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化经营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07 10:47:00

导语:粮食产业化经营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粮食产业化经营调研报告

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发展迅速,目前多种所有制粮食经营企业户数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3—4倍,粮食资源正向着生产成本低的地域集中,各种生产要素也向着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靠拢,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已成为国有粮食企业领导者的共识。

一、产业化经营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有广泛的基础和优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完善的仓储设施和经营场地,有较高的机械化设备和一支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有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有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有较好的粮食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遍布在各乡镇,与农民有着长期的购销关系,信誉程度较高,便于掌握粮源,同时更有利于向粮食的生产领域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国有粮食企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充分,单一、分散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直接进入市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不如集团化经营,产生的效益更不如规模化经营的效益高,同时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经营灵活、反应迅速、成本低的特点,也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不具备的。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通过整合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种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才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出路。

第三,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人员减少了,历史包袱并没有完全卸掉,改革所需的各种补偿金,以及各种因政策等诸多原因形成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性亏损,仍然压在改革后的企业身上;改制后企业内退人员的社会保险金、生活费用的支付,增加了企业负担;设备、设施老化陈旧,维修、维护费用支出过大;多元化主体参与经营,随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企业收购成本加大,造成经营风险的进一步增加。这些原因困扰着粮食购销企业生存和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做大做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使小企业依托大企业,大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实现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才是粮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怎样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

(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产业化经营

产权制度改革是粮食企业获得新生的动力,通过产权转换、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途径,改变现有的产权关系,不仅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的地位和稳定职工队伍,保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还可以通过向农业生产和粮食精深加工的两头延伸,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克服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弱、散的状况,以龙头企业带动和提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粮食经营产业化。

(二)优化品质结构,以订单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

20*年,国家先后对农业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极大的调动了政府重农抓粮和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当年得以恢复性增长。但是农民种粮追求的是种粮效益,什么高产种什么,粮食品质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要改变这种现状,引导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扩大销售量,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是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掌握一定数量的粮源是最重要的。因此,用订单把国有粮食企业和农业生产者以合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既可以掌握粮源,又可以提高粮食品质,达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的。过去,在订单收购上普遍存在着毁约问题,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订单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新方式新方法的实行,实现粮食的订单生产、订单收购是完全可行的。

(三)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经营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粮食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但是,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大多停留在技术含量低的初放加工阶段,其粮食加工业的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差,产品价格和附加值低,造成了对粮食资源的浪费。要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粮食加工向工业生产形态的转变,提高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企业。

(四)打造名牌产品,促进产业化经营

品牌与质量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品牌形象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是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集中体现,对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至关重要。为使企业的产品能量得到充分释放,让广大的消费者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质产品,进而快速提升品牌的整体形象,扩大市场占有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打造名牌产品,既要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质量保证,又要靠媒体的宣传和引导。要象抓经营抓管理那样抓好品牌创新,只要把品牌运作好,使之成为名牌,它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产品本身,促进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发展粮食物流,完善产业化经营

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是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保证,粮食物流通道是否顺畅一直是困扰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经营的瓶颈,尤其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表现的更加明显。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五大粮食现代化物流通道,对加快粮食流通的速度,节约粮食流通成本,减少粮食损耗是非常有利的。粮食流通企业,要利用好国家重点建设现代化粮食物流通道的有利时机,借势而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专业物流队伍,拓宽经营领域和经营能力,获取更多的物流利益,完善粮食产业化经营。

总之,通过改变体制、转换机制、资产重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赋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新的生命力,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强势企业为龙头,以“订单”为纽带,以精深加工为链条,以现代化物流为载体,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紧密连接起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实现粮食的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