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0 08:37:00

导语: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大约在10万人左右,按常理讲县内企业用工应该不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近期接两办关于召开城西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研讨会的预备通知要求,县劳动保障局抽调专门人员,就“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入xx工业园、xxx工业园的部分企业,与企业劳资人员、员工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了解到了一些当前我县企业用工、缺工情况,同时提出如何解决当前及以后我县企业用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缺工情况

1、企业用工情况。本次共走访沱江镇工业园、xxx工业园企业12家,电话了解xx工业园区6家。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压缩生产,当前缺工问题不突出(创晨电子厂除外)。不考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正常用工需求量在1000人以上的1家,200—500人的3家,100—200人的2家,50—100人的10家,50人以下的2家,我县企业大部分是属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集中归类为:电子加工、矿产品冶炼及加工、木材加工以及针织加工(基本上外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没列入调查范围)。

2、企业缺工情况。经济运行正常情况下,所调查走访企业都存在用工短缺现象。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普工。我县企业基本上缺普工,而且我县企业所缺普工都具有技术要求不高,工资相对较低的特点(650—1100元/月)。缺工现象最严重的是创晨电子厂,用工量可达1500人的厂子,当前只有240人在生产。木材加工缺工现象也比较严重,xx市福湘人造板厂用工量210人,一般情况下工人只有50—70人,而且占半数是外地员工。没纳入调查范围的针织行业缺工现象很突出。个别工资高、但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比较特别的普工,如河路口的金属加工的“炉前工”也存在用工短缺的现象。另一类是技术工。这类工资高但技术要求高。我县企业的技术工本地人少,60%是外地员工,要从外地高薪聘请,如双龙纸厂和兴华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存在缺技术工的问题。

3、我县劳动力资源情况。据县统计局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调查,2008年末全县适龄农村劳动力22.86万人,已转移10.2万人,扣除第一产业所需劳动力约10.5万人,尚有农村剩余劳动力2.2万人,亟待转移到二、三产业务工,另有5000名存量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近期我县返乡农民工达9732人。

二、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对我县工业园区缺工原因进行分析,有三方面的因素:

1、本县劳动力方面的因素。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有“远香近臭”坏习惯。我县年轻劳动力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也不愿在本地企业打工,宁愿多出些路费到外地打工,绝大多数年青人喜欢到广东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打工。他们认为,到大城市打工可以长见识,多接触一些朋友,就是谈对象也容易一些。还有的认为,在家里打工仍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束缚,到大城市和远一点的地方打工可以更自由、更轻松。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我县10个外出打工的年青人中至少有1—2个打一年工,只能挣到来回的路费,甚至有的连打工路费都得向家里要。二是本县劳动力技能相对比较低。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外出务工人员60%以上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本县籍大学毕业生除非回来考国家公务员或国家工作人员,压根就没想过回来打工就业,即使个别在家闲着也顾及面子不愿到本县企业打工。劳动力技能差。我县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在本地企业打工的,基本上是从事普工。双龙纸厂从本地员工中选出二名员工到青岛培训三个月回来,还是不能胜任技术工。还有是兴华稀土,建厂之初从本地招工23人到本部培训,到现在,只剩下4名员工留在厂里。三是本县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有自由散漫的坏毛病。在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座谈中,有好几个厂子的管理人员都提到,本地工人“家”的概念太重,有事无事喜欢请假,不习惯一天8小时在厂里打工。还有一种是部分人认为,我在外面打一天零工,少的有70—80元/天,当天结账,想做就做一天,不愿到厂里打工受约束。所以造成部分工业园区的企业喜欢用外地员工。如创晨电子厂就想在明年的春节到云南招一批员工。

2、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因素。一是劳动工资不高。无论创晨电子厂,还是福湘人造板厂,还有针织行业,工资相对都不是很高。这类企业一般工资在800元左右,要想得到更高的工资必须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或超负荷工作,否则难以实现。二是劳动保障不足。走访调查中的企业基本上都没有为职工办理养老、医疗保险,部分企业为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有的企业开出的工资很高,如双龙纸厂给工人的工资高,但却忽视了社会保险的参保,这个厂子的普工基本上都有1700元/月,但也没有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缺乏吸引工人的手段,这是企业有待规范和改进的地方。三是劳动保护不好。调查了解,大部分企业没有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不规范。还有是像木材加工、冶炼加工等企业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劳动保护用品不能适时发放,也是造成招不到、留不住员工的原因之一。

3、政府服务方面的因素。近年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要举办1—2次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在招工、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培训、劳动维权等方面做了很多服务工作。如去年为兴华稀土招员工43人,今年先后为创晨电子厂招工和培训员工350人,今年夏天为双龙纸厂纠纷矛盾的调解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要真正做好我县劳动的转移就业、满足我县工业园区的企业用工问题,还有些政府服务工作没有来得及跟上来。一是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合力和效果。近年来,我县在培训项目上有:劳动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技能培训、农业局的阳光培训、扶贫办的扶贫培训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受师资力量、培训资金、培训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企业缺工统计—组织人员培训—推荐培训人员就业—跟踪服务”等就业链条对接程度不是很高。另外我县的职业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全县只有一所职业高中。特别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二是缺乏一个发育比较完全的人力资源市场。我县人力资源市场2004年建成,但受场地的局限,硬件设施的影响(场地小、招用工信息电子显示屏损坏没有资金维修),人力资源市场与乡镇劳动保障站、省内外劳动保障部门没有真正意义的信息联网,造成用工信息不畅,其为企业与求职人员沟通的平台作用得不到体现,使得打工的找不到用工的,用工的找不到打工的,出现“用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我县的人力资源市场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专用劳动力交流平台。三是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工资和经费还没有保障。县就业服务中心是代表政府行使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机构,其在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和跟踪管理服务上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所有的就业服务工作都是向公众免费服务的。县就业中心虽然定性是公务员参管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是人员工资和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永州市只有江华县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在向上争取培训指标和资金上有所影响。

三、解决企业缺工的几点建议

企业“用工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过程,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农民的打工观念,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文化,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引导,涉及到部门的职能发挥。要解决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缺工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摸清我县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用工缺工情况的底子。要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对我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近期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基础情况调查,对我县工业园区的用工缺工情况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最基础的数据台账后,进行我县人力资源库的动态管理。这是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缺工问题以及解决我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最基础的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社会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必须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县劳动保障局要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工作。

2、要建立和完善我县就业培训体系。要整合我县劳动、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培训指标、资金、师资场地等培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充分结合我县企业的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重点对我县创晨电子、针织、木材加工等缺工现象严重的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各乡镇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要积极发动组织辖区内的男女青年报名参加培训,要加强与企业联系,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县内企业用工充分对接,切实解决当前分块切片进行培训的现状,以缓解企业用工需求。要扩大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我县的教育部门要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适当增加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要积极引导我县新增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在家门口打工既顾家、能挣钱的良好氛围。

3、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劳动保障事务上门服务力度。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对劳动保障政策还不很熟知,企业员工更不了解。一方面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加强对企业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政策的援助和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算清楚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与扩大生产、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账,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的服务;合理建议企业要避免出现劳动工时超长、劳动强度过大和拖欠员工工资现象。另一方面劳动保障在为企业提供劳动保障事务上门服务的同时,要为企业在员工管理、劳资纠纷、企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要坚持劳动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宣传相结合。依法维权,共同维护劳资双方关系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4、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人力市场建设。由于我县目前尚未实现市、县级、乡镇(社区)信息三级大联网,多数乡镇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虽然配备电脑设备,但与县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不高,不能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供求信息。大部分乡镇都没有配备专职的劳动保障协管员,在人力资源情况基础数据的收集、用工信息的、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新的就业政策对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用足用够用活就业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的力度,切实扩大人力资源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以适应当前我县就业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