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人事工作的比较思考
时间:2022-12-22 11:24:00
导语:贫困地区人事工作的比较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按省人事厅安排,前不久我们有幸参加了由国家人事部主办、上海市人事局承办的“人才资源开发培训班”学习。通过现场听取上海市有关著名专家、学者、大学知名教授及人事部门领导讲授的上海市人才开发与管理、新工资制度解析、人才市场配置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实践、事业单位人员聘用与岗位管理、新人力资源观、中国传统管理艺术、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以及听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于丹等主讲的“中国改革面临的挑战”、“儒道相济——构筑中国人格两岸”等专题讲座和对十余处体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特色的企事业单位的实地参观考察,我们感触颇深。结合*实际,特别是跳出*看*,通过对上海与我们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及人事人才工作发展的比较,我们就加快*人事人才工作发展谈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积极抢抓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和人事人才工作发展步伐
通过在沪期间,对上海参观考察及所见所闻,我们充分感受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中,在世界国际大都市急剧的竞争中,那种“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先进理念和气势。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努力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创新更加活跃、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城市文明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眼下,上海正紧紧抓住世博机遇,积极实施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四个率先”,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尽管在国内一流,拥有令上海人引以自豪的高度和速度,但在世界范围仍然面临很严峻的挑战、剧烈的竞争和难得的机遇,因而上海市从即将于2010年召开的世博会入手,确立了要“抢抓世博机遇,开创上海新局面”。从这个层面上讲,作为革命老区*,市委、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确立的“构建大交通、争取大政策、培育大项目、促进大和谐”、“急不得、慢不得、等不得”及“五个突破”工作思路同样是一个抢抓发展机遇的工作思路,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确立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努力使*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作为人事人才工作,我们必须紧紧立足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始终围绕市委、政府确立的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创新人才理念,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不断加快*人事人才工作的发展步伐,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第二、大力提升学习力,加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无论是授课听讲、还是实地考察,从接触了解的方方面面人员和情况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上海人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创新勇气、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等都特别强,广大干部业余时间大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充电”,很少沉醉于打牌、喝茶、唱歌、跳舞等休闲娱乐之中。上海市人事局从局领导到各处室干部大多不仅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高学历,而且在分管或负责工作的领域,大都是全上海甚至全国最权威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市人事局为加强全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自2003年起专门开办了“双休日大型特别讲座”,听讲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四年来,已成功举办讲座350余场,有全国数十名一流的专家学者亲临主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艺术、健康等,听讲人员达上百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各级型队伍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修养。我们在沪学习期间有幸连续两个周末在同济大学大礼堂听取了2007年第六期双休日特别讲座——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主讲的“中国改革面临的挑战”和2007年第七期双休日特别讲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丹教授主讲的“儒道相济——构筑中国人格两岸”两个讲座,讲座场场爆满,每场超过3000人,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听讲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大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务员培训每年根据国家、省统一安排,我们也确定了每年一个主题进行轮训,如2006年培训“公务员法”,2007年培训“公共经济”,但培训效果不很明显,“本领恐慌”感没有真正形成。究其原因既有公务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更有培训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等,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条件。由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要切实改进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特别是要在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方面狠下功夫,如研究市财政加大投入由市人事局开办“*市公务员双月特别讲堂”,聘请全国、全省著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堂授课,提高培训实效,将干部周末无所适事转移到学习“充电”上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各级干部队伍的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学习毅力,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团队建设、学习型干部培养,真正做到“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学习速度,使学习(learn)的速度超过变化(change)的速度(即“L>C”),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学习借鉴新理念,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要加强人事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加强人事信息平台建设,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上海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阶段是:办公自动化(97年之后)——政务公开(97、98年)——单项互动(99年)——整体互动——一门式办理——个性化服务,目前上海人事局已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正在研发个性化服务内容。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步伐,加强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人事编制部门要抓住市委、政府和省人事厅对人事考试测评基地建设的大好机遇,全面加强人事信息平台建设,包括建设好人事编制网站、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重点是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步伐)、人事编制数据管理系统(人才基本数据、公务员管理系统、事业单位登记系统)、公众服务系统(重点是信息咨询、人事考试报名缴费)。同时,要研究加强专门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二是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培训考察中我们发现,上海人才市场定位为不仅为一个机构,而且是一种机制和一个平台和品牌,主要业务及收入年均上百亿元,其中包括网络招聘(2006年创收超过1.48亿)、人才派遣(年均收入超过60亿)、人才交流会(年营收3254万)、人才培训(年收1.4亿元)、人才测评(年营收五千多万)。学习借鉴上海人才市场发展新理念,这为我们下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对*人才市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明确职能职责;二是要积极拓展*人才市场业务,从目前简单的大中专毕业生报到和低层次的人才交流会会业务,全面研究有利人才市场发展的各项业务。
三是加强公务员职位交流。培训中我们发现,目前上海市正全面推进公务员在市区乡镇之间、市级部门之间、区级部门之间、本单位内部处室之间开展轮岗交流。学习借鉴上海市公务员轮岗交流做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为出发点,探索全市各级机关加强干部交流。坚持职务任期和岗位轮换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和提高效能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干部交流,对公务员进行机关内部科室岗位交换、跨机关单位部门的横向交流、以及市县乡之间的纵向交流,特别是要加强对机关中层干部的交流轮换。
第四、构建人才相对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在人才高地方面,上海积聚了世界精英,全球五百强企业有一百多家的总部在上海;积聚了国家的教育、科研等各类主流人才,是实施国家战略的人才核心区。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暂时以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建设人才高地还有很大差距。然而,我们虽不能构建人才绝对高地,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思考构建*人才的相对高地。客观上,*经济欠发达,但全国仍有不少地方经济还不如*,并且*还有山青水秀、人文环境好等比较优势。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抓人才吸引、使用、培养三个环节,制定适合的人才开发政策,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畅通服务渠道,改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籍在外工作优秀人才的作用。通过对在沪工作的*籍部分优秀人才的走访座谈,他们都愿意为*发展出智出力,这是*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树立“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思想,坚持“用人不养,不养也用,智力回归”的观点,打破常规,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学会借脑借智。核心是要畅通服务渠道,关键是要改善服务环境,为一切关心、支持*建设和发展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不让他们服务无路,服务“凉心”。
积极吸引优秀外出务工人才回乡创业。通过走访了解,外出务工得到较好发展的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这是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的巨大人才潜力和宝贵资源。我们认为,这些人既是*现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又是*将来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他们的家人和他们的根都在家乡,都让他们十分难舍难忘,做好他们的回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任何招商引资都更可靠。要研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充分满足和尊重他们对家乡的感恩心理和对自身价值的社会认可需求,建立正常的机制和良好的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才回乡创业。要建立经常联络联系,建立外出务工人才数据库和通讯录,全面掌握外出务工作人员情况,互通信息,联络感情,加强人才回引的指导的帮助。要采取实际行动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各级党委、政府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关心他们的家庭及孩子、老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大力宣传回乡创业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回乡创业环境和氛围。研究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关心,鼓励他们参加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积极为*发展出谋划策。
第五、稳妥推进变革,积极构建和谐人事
一是推动变革建导。上海自主创新研究院院长王伟教授在“新人力资源观”讲座中强调,对于变革建导(建设性引导),应当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改革要循序渐进,做到“迈小步、不停步”;二是变革应当具有开放性,要作多种尝试;三是对于变革的结果要不断地激励和巩固,否则有可能变革就有可能无果而终。以上理念对于指导我们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推进的各类改革,如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人才市场化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军转安置改革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在改革中既要坚持循序渐进,持续推动,又不能搞急风暴雨,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既要在改革前注重开放性,广泛征求对改革的意见,又要注重强化巩固改革成果,防止改革反弹。
二是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培训中专家指出,要有让各种矛盾分化爆发的机制,让各种社会风险通过一定渠道小批量提前释放和引爆。由此,我们认为建设和谐人事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对人事编制工作存在的社会矛盾,如企业军转干部问题、机构改革问题等,要注重改进工作作风,畅通诉求渠道,不断地进行消化解决。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研究工作思路上,要明确一切人事编制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提高人事编制工作服务质量上,要体现民生、服务民生,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是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沪学习期间,通过有关专家的讲解,我们对上海社保资金案和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有了更深了解和认识。结合*人事编制部门实际,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制度,深刻吸取上海社保资金案和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发生的教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逗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解决思想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别要全面推进“阳光人事”和“法制人事”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人事编制部门的清正廉洁,树立人事编制干部的良好社会形象。
- 上一篇:舞蹈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 下一篇:大学公共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精品范文
10贫困生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