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加快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21 04:11:00

导语:发改委加快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发改委加快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的概念

城市起源于“城”和“市”的结合。“城者,所以自守也”,“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以军事和安全防御为目的而筑造的城堡或者圈围起来的城垣,便是早期的“城”。“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时候人们群聚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即称之为“市”(肆)。“市”进入“城”,“城”中有“市”,于是乎形成了城市。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垣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城市的形成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出现了集中工商业区——市。

城市的内在特征:它区别于乡村的深层的比较抽象的特征,是城市内在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讲,反映在三个方面,即聚集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

(1)聚集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都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了大量的非物质生产活动,聚集了大量从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等事业的人,聚集了大量的产品、商品、信息以及废弃物。聚集,是城市的明显特征。

(2)多功能性。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工业发展基地,而且是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有些还是政治中心、科学教育中心或风景旅游中心。城市的多功能性,来源于城市的自补性、开发性和互补性,来源于城市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与作用。

(3)高效性。因为城市集聚了先进的生产力诸要素,即大量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先进的劳动工具和信息、各种新颖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使它们在城市中得到充分的凝聚和有机结合,于是产生了集聚效益,从而使城市中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商品流通效益非常高,讯息传递非常快,交通十分便捷。高效能、高速度、快节奏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城市的内在特征可以归纳为五个特点:一是城市功能多样化,二是城市生产智力化,三是城市活动社会化,四是城市系统开放化,五是城市管理信息化。随之而来的另一个特点是:城市规划综合化。

城市的本质特征: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如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活动社会化、城市系统开放化以及城市生产智力化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究其根源,都是由于集聚而派生的,集聚是城市的根本特征。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空间凝聚形式,其本质是能够产生集聚效益。(附表1)

2、城市化及演进规律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和重要的过程。其一,城市化涉及城市与乡村两个基本的客体,城市在其中处于主动地位;其二,城市化的表现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两个现象上;其三,城市化的经济内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变,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中,城市是转变的目标模式,农村是转变的出发点和主体,也是广大的农村的生产方式、就业结构向城市的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转变。

城市化的演进具有一定规律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城市化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第二阶段为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0%;第三阶段为终极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0~70%。城市化在空间上的演进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一般分为近域推进和广域推进。(附表2)

3、城市化的经济因素分析

——农业与城市化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城市化持续的支撑条件。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所产生的农业剩余是城市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剩余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三是农业资本的剩余。因此,农业对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就主要是通过3条路径进行的。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农村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需求来源。农村市场对城市经济的需求包括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

——工业与城市化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生产功能。近代工业发展所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并行互动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在阶段上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钱纳里的研究从数量关系方面证实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附表3)

注:工业化率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资源来源:钱纳里:《发展的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首先,工业生产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一是工业倾向于集聚在原有城镇成为其经济活动的主体,加快了城镇经济发展;二是工业在一个新的开发区位上集聚,促成了新的城镇的形成。这两个方面均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其次,工业生产组织具有大规模生产、专业化分工、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专业化分工导致城市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城市的经济领域随之扩张。再次,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业的劳动力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农村劳动力和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第四,工业发展还通过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换。

——服务业与城市化

服务业也是影响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经济辅弼。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途径与工业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就区位而言,服务业也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服务业的区位基本上都是在城市。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对工业产生了支撑作用,为工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服务业与工业之间通过复杂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形成了关联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了城市经济体系。

——制度与城市化

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制度安排与变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推力;二是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工业、非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从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的拉力;三是对有效率的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和非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入拉力形成结合与集聚的合力;四是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城市建设的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以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

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制度主要是以所有制、产业发展导向、公共服务政策等形式发生作用。(附表4)

二、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1、创新的定义

早在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

——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这一创新概念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后来人们又把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它指的是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主要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同时它还涉及管理方式及其手段的变革。通俗地说,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进的)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是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所谓制度创新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它旨在制约追求主体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群体或个人的行为,是指改进现有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种全新制度以提高制度效率极其合理性的一类活动。

为什么要创新:

一是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二是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手段。创新最关键的是思维的创新,特别是制度的创新。

三是创新是顺应潮流的科学抉择。总书记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未来科学发展的主线,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

2、创新型国家的概念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国家发展的最终基本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在新的全球环境中,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这个目标将起着主要的、可能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家创新能力是国家面临的所有挑战的核心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我国要在全球竞技场中搏得好名次,必须具有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而这个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在一个健全的、有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上。

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上,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和研究与开发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国家创新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创新成为了高科技之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竞争力。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行为。

国家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全国各城市之间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各城市创新体系的形成。创新型国家的构建其实也就是全国各地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一个过程,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创新对我们尤其重要。

3、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思路

(1)创新型城市的概念

所谓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在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依靠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历史性跨越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其中,科技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理论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先导,文化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管理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保证。创新型城市就是把科技兴市、人才强市、生态立市等战略整合到一起,使这个战略贯穿于各个领域,激发全市人民的创新精神。具体讲,就是把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社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

(2)创新型城市的要素

创新资源———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

创新机构———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

创新机制———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

创新环境———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3)创建创新型城市的具体途径

——学习型城市是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构建创新型城市要从学习型城市抓起。

——企业是创新的主力,构建创新型城市要把企业推向主战场。

——科研院所校是创新的孵化器,构建创新型城市要把科研院所引到理论的前沿。

——党政部门是创新的服务机关,构建创新型城市要抓党政机关管理机制创新。

(4)搭建创新型城市的平台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和鼎力相助。

——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需要一大批甘守清贫、无私奉献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国家战略更是我市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加强领导。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市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是解决城市化滞后,谋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必备的经济条件。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一系列结构转型,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技术结构转型、企业组织结构转型、市场结构转型以及空间结构转型。通过五大结构转型,推进工业化发展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城市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制造业规模,拓展制造业优势领域,为第三产业的广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大规模扩张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为农村人口加入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条件。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城市化也要实现大幅度转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城市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要由主要追求城市经济增长向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转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将由快速增长转为持续稳定增长,绝对速度有所下降,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由以小城镇为主体转化为以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为依托,以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人口流动结构将以劳动力单一流动为主向以家庭流动为主转化;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将得到根本转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谋求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为此,需要完善城市化政策:从基础教育做起,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完善土地市场,建立规范的城镇土地储备制度;面向流动人口,建立公平的公共住宅制度;规范城市秩序,建立城乡协调的流动人口转移制度。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共同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第一,工业化进程分析:根据国内外公认的工业化实现理论,即以人均GDP为主要标准,辅之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把经济发展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全省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我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与全国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预计到2006年末,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70美元,按照钱纳里三阶段理论,应处于工业化中期(人均GDP介于280~560美元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介于560~112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超过112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的第三阶段),产业结构比例也显示出某些工业化中期的特征。但结合我市实际,三次产业结构只相当于全国15年前的水平,且区域差异大,就业结构仍是“一三二”格局,农业从业人员在2005年的比重仍达到55%,城镇化水平与全国比相差10多个百分点(2006年我市城镇化率为34%,而国家2005年的城镇化率就已达到43%),从这些方面看,又具有工业化初期的特征。综上分析,我们初步认为,我市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第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分析:按国家制定的小康生活标准五个方面16项指标体系看,到2005年,我市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程度为80%左右,只有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等6项指标已经达标,在收入水平、营养结构、精神生活等直接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10项指标上差距较大,尤其是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核心指标。从城乡看,当前城镇总体上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但城镇低收入者、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生活困难,与少部分高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差距悬殊;在农村,城郊结合部、自然生产条件较好的部分农户,长期从事二三产业的部分农户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这部分富裕农户占40%以上,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有50%左右的农户基本解决温饱后,7%左右的农民尚在贫困线边缘徘徊,1%的农民生活极端困难。综合分析判断,我市总体上处于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生活迈进的阶段。“十一五”时期将是实现总体小康,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让全市人民充分享有发展成果,则到2008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越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从而进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分析:根据我省“五年打好基础、十年重点突破、十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打好基础”目标顺利实现。今后五年将是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实现“十年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上实现新突破;要突出抓好工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服务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在经济增长的总量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在巩固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外贸工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要引导资源配置,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在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实现新突破。

第四,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分析:以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表明,未来五年全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十五”以来,我市经济总量逐年递增,2005年达到14.3%的较高增长水平。从发展环境预期,虽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发展总体仍将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重任,同时我市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势必会制约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切实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四、*市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影响

一是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导致工业化孤军突进,减少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减少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机会,最终必将反过来限制工业本身的发展。与全国同等工业化水平地区相比,*市城镇化水平大约滞后10个多百分点。这与我市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不相适应,与*的经济地位不相对称。

二是城市数量少,规模小,整体水平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弱。

三是小城镇规模小、功能弱。小城镇发展盲目无序,缺乏规划,造成了耕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城镇本身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发挥。

四是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水平低、环境质量差,已成为制约城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投资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城市化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农业兼业化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受阻,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乡镇工业乡土化,产业层次和增长质量难以提高;人口和产业布局分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城市化滞后,不但制约着我市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更制约着*市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2、城镇化发展战略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镇化发展战略方针应该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合理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发展县城,择优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中心城市和县城以及城乡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是合理发展中心城市,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我市正处于集聚与集约增长为主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按照梯度发展理论,中心城市超前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较高的土地利用率,具有区位和实力的优势及较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心城市应从适度扩张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城市功能等方面入手来加快城市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县城,扩大人口、产业及生产要素集聚规模。*市应重点培育现有的县城,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对具备条件的县城,如仁怀市、湄潭县,可着力培育为*西、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三是择优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从分散建设到集中建设转变。今后小城镇发展应把重点放在促进优势区位城镇的集中发展和品位的提高上,着力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聚集能力,努力改变小城镇建设的过度分散和低水平发展状况,并逐步推进小城镇升级,部分小城镇成长为小型城市。建议在每个有条件的县(市)确定1到2个优势区位城镇进行重点培育、重点建设、重点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集约化、城镇现代化方面的示范作用。

3、总体战略目标

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战略目标是:适应*市培育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切实改变*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有效利用,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分工协作逐步合理并优化;保持城乡之间、中心城市和县城之间经济关系的协调,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促进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实现城乡社会共同进步。

一是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达到60%以上。

二是完善城镇结构体系。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城镇和小城镇合理布局,现代交通、信息联结一体,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为完善我市城镇结构体系,第一,要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一级城市经济圈,范围包括红花岗区、汇川区、*县、桐梓县和绥阳县县城。中心城区(含南白、龙坑片区、新蒲新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规模应该尽快发展到200万人,并要在较高起点上考虑产业发展定位,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冶金、机电、建材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商贸、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第二,以仁怀市为中心的赤水河流域城市经济圈,包括赤水市、仁怀市、习水县县城。仁怀市作为其中心城市,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酿酒工业基地,并围绕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轻工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和轻工制造业。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争取尽快把人口规模发展到15万人以上;第三,东部城市经济圈,包括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务川县和道真县县城。以湄潭等县城为中心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水电能源和矿产开发业,并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培育产业优势。与此同时,要优选一批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心镇,加快建设为小型城市。

三是形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高效能的城市管理。交通、邮电、通信、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达到便捷、通畅、优良的要求,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达到清洁、优美、舒适的标准,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城市各项管理,在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是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并强化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科教文化功能、管理服务功能,注重特色功能的培育。推进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争取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恩格尔系数降到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以上,实现高度的社会分工与协作;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每户拥有住房,并逐步改善,向宽敞舒适、方便和卫生的方向发展。

五是要把城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得到妥善保护,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注重环境协调和综合艺术效果,充分体现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4、城镇化建设的任务

(1)科学合理制定城市规划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它决定一个城市近期状况,也制约着城市的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城市建设的蓝图,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

第一,根据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突出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市城镇体系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地勾画出*市城镇化发展的蓝图。同时,要适应未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需要,抓紧修订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性详细规划等专业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注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处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

第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意识,适应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在规划思想上,对未来一二十年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体现。城市规划不但要科学合理,还要坚持法制化,要用立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维护它的权威性。

第三,重视和开展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区域规划。立足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起点,从更大的空间范围来把握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功能的转换。将城市视为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而不是行政建制的标志,打破以狭小的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城镇规划,通过跨界城镇——区域规划来协调中心城区与各县(区、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以及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第四,着力提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一是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二是要提高水平,合理安排城镇的功能区块布局。同时,要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节约用地的要求,走节地型建设的路子;要考虑有利于乡镇工业相对集中和集贸市场建设;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农民进镇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注重发挥城镇的集群优势。(附表5)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抓住机遇,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上一个新水平。各级政府应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力度,抓紧抓好。近期要继续把城市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教育、卫生、绿化、住宅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抓好。

第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资金问题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投融资体制。一是要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设施建设投入巨大,政府的财力难以承受,只能以有限的财政支出为引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集聚资金用于城建,开辟城市建设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对城市存量土地和其他存量资产实行有偿开发,通过开发升值,增加城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能提供产品和服务,有确定受益者并能计价收费的项目,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及交通运输等,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调整价格,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四是对城市无形资产和部分有形资产如公交路线的营运权、公共停车场、街道桥梁冠名权等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转让、拍卖、出租等方式,鼓励社会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

(3)抓好城市管理

现代城市管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二重性。城市管理一方面要把生产力要素集中起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关系,这是城市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又要与生产关系打交道,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二,整体性,城市管理表现上看涵盖面相当广,包括居住、交通、治安、工业、商业、劳动、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从本质上讲,城市管理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总体目标。第三,开放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管理也应该是开放的。第四,有序性。城市管理是一个有序的过程。第五,系统性。现代城市管理是系统管理,是大系统和子系统的管理,都必须有一个封闭性回路,才能使管理形成有效性管理。

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城市管理的各项活动主要由政府来完成。随着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和结构的日趋复杂,对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强化城市管理已刻不容缓。

加强城市管理,一是要深化改革,适应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内容的多元化,构建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框架。二是要加强规范化管理。要坚持依法治城,注重法规建设,严格依法照章办事。三是要加强教育、监督与管理,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四是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包括人口、土地、社保、治安、交通、防灾等在内的涉及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使城市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重点参阅引用资料:东南大学出版社,“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任致远编著的《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