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9 09:02:00

导语: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市场化、国际化,尤其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信用社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挤压而日益狭小,加上法律、政策和自身体制等方面限制,城市信用社的经营现状不容乐观。小额农贷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品牌信贷业务之一,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不可缺少的信贷资源。到底小额农贷是否真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有效?它是否也存在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小额农贷的现状并发掘改进方法.

一、开展小额农贷款取得的成效

小额农贷由于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自推出后,受到了农户、村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也得到了各方的满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一)满足了较大部分农民合理的贷款需求。小额农贷款的推出,使农村信用社信贷门槛降低,为很多信誉良好但无担保抵押措施的农户打开了融资的大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情况,成为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

(二)小额农贷的发放密切了社群、社政关系。小额农贷的投放,要求信贷人员走村到户,了解农户的信用状况、资产情况和种养情况,掌握农户靠什么生存,吃什么饭,增加了与农户的接触,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极大提高了农民的信用意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逐步强化,良好的农村信用氛围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基层村组干部的参与,给了他们充分的信任,使他们感觉到农村信用社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的形象、作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构筑了一种信任、平等、互助、合作的社群、社政关系。

二、小额农贷发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满足率低。据调查,至少有30%的企业因达不到准入条件而难以获得信用社的支持,而得到支持的企业并非完全能足额得到满足,受种种因素制约,资金满足率平均在60%—70%。

(二)是品种单一。贷款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而我农村信用社对小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贷款上,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几乎停滞,至于贸易融资、保理等其他业务则从未涉及。而目前所发放的贷款中主要以担保贷款为主,兼之有少量的金额较低的信用贷款.

(三)是流动性比较差,逾期率高,回收难度大。近二年信用社小额农贷收回率分别为91.02%、93.87%,都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农户借款后外出务工,到期后不及偿还;二是农户抗风险能力不强,或因受灾或子女上学,影响到期偿还贷款;三是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存在还账等待观望,甚至有逃废债务的现象.

(四)是小额农贷在程序掌握上还不够严谨。小额农贷是在基于农户经济状况调查、信用等级评定并发证、凭证直接办理贷款等基础上发放的贷款,虽说是信用贷款,但其中联结的每一个过程都对贷款的按期回流产生影响,一旦对程序中的每一个过程处置不严、不实,就会造成贷款的不良并将诱发道德风险的产生。

(五)是小额农贷款的“五包”责任制难以落实。小额农贷款调查人是第一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贷人员或内退或乡镇交流或在本社内异地划片管理,其在原包村的小额农贷款在移交后,容易出现情况熟悉的贷款有人接交,已到期贷款接交人不愿意接交,若贷款形成损失,是追究原调查责任人还是追究现管理责任人,在实际操作中,责任出现相互扯皮现象。

针对以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如下四条加强小额农贷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发放小额农贷应重点围绕三个层次,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围绕农村农户及各类种养专业大户,实施农户信贷上门发放战略。农村农户及各类种养专业大户大都以土地经营为基础,散居在农村各个村组,信用社要主动上门服务,把贷款送到农户手中,充分信用社体现心贴心的服务,手握手的承诺。二是围绕城镇个体经营户实施员工责任发放战略。城镇个体经营户、农村务工经营户、农产品加工贩运大户是农村信用社拓展小额农贷市场不可或缺的“黄金客户”,都有资金流动性强,不易监管的特点。在服务方面,应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实施员工责任发放,将对这些“黄金客户”的贷款责任落实给农村信用社责任心强、无违规放款、有担保能力的内部员工,由其办理小额农贷,并对所发放的贷款承担保证担保责任,实行“五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包赔。三是围绕中小民营企业实施专项发放战略。县域经济民营化后,一批有效益、前景看好的中小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所需流动资金,可实施专项发放战略,由信用社派专人参与企业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既可为资金相对富裕的农村信用社培植良好的信贷载体,又可成为农村信用社效益的“蓄水池”。

(二)加强规范操作,确保推广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小额农贷在实施过程中,每一步操作要分别落实责任人,保证程序到位,管理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要以流程图的形式公开贷款条件、程序和相关办法,做到简明易懂,一目了然。对农户的评级、授信、发证、放贷、收贷收息等环节的工作要增强透明度,要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贷款档案管理,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更新,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微机管理和信息共享,并探索建立农村社会资信体系。信贷员要定点定贷,即确定农贷管辖片区和全年农贷净放计划、清收计划,并向农户发放便民联系卡,有事能及时联系。

(三)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投量,投放渠道和期限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多元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信贷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把握农村市场需要和农民信贷资金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支农的范围和重点。

1.把信贷资金支持粮、棉、油等基本农作物始终放在突出位置,打破过去“春贷秋收”模式,按照产业周期、性质和特点,放宽农民小额贷款还贷时间。

2.逐渐增加信贷投量数额,扩大发放范围,放宽贷款额度限制。

3.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信贷投放渠道,积极支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效益好、销路广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这是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千家万户,管理繁杂,工作量大,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需要信贷员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艰苦的工作作风。信贷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向和投量,才能为农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才能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安全、有序发展。

(五)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责任管理考核制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用为基础发放的贷款,但农户的信用是动态的,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出现一些变动,因此,个别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产生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为防范和化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必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小额信用贷款属于“包放、包收”贷款,要实行贷款损失全额赔偿;另一种是认为小额信用贷款是“政策性”贷款,贷款损失不必追究赔偿责任。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恰当的,农户信用贷款存在着事实风险,但通过强化管理可以降低和控制贷款风险。因此,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确定一个适当的不良贷款比例,应参照本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良贷款平均比例确定相应的不良贷款考核指标,实行超指标比例赔偿、低于指标比例适当奖励的办法,以调动信贷员管好贷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