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09 04:24:00

导语: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调研报告

一、主要特点:

一是发展快。“十五”期间,绍兴市民营企业出口累计达150亿美元,年均增长44.8%。台州市民营企业出口已连续多年增幅达到50%以上。*市去年出口增幅也超过33%,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民营骨干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倍增。

二是比重大。截止20*年底,绍兴市民营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超过60%。台州市有1万多家民营进出口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超过50%。*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达5748家,出口比重超过40%。

三是品牌多。到20*年底,*市有中国名牌产品35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20个;台州有国际商标注册800多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国家免检产品20个;绍兴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产品26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10个,国家免检产品46个。在北京举行的20*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和20*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台州、绍兴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则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

四是后劲足。台州市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扩张、联合重组等方式,正逐步成长为大企业、大集团。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220家,上5亿元企业25家,上10亿元企业9家,上市企业7家。*市外向型民营经济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在2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企业管理竞争力居全国第1位,制度竞争力居全国第2位。绍兴市民营经济总量在浙江省排名第二,在全国500强民营国际化企业中,绍兴占50家。作为绍兴市支柱的纺织业20*年利润40.54亿元,占浙江省纺织利润36.72%,全国的9.5%。

二、基本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力度大,措施实。*把经济国际化作为政府一号工程,连续5年,春节后第一个会,就是召开开放型经济工作大会,并对民营经济国际化工作进行重点部署。绍兴市把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连续5年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全市“招商引资年”活动领导小组,强化对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推进指导。台州、绍兴等地在招商引资中纷纷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企业“以民引外”,对于民营企业与外商在合资合作、举办特色工业园区、以商荐商等方面给予经济奖励和税收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政府还授予“招商引资先进企业”、“经济发展功臣”等称号。同时注重招商方式,多层次、高频率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境外各种重大外经贸活动和专题推介活动。绍兴市为本地纺织企业争取到了全球所有的纺织服装展览会的摊位。不仅如此,三市还加大对民营经济国际化工作考核力度,采用双层考核的办法,即: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进行考核,凡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终财政发放目标奖;市外经贸局对各县(市、区)外经贸局进行考核,设有综合奖和单项奖,按不同格次兑现奖金,奖金直接拨付给获奖单位使用。

二是以加强品牌建设为中心,提升民营经济国际化层次。*市实施了“321”自主品牌工程:重点培育30个自主出口品牌,鼓励扩大20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大力推动10个已有的全国知名品牌。同时规定,对于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6万元;对评为“*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3万元;凡取得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注册商标证书的,一次性补贴5000元。绍兴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品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给予奖励50万元;凡是企业到国(境)外注册商标,并对每件国(境)外商标补助50%的注册费。在广交会、华交会及影响较大的境外博览会上,都给予品牌企业支持。正是不断加快品牌建设,使三市民营经济国际化层次迅速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

三是以产业对接为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招商。三市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本地产业优势和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相结合,把招商目标瞄准国外大企业、大财团、世界500强企业。*市建立了16个优势行业信息库,以民引外信息库,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每年还重点包装100到200家民营企业向外推介。截至20*年底,全市引进37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71个项目,总投资31.25亿美元,利用外资10.69亿美元。绍兴市围绕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项目,每年重点做好纺织业、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包装招商工作,实施了“3135”工程。“31”指每年推出100只重点招商项目;常年跟踪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每年引进100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5”指争取500家民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争取推出5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开展项目招商;争取组织开展50场次境内外对接招商活动。“十五”期间,有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绍兴创办企业12家。

四是促进境外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三市在注重“引进来”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政府部门加强基础性工作,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库,加强对企业情况的调研,掌握企业“走出去”的意向、能力和目标,建立重点企业、意向企业的“走出去”信息资源库;积极帮助企业收集境外项目、政策、环境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便利。大力推进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本地行业的比较优势,到国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新建、并购、联合等方式直接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深度开拓国际市场。20*年*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97家,投资额达3500万美元;绍兴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57家,境外企业带动出口3亿美元。

五是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国际化氛围。三市均把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国际化氛围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绍兴市提出了“强化亲商抓招商”,定期组织服务部门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查了解企业发展动向。*市有专门为外商服务的欧美俱乐部、台商协会等组织,定期组织外商活动。全市有10多家民办国际学校,可供外商子女就读,设有外商定点医院。每年还组织“百家外企评机关”、“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努力为民营企业与外商的合作创造最佳环境。

三、四点启示

一是政府推动是关键。大部分民营企业把国内市场作为自己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国内发展空间,使已很难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民营经济相对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品牌意识弱,无序竞争严重,单靠民营企业自身很难顺利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因此政府推动就成为加快我市民营国际化的关键。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正确处理好引进与内育,放手与引导,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加强政策扶持、信息服务、搭建平台等方面工作,开拓民营企业的视野,增强民营企业国际化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性,真正让民营企业双轮驱动,双冀齐飞。

二是政策环境是重点。政策环境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集中体现。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发展环境的优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环境差,享受的是“次国民待遇”。民营经济要突破,政策环境必须要先行。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职能转变,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政府服务体系建设,从政策法规、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投诉维权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切实让民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为民营经济国际化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三是注重品牌是趋势。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一般要经历产量竞争、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到品牌竞争这样一个过程。甬台绍三市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也大都走过一个从不重视品牌、缺少品牌到重视品牌,积极创建自主品牌的过程。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从重视产品质量、价格逐步转移到重视自主品牌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对外开放的深化,品牌经济将成为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进程最强劲和最持续的推动力。

四是发挥优势是核心。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就是这一产业一定要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从*的临港经济、台州的九大产业集群、绍兴的纺织基地,无不体现这一规律。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发挥我市汽车、纺织、化工、农业等行业比较优势,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提升集聚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程度,逐步构建自有品牌优势,就能占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四、对策思考

一是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体系。一是领导促进。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国际化对于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把推进民营经济国际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领导责任制,集中精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是政策促进。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也要出台专门奖励政策,对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境外经营合作予以优惠和奖励,提高民营企业外向能力。三是考核促进。主要把推动民营经济国际化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的考核目标计划,加大奖惩力度。四是环境促进。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要加强对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规划、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工作,提供优质公共产品,要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确立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地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整合民营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对我市民营企业进行整合,扩大单体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效益与盐城特有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地区规模经济效益互动互促,提升整体的竞争力。首先是资源信息整合。加大对政策、产业规划、行业信息的收集宣传力度,建立民营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之间的错位发展、相互促进。其次是产业整合。更大程度地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集聚发展。从推进专业化协作、培育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创新市场组织上着力,进一步构建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划分为纽带的中小企业生产体系,形成集群发展和规模化区域的新格局。再次是企业整合。重视对大企业的培育。在重点行业中排出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突破大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以此兼并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加入到大企业的产业链中,带动相关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民营企业产品的层次和竞争力,必须在创建自有品牌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现有品牌的效益,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企业创立自有品牌的积极性。要重点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加大创牌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论证、安全论证和环保论证。对于企业新创品牌的企业要在政策扶持、信贷资金、展览会摊位、申报贴息、配额研发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促进企业成长和品牌升级。通过舆论宣传、政策扶持,营造一个促进自主出口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调动企业创自主出口品牌的积极性,提高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在玻璃工艺品、玩具、纺织服装及机电产品、农副产品中,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出口品牌。

四是引导企业嫁接外资。进一步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为利用外资的主体地位。一是出台政策。对于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荐外商来盐投资,在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力度,提高民营企业经营者引资积极性。二是建立平台。加强对有利用外资计划或有利用外资潜力企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宣传力度;建立专门的招商网站,组建与我市招商重点配套的世界龙头企业信息库和招商资源信息库,为本地企业、境外投资者、中介机构交流合作提高一个信息互动平台,提高网上招商效果。三是加强招商力度。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经贸洽谈会、展销会,加强企业对外交流;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有重点地包装一批民营企业向外推介,制定和落实全市民营企业50强嫁接外资计划,全面推进我市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步伐。

五是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大力“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让更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一是扩大外经经营主体。积极帮助有条件民营企业申报外经经营权,增强我市民营企业境外工程承包能力,在对外工程承包上取得突破。二是增强民营企业外向能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到境外设立办事窗口和贸易型企业,设立国外营销点,带动本地产品出口,增强民营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在带动出口上取得突破。三是推动重点行业到境外投资。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纺织、机电、农业类企业,利用成熟技术和富余生产能力,到境外投资办厂或设立加工点,在境外投资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