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2-07 10:40:00

导语: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由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的粮食经营模式,实践证明,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和创新。对实现粮食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传统农业大市,又是产粮大市,要实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跨越,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把发展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化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推进,为我市尽快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创造条件。

一、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是粮食种植规模较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2.64万亩,其中夏粮90.47万亩,油料作物77.74万亩,全市年粮食总产量85021.6万公斤。全市农业人口91.79万人中有40万人从事粮食生产。

二是粮食购销服务体系齐全。全市已建立起粮食收购、储备、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国有粮食企业具备粮食仓储能力10000万公斤,能够满足全市粮食生产和流通的需要。特别是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经多轮的改革改制,创新了经营机制,企业经营呈现勃勃生机,在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中大有作为。

三是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品牌意识开始增强。通过改制和联合、兼并、重组等有效措施,我市培育发展了一批规模粮食加工企业,其中有盐城市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即兴源面粉有限公司和康威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我市的“嘉禾”牌面粉、“乐万家”牌大米、“秋之韵”牌大米和“秋之韵”牌挂面、“康威”牌饲料等产品在市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粮食加工企业的规模不大,粮食产业链不长,粮食产加销等环节还处于分割状态,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系不紧,协作关系不稳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化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二、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粮食产业化工作的认识,要跳出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产业化的思路抓好粮食种子、种植、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要把发展粮食产业化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途径来抓,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真正从思想认识上、思维理念上、工作部署上,把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摆上重要地位。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展粮食产业化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由市领导挂帅,成立全市粮食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发改委、财政、税务、农业、科技、粮食、金融、国土、交通、电力、质监、农机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要及时协调解决粮食产业化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镇也要成立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使粮食产业化工作在全市持续、健康地发展。

3、加快优质小麦、水稻板块基地建设。要从改良小麦、水稻品质抓起,加大高档优质小麦、水稻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引进和培植适合我市土壤气候的高档优质粮食品种。在全市主推2-3个“当家品种”,实行连片种植。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要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粮食产品规模效应。

4、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粮食产业化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政府要制定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市重点培育、扶持和组建3-5家省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集团),使龙头企业致力于开拓市场,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购销,实现粮食资源的高效利用,努力使种粮农户与购销企业、加工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均衡,产购加协作关系稳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办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在生产经营、信息共享、技术咨询、纠纷调解、风险补偿等方面的协调互助,以促进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5、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实现粮食产品的快速增值。要鼓励和支持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努力打造知名度高、市场份额高、信誉度高的名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要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开展“放心粮油”进城镇、进农村活动,扩大“放心粮油”的覆盖面,努力培植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