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市民素质及其实现途径

时间:2022-12-07 03:23:00

导语:城市的市民素质及其实现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的市民素质及其实现途径

市民是组成一个城市的基本元素,是城市的灵魂,市民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市民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如何与城市的形象、文化底蕴相匹配,如何实现市民素质与和谐城市的高度统一,已成为众人瞩目的话题之一,笔者试图对其中的若干问题略抒己见。

一、江城现状:总体文明程度、和谐程度及市民素质与大城市相比存在不同层次的落差

*市是传统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年来随着电子资讯、电缆光缆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财政收入、民资投入、外资引进、进出口贸易总额等九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全国同类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全国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九。此外,*还跨入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这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给广大市民带来了美好享受,我们欣喜地看到,江城已变得越来越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然而,近一段时间来,我们走上街头,还是捕捉到了许多有碍观瞻的镜头。

“毁容”现象种种:

镜头一:市区某路一家新开业的美容美发店门前,一个打扮新潮、发型时髦的男青年,很自然、很“技术”地朝马路中间吐了一口痰,打听后方知,他还是这个店的老板。

镜头二:下班高峰时期,一农贸市场外,卖水果的、卖菜的,叫着卖着就挤在马路上,造成车辆拥挤甚至堵塞。等收市再去看,不该留下都留下来了,什么剩菜、烂水果,狼藉一片。

镜头三:放眼过去,遍布大街小巷住宅的围墙,无一处不被“牛皮癣”点缀,非法小广告满天飞,连行道树也不放过。非法灯箱大广告也是此伏彼起,影响市容的同时也埋下安全隐患。

镜头四:市区一繁华地段的夜间大排档,污水横流,废弃物乱丢,烟雾弥漫,卫生问题十分严重。

有一篇杂文写的好,说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有哪一天不在违法:坐非法营运的摩的,在占道经营的路边小店买早点,叫无证流动摊上的盒饭,乱闯红灯,买盗版DVD,购假名牌服饰,吃完东西随手把包装纸扔在大街上,等等。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我们司空见惯的都有些漠然了,而这正是一面面镜子,折射出“素质”两字的广度。

国人在部分发达国家眼里被认为不够诚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办假证的电话号码为何必履禁不止,就因为它有市场;火车站或地铁汽车站外面到处有人问“发票,要不要发票”,就因为有人需要它。中学生的作弊行为,一些高等学府张贴的替考广告,甚至于有教师在高考和英语等级考试这类全国性大考中参与作弊,“素质差,没教养”首先从“养”和“教”上已经出现了偏差。这些无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反射出“素质”两字的深度。

二、和谐城市的标准,及其对市民素质的要求

和谐城市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建设和谐城市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实践任务。城市走和谐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谐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一)和谐城市的标准

和谐城市应该是经济社会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结果。和谐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1、文明是和谐城市的核心理念。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贵和”思想,人类正是在追求“文明国家”、“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关系文明,展示城市和国家文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是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2、和谐生活是发展和谐城市的基础。

和谐城市是以和谐生活为基础的,和谐城市建设也是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形成和谐生活方式为逻辑起点和实际起点,当然也包括在和谐生活基础上达到的和谐状态。和谐城市是指城市系统的和谐,既要求城市系统内部各个主体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共赢的格局,又要求城市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保持协调状态。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城市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城市外部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城市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实现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实现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和谐城市对市民素质的要求

提高市民的素质是城市和谐的关键。现代城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培育市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谐城市对市民素质要求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点:一是思想素质好,主要是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它能够左右人们的生活方向,关系到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二是文化素质高,即人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这是人们理解和接受文明、创新文明的基础,决定城市文明的状态和发展后劲;三是法律意识强,是指对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视与理解程度,这是法治社会和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素质;四是道德修养好,是人们内心世界以及善恶是非观念的体现,它对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如何提高市民素质,实现和谐城市

(一)、渐进式:提高市民素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谐城市中市民素质的培养要靠广大群众和城市管理者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共同建立和维护。

1、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所有新老*人,以群众为主体,真正把现代市民的素质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进而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

(1)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科普宣传周、一次全国科普日、一次“万人市民科普游”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市民科普广场宣传活动,每周举办一次科普讲座、开播一档科普教育电台节目,定期编撰《市民科普手册》发到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和农村。

(2)强化市民公共意识。通过征集“消除不文明行为好点子”活动等途径,引导市民主动审视自身行为,努力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倡导节约、环保,大力开展面向市民的环境保护、节约知识教育,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积极倡导社会关爱风尚。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倡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各市、区和党政机关、行业单位、群众团体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围绕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环保、科普、文化、交通、帮困、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4)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面向市民的生活常识、公共卫生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生活意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针对现代市民强体健身的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市、区、镇三级群众卫生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健身设施人口、地域的覆盖率。让每个街道、乡镇均有全民健身工程,大部分的社区、行政村建有全民健身点,大幅度增加体育人口。

(5)各级官员和知识分子必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回顾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即就是在一个正常生活的群体中,也总是会有素质低下的人做各种坏事,这个群体之所以没有垮下来,是因为有许多素质高尚的人在起作用。越是在社会道德风气败坏、国民素质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坚持操守,不随波逐流,越能显示一个人的素质水准,鲁迅称这些人为民族的脊梁。各级官员和知识分子,就责无旁贷地应该去争当这种民族的脊梁。官员素质的高下,往往会对市民的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各级官员在享有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和利益的同时,也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其中之一便是在素质追求上以身作则。

2、科学指导。区分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形成覆盖个人成长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社会并融于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教育体系,在社会进步中造就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市民。着重在新社会阶层、外来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居民等对象上取得新突破。

(1)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革命节日、国际性节日、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特别是大中小学生进一步增强对祖国、民族、家乡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

(2)深入进行公共礼仪宣传教育。编发礼貌礼仪知识手册,在大中小学和市民学校开设礼貌礼仪课程,提倡公务礼仪、社交礼仪,积极倡导礼貌谦让、女士优先、礼让老人儿童、帮助残疾人等公共场所礼仪。通过制作播放公益性动漫画宣传片、举办*市民礼仪知识比赛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礼貌、重礼仪的浓厚氛围。

(3)推进全民终身教育。在全市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结合各类成人教育学校的资源,进一步做好成人高等教育和成人自学考试工作。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依托各级老年大学,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4)注重社会公共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化、市民化、生活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发挥好新闻媒体作用,着力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依托图书馆、网络电视等载体,为群众做好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和热点问题的解读。组织“读书节”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市民充实自我、实现价值的发展热情。

(5)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以外来人口为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使外来人口尽快树立遵纪守法、依法维权、优生优育、健康生活等现代观念,及早融入城市文明。每年开展“十佳文明新*人”、“十佳外来务工人员企业”系列评选活动。

3、因势利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关注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选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地制宜,提出教育、引导和提高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激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1)着力解决明显的交通秩序问题,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各类交通指示的设定,研究制定教育、管理、惩罚相应措施,依法加大对交通违章行为的整治力度,发挥交巡警、交通协管员、站点管理人员和交通志愿者的规导作用,使市民逐步养成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各行其道的文明出行习惯,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风气。

(2)加强外来人口居住地的管理和服务。加快“城中村”城市化融入进程,严格按照城市化标准,从道路系统的改造、绿化条件的改善等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将混乱分散、设施不足的“城中村”转变为运作有序、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社区。同时,培育和促进“城中村”社区的社会化服务业发展,倡导建立具有就业介绍、困难互助、计生管理、维权保障、文化教育等多种服务内容的外来人口服务中心,以良好的社区软环境吸引人、教育人、培养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积极倡导文明的乡风民俗。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到各种文明公约、村规民约中。全市各村要认真修改、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帮助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各种旧风俗、旧习惯。深入开展各类文明新风活动,教育农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引导农民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抓好农村治安工作,加强农村村级警务站(室)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健全治安联防队伍,逐步完善治安措施,建设好平安村镇、平安家园。

4、求实创新。总结继承长期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积极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化教育、媒体宣传、心理疏导、典型示范、社会监督等各种手段,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1)建立和完善企业、个人信用系统。研究制定企业、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和信用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起步阶段从重点领域和特定群体入手,选择公职人员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体私营业者、消费信贷对象等特定对象,着重做好从业经历、社保缴费、信贷消费、税费缴纳、违法违规和违约记录等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及信用评价工作,加快建立相应的个人信用服务和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全面的个人信用服务体系。

(2)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市区与乡镇共享工程,并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传播知识信息、提高市民素质中的支撑作用,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构建居民相对集中、配套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统一服务规范、资源共享、覆盖全市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的公共图书馆网络。同时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构建公共图书馆网络。

(3)繁荣群众文化。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市民普及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并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品牌,着力实现本土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有效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参与面广的广场文化活动,巩固提高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加强民间艺术和特色文化镇村建设,努力把特色文化建设延伸到社区、学校、企业。

(4)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大力褒扬文明市民。按照时代性、先进性和真实性的要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生活,坚持每年开展“*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人新事”、“文明职工”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市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每年表彰一批“*市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

(5)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深化“诚信市场”等活动。以建设信用客户、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镇活动为抓手,全面建立诚信档案,对有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在工商执照变更、银行贷款、土地批租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制约措施。新闻媒体开辟社会诚信监督栏目,公开曝光失信、缺信行为。

(二)强制式或被动式:用法制约束行为,用城市提高素质。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市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市要靠市民提高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靠政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市民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信心。

1、完善制度保障。提升市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来培养市民的文明行为,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基层单位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确保各种行政规章、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2、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深入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坚持和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大领导干部述职时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评议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探索更贴近市民生活实际的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和方法,加大与市民文明素质密切相关的立法和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民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增强市民依法办事能力。

3、完善环境法规、规章建设。根据立法计划,逐步完成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养犬管理、供水和节水管理以及物业管理、集贸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为制止违法行为、加强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4、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管理。抓好公路沿线、车站码头、车船容貌、水环境、集贸市场、路灯照明、油烟污噪、治安秩序等八类重点对象的管理和整治,加强对各类公园、小游园、绿化小品、河道和道路绿化养护与卫生保洁的监督管理,及时修复缺损的绿地和公共设施,保持绿地和公共设施完好、整洁、美观。

5、优化文化环境。加大扫黄打非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提高文化行政执法手段的科技含量,在网吧监控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将文化市场监控范围逐步扩大到歌舞娱乐、互联网等场所。加大对通讯工具非法短信的查处力度,探索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文化市场的新思路,不断提高对新型文化消费领域的监管能力。

6、形成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面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市、镇城管执法的日常巡查、动态监控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各街道要认真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清除乱涂乱贴,承担起辖区街巷新村环境、市容、卫生、保洁等管理职责。社区居委会要强化自治职能,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公约,重点规范小区环境保洁、车辆停放等日常管理。全市集中开展“乱扔垃圾、乱吐痰、乱晒晾、乱吸烟”的专项整治活动。

7、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城市雕塑、艺术景观等,以有效感染人们的情绪,美化人们的心灵,提高市民审美情趣,提升城市品位。

对*这样一个旅游和商贸投资在主导产业中占着重要位置的发展中城市来说,提高市民素质,建设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件绝不容忽视的大事。因为,小到旅游者的钱包,大到投资者的支票,在决定它们走向的时候,城市形象往往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市民素质对建设和谐城市的至关紧要,并不是仅仅着眼于对游客和投资的吸引,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个文明、优雅、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的老百姓,当然有这样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