,占15.77%;泡桐面积533亩,占4.91%;阔杂面积2002亩,占18.44%;单一树(品)种面积比例均不超过70%。

2.2.7公益林面积:经国家林业局批复界定,我县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7074亩,占国土面积的1.07%。

2.2.8古树名木:县境内共有两株古树,一株位于西夏镇后朱村街中心的古槐,树龄250年(传);一株位于城关镇山子头村中的榔榆,树龄300年(传)。该两株树均设置有护栏,统一编号登记建档,挂牌进行全面保护,并设有专人负责。

2.2.9林业产值:西华县2003年林业总产值4.1464亿元,2004年林业总产值5.05863亿元,2005年林业总产值7.255亿元,2006年林业总产值8.621亿元,3年增长率分别是22.00%、43.42%、18.83%,均超过18%。

3、结论

西华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重视程度高,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县级自查抽样合理,调查认真,内业整理符合要求,从县级自查验收结果看,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创建标准。

四、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1个别地块存在田间生产路较窄,植树后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及土地调整与林权的矛盾问题,造成年年栽树保存率较低。

1.2城镇绿化美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建议

2.1一方面建议国家从体制上逐步实现农村土地分户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签订长期合同,按标准设计成“田成方,林成网”的模式,就能较好地解决农田林网营造与管护的问题。

2.2城镇绿化主要发挥着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低,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就会造成部门管理不到位和绿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生态效益补偿的投入力度,给予资金的扶持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