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现代化工作新体系

时间:2022-12-07 10:46:00

导语:粮食现代化工作新体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粮食现代化工作新体系

近年来,*市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以“创新粮食工作现代化水平,提升粮食服务观代化品质”为宗旨,对粮食工作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革故鼎新,在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实践中,着力建立健全粮食部门工作现代化的新格局、新机制,努力和全市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局相适应、相配套、相接轨,粮食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社会主义的粮食工作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五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粮食工作的发展也有一个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在提升粮食工作的内涵本质、优化粮食工作的组织结构、提升粮食工作的内在活力、把握粮食工作正确定位、健全粮食工作运作机制上等方面,都必须向现代化工作目标靠拢。造就粮食工作的新格局、新机制,首先要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此,我们在构建粮食工作现代化新体系的实践中,把转变思想观念放在首要地位,努力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三个转变:

一是在实施粮食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上,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粮食是人类必需的生活资料,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物质基础,粮食工作涉及全局、关系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托。作为管理、经营粮食的工作部门,实施现代化工作目标是顺应新时期需要的题中之义,而这个工作目标的确定依赖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要使粮食工作成为一项顺民意、得人心、办好事、求实效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粮食工作走的是一条统购统销、合同定购的传统路子,随着时代的变化,形势的发展,象我们地处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二产、三产的迅猛发展,“两个不可逆转”的粮食供求现状已长期存在:一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当地粮食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不可逆转;二是经济社会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油食品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可逆转。这两个客观现状决定了我们粮食部门的工作理念必须要有大的转变,必须要把粮食工作的服务品质和现代化水平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为此,我们大力组织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树立以民为本观念,树立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粮食工作现代化的大格局中,努力做到服务对象民本化、服务质量现代化、服务效益均等化,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现代化服务的实惠。

二是在形成粮食现代化运作模式上,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粮食工作现代化决不是空洞的概念,也不仅仅是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其内涵十分丰富。从工作内容上,它包括:确保粮食的安全,维护经营的秩序,实行有效的监督,拓展流通的渠道,丰富市场的供应,稳定市场的价格,维护人心的安定等等;在实施方法、手段上,它包括:工作环境的现代化,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运作方式的现代化,设备条件的现代化,管理行为的现代化等等。粮食工作现代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工作开拓创新的力度,这对我们粮食部门的干部职工来说,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致力于开拓创新,努力站到国内外现代化水平的高度,站到不断开创新局面的高度,站到面对现实、规划未来的高度,探索具有新时期特点、*特色的粮食工作现代化发展之路。近年来,我们创立的“粮食银行”、“放心粮店”、“管理网络化、信息化”、“集装箱北粮南运”等都是在现代化实践中创新的成果。

三是在构建粮食现代化工作体系上,树立“大有作为”的观念。在实施粮食现代化的实践中,开始有些人对此并没有多大信心,片面地认为,粮食工作的地位大不如以前,整个经济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粮食工作虽然维系国计民生,总体地位重要,但作为具体管理工作的部门有日趋边缘化的倾向,特别是粮食购销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部门难有大的作为。为此,我们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粮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引领大家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干部职工看到了粮食工作在现代化中存在的巨大空间和广阔的舞台,看到了粮食工作要服务千家万户、搞活流通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参与行业竞争、搞好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包含的深刻内生原动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粮食工作的环境变了,但创新的动力更强了;工作的内容变了,但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工作的原生意义变了,但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了。在现代化实践中,我们努力构建起新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机制性建设,包括:建立新型的购销机制,落实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体系,加强粮食流通的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和科技创新优化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在综合实力、发展活力、服务功能、干群思想面貌和文明程度上都有了大的提升,全市的粮食工作在现代化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作为”,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在构建粮食现代化工作的新体系,探索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中,我们实施了以下“五个化”:

一、调控集约化。

加强粮食调控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由传统的粮食产区变为粮食销区的实际,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强地方粮食调控的集约化水平:

1、培育壮大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其在地方原粮购销、储备粮管理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做大做强、做实做新*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使该公司成为一家集收购、储备、加工、贸易、仓储、信息、配送于一体的现代流通企业,发挥其在原粮购销、地方储备粮管理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扩大资本金,增强公司实力。将改造建设的地方粮食储备库、重点骨干库的资产注入购销公司,计划用二年时间,使其资产总量达1亿元,销售达2亿元。二是拓展经营业务,提升营利水平。⑴强化职责,全面落实省政府下达的地方储备粮吸储、轮换、管理工作。⑵发挥优势,当好粮食收购主力军。*年秋季,在粮价走势偏软,其它社会收购主体收购意愿不强的情况下,*粮食购销公司坚持畅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量是正常年份的近2倍。⑶适时做好自营业务。利用国家对东北运粮实施财政补贴的政策机遇,加大自营商品粮经营力度,增强经营收入。

2、培育发展地方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发挥其在地方成品粮日常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采取政府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规划建设*市粮油批发市场。自20*年下半年试营业以来,交易业绩快速增长。20*年、20*年分别完成交易量24526吨、85772吨,实现交易额6731万元和26546万元。20*年完成批发交易量达14.2万吨,年交易额近6亿元。批发市场在解决全市口粮缺口的份额将达到79%。已形成“尚元鑫东北米”、“何承来面粉”等一批特色骨干经营户和经营品牌,其中最大的一家经营户20*年年交易量达3.5万吨。市场成立了服务中心,为经营户提供信息咨询、商务洽谈、配送服务等。市场发挥*港优势,利用集装箱把东北大米运到*来,把*粮食运到南方去,开辟了“北粮南运”的新途径。20*年,市场完成集装箱运粮3500标箱,并带动苏州、昆山等周边市场运粮3000标箱,争取到国家东北运粮补贴资金5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市场紧靠上海的优势,把*粮油批发市场办成一个立足本市粮油供应,辐射周边的临沪地区的重要粮油集散地。

3、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发挥其在掌控有效粮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稳定本市粮食生产基地的同时,通过建立市外粮食生产基地,落实有效粮源,来弥补本市粮食需求缺口。目前,对市内确定的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实施“订单收购”。同时,按照省政府南北粮食产销衔接的要求,与盐城、宿迁每年签订购销合同采购粮食。针对当地优质粮需求逐年增加的态势,主动把基地建到东北产区,已在黑龙江和辽宁建立粮食生产基地4万亩。

二、设施现代化。

粮食行业是个传统行业。在对传统行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中必须用新技术新手段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为实施粮食工作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硬件”。

1、推进仓储设施的现代化。⑴根据全市镇域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我们组织编写了《*市现代粮食物流建设规划》。⑵按照《规划》要求,全面推进粮食仓储“2312”工程建设,即建设2个中心库(直塘库、新区库合计4万吨仓容量)、3个骨干库(沙溪库、金浪库、批发市场库各1万吨仓容量)、12个临时收购点。目前,总投资2000万元的直塘中心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500万元的新区中心库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2009年将全面开工建设。⑶在改造建设新一轮库房的同时,全力推动仓储作业设施的机械化,推进仓储设施的现代化。在建成的地方储备库中全面采用了码头吸粮、机械输送、电子计量、电子测温、计算机远程控制、机械通风、环流薰蒸、电子监控等技术,使地方粮食储备库处处都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2、推进检测手段的现代化。为了加强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安全的检测和监督,国家粮食局在各省、市挂牌设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逐步在省以下设立若干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从而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换代,强化检测技能训练,严格管理制度,于20*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粮食局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江苏首批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粮食质量监测站。目前,该检测站除承担本市范围内的原粮和成品粮油质量的检测外,还承担着许多省和苏州市的检测任务。检测设施的现代化,大大提升了粮油检测的质量和水平。

3、推进行业管理的信息化。粮食行业是个经历了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统购统销模式的传统行业。新的形势要求传统行业也要用新的技术和装备加以提升、改造和管理。推进行业管理信息化,将大大提升粮食系统对粮食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粮食购销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组织专门力量,率先成功开发“粮食银行”软件管理系统,实现各“粮食银行”的通存通兑。在此基础上,以“*粮网”(外网)和“粮食银行”(专网)为基础,结合“*粮食银行网络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粮食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粮食行业行政管理、“粮食银行”、“放心粮店”、商品粮收购、粮食价格采集、粮食预报预警、储备粮管理、粮食统计、粮库管理等业务上的全面运用,形成集粮食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粮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大大提升了粮食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仅商品粮收购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就打破了几代粮食人通过算盘或计算器进行传统结算和粮食统计的模式,是粮食行业传统收购结算方式的一次革命。目前,已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粮食银行”管理软件、水稻价外补贴结算系统等软件,其它软件系统也已在开发之中。苏州市粮食局已决定2009年在苏州全市推行*粮食信息化的做法,并将苏州市的信息化管理中心建在*。

三、服务网络化。

粮食系统是个重要的涉农部门,粮食工作植根于农、服务于农,与“三农”息息相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粮食行业的重要职责。在抓好传统的两季收购的基上,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实际,*市粮食部门重点推进了“粮食银行”、“放心粮店”建设,为服务“三农”找到了结合点,选准了突破口。

“粮食银行”是指粮食企业借鉴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依托放心粮店和粮油收购库点,为农民提供粮油存兑业务的一个服务机构。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它主要解决的是提高农户储粮水平,通过减少浪费提升农户储粮的总量,从而保障粮食安全。我市自20*年秋诞生第一家“粮食银行”——易裕“粮食银行”以来,至今全市“粮食银行”已发展到8家,实现了全市两区七镇全覆盖。至20*年底全市吸纳储户总数达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8%,“粮食银行”引发了国内20多家报刊、广电等新闻媒体和数百家网络媒体竞相报道。上海、四川、河南、黑龙江等7个省市的粮食部门和企业相继前来学习交流。省委办公厅《快报专刊》20*年第12期以《以农民为本,服务到农户,积极推行“粮食银行”》为题专题报道了*粮食银行推行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扩覆、布点、安全”的要求,推进“粮食银行”的深入发展。

创建“放心粮店”的目的主要是让老百姓对粮油质量放心,对粮食消费感到安全,对粮食服务满意。从推行“粮食银行”的角度来说,创建放心粮店可以更好地方便群众存取粮食,推动“粮食银行”的发展。我市放心粮店建设起步于20*年,至20*年底已达到30家。在推进“放心粮店”建设上,工作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合理布局,扩大覆盖面。我们在全市7个建制镇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围绕着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全力抓好放心粮店的扩覆增容,用两年时间实现放心粮店在新农村试点村的全覆盖。二是强化考核,规范管理。出台《*市放心粮店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对服务人员加强培训,定期组织考核评比,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实施亮牌整改。强化对“放心粮店”的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店牌标记,统一员工着装,统一明码标价,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承诺。三是强化监管,确保安全。对新创建的放心粮店实施统一配送,每月一次由工商、技监、粮食等部门实施粮油质量检测,确保消费放心安全。

四、监管法制化。

粮食市场放开以后,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需要监管的面很宽。我们确立了全行业管理的理念,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力度,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执法,提高依法管粮水平,切实承担起面向全社会管理粮食流通的职责。强化三个“两”:1、做好两个“一”。即一是争取一个理事单位,强化一个联合执法。争取把粮食局列入市食安委理事单位,发挥食安委例会制度的作用,积极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合力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等粮油产品质量和卫生状况的监管。强化由粮食、工商、技监三个部门每月一次的粮油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开。2、把握两个准入关。一是对进入粮油批发市场的产品实施产品准入,经国家粮油质量监测站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市交易。二是严把各类粮食收购企业的收购资格审核。3、强化两个机构:一是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大队。二是强化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以国家粮油质量检测站为标准,一手抓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的升级换代,一手抓检测技能训练,提升业务水平。20*年,在全国144个国家级粮油监测机构有关检测项目实验数据比对中,名列前20位。

五、组织高效化。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率先基本完成的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如何适应新形势,创新机制体制,构建起适应新要求的粮食行政管理方法,显得十分必要。⑴机构设置科学化。作为县一级粮食行政部门,在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多的是实施行业的指导与服务,加强市场的监管和秩序的维护,增强地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一方面,从加强粮食粮食行业管理入手,规范发展其它粮食收购主体,另一方面,从发挥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和加强监管入手,构建起局行政、市粮食购销总公司、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粮食监督执法大队四位一体的组织结构,共同实施对粮食行业的管理和监督。⑵创新管理机制。粮食购销公司将直属的地方储备库中的地方储备粮的日常管理和轮进轮出,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将其折算成一定的管理费用面向社会竞招管理单位,既加强了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又减少了企业管理人员,真正做到了“养事不养人”。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粮食系统人员老化严重的实际,从强化引进、培训、使用入手,加强粮食系统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三支队伍建设,逐步培育一支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粮食人才队伍,为粮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