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2-18 04:21:00
导语: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些年来,我县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有大型水库X座,中型水库X座,小Ⅰ型水库X座,小Ⅱ型水库XX座;山塘XXXX口,其中库容1万方以上的XXX口;河坝泉井XXXX处;水轮泵XX处XXX台;机电排灌站XXX处XXX台XXXX千瓦;全县农田水利设施总蓄、引、提水量X、XX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XX、XX万亩,旱涝保收面积XX万亩。这些水利设施为全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重建设轻管理、重主体轻配套的现象仍然存在,我县大部分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年久失修,工程病险程度高。我县绝大多数水库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等条件,以及长期以来水库多年运行失修等原因,至今很多水库病险程度日益严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全县XX座小型水库基本上存在病险,每年给全县防汛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二是基础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差。我县水利工程原本先天不足,后天投入又跟不上,基础十分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差,一遇洪涝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县每年遭到洪灾破坏的农田水利设施不下XXX处,今年“6•13”洪灾给全县水利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近XXXX万元。
三是配套率低,工程效益不理想。我县不少农田水利工程只注重主体轻配套,如草岭水库主体工程实施了除险加固后,对溢洪道、主坝等重点部位进行了修复加固,但水库左右干渠由于缺乏配套资金,渠道未实施修复改造,渗水、漏水严重,流到农田就所剩无几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
为此,结合我县实际,笔者认为,要加快我县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夯实水利设施基础,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在以下三方面狠下功夫:
一、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分布点多面广、建设任务重、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大。近年来,虽然陆续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大项目,但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底子薄的现状依然未改变,每年政府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突破瓶颈,加快推进我县水利事业发展步伐。一是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加紧农田水利建设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以项目争取资金,带动投入。充分用活我县少数民族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湘西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县等“四块金牌”的优势,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积极向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我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二是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以规划为龙头,把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相对集中,整合使用,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大干农田水利。通过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对农户自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财政给予补助,重点支持渠道、水轮泵站、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复与改造。四是吸纳民间资本,发展民营水利。政府要创造条件,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对效益明显、受益范围明确的水利工程,大胆支持和鼓励个体、联户、法人单位去投资兴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二、实现抓大放小,狠抓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笔者认为,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面,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应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目前,我县已陆续向上争取到的草岭水库除险加固、东田镇节水灌溉示范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竣工,并投入运行,正发挥其工程效益,其他小型病险库治理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政府应以此为契机,抓好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向附近的乡镇村组辐射,加快建设步伐,逐步改善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薄弱的局面,让村民早日享受实惠。在放小方面,我们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铺开,以调动农民投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009年,我县在XXX镇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准备在XXX实施该项目,这必将会促进当地经济较快地发展。
同时,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我们要积极推行“五自”政策即自办、自有、自建、自管、自受益。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养植结构中,所需的一些小型水利设施,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当地群众自行建设,水利部门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还有些农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如山塘水库管理、渠道维护都应由受益村组自行投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逐步打破水利设施“年年政府出资维修”的格局,真正实现“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
三、切实加强管护,确保发挥水利工程最大效益
重建设轻管理是传统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弊病。虽然我县财力有限,但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方面,县里想方设法通过“财政挤、部门匀、上级帮、群众筹、社会捐”等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受益乡镇对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管护缺位,致使本来工程效益就不好的水利设施逐渐呈现出“渠道越来越短、山塘越来越浅、水库越来越险”等特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迫在眉睫。为此,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应切实加强管护,狠下气力抓好以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人。各乡镇对辖区内的骨干山塘、水库要明确责任人,原则上受益村组负责人为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山塘水库的管理责任。二是要多形式加强水利建设。受益村组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每年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抓好水利建设。县里可以派员外出取经,借鉴他人的经验按照“以水源为依托,以灌区作网络,以用水户做会员”的要求成立用水户协会,并选择1-2个村组试点,可以乡镇为单位,也可以村组为单位,既而由点到面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广;采取由协会负责筹集资金,由受益农户按农田灌溉面积上缴费用,形成“协会+农户”的模式壮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三是要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各乡镇根据各地水利设施维修情况,每年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以“以奖代补”或“以奖”的方式支持水利建设,弥补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县财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适当补助,鼓励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身力量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四是要加强管理。山塘、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受益村组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发现有病险及时维修,使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好,为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水利局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
- 下一篇:农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