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02 10:52:00

导语:城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武发[20*]13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推进城区社区建设。近期我局对城区社区建设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湖塘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整改的措施及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社区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长,大面积的房屋被拆迁,安置小区和新开发小区不断涌现,这给城区的社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湖塘镇党委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大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有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使城区的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主要成效表现在:

(一)、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健全

1、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湖塘镇党委、政府全体领导统一思想,把社区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镇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具体分管社区工作。组建成立了社区工作办公室,抽调三名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同志,具体协调、指导全镇社区工作。建立了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领导及社区办、各街办领导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全镇社区工作,部署社区建设任务,推动全镇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

2、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的建设是社区建设一项根本性建设,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全面实行了“一居一支部”,各社区党组织建设都以创建“五好”党建示范点为目标,认真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全面抓好社区建设,全镇有2个市级五好党建示范社区、6个区级五好党建示范社区,花园、花东、菊花社区刚刚又被命名为*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培植单位。

3、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侨联、团委、工会等群团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在各街办设立了分支机构,完善组织网络,强化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其中,社区侨务工作被国家侨办评为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省三个)。各社区还建立和健全了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每个社区都有1-2名人民调解员。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几年来,湖塘镇围绕示范社区标准,着眼长远发展,强化总体规划,共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严格按照“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的功能进行设置。仅20*年全镇约投入1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对5个社区进行了重新布置,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各社区进行了电脑的更换和数码相机、打印机等配套办公设施的配置,完善了几个新建社区的基础设施。

(三)、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湖塘镇按“配一流的领导班子、建一流的干部队伍、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求,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先后分三次招聘了71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现全镇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3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到88%以上,基本保证了每个社区有2-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坚持每年对社区干部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等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全面鼓励和组织社区干部参加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努力促进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化。还参照镇办事业的性质,明确了社区干部的身份和待遇,并建立了相应的养老、医疗和住房公积金等制度,目前社区干部年人均收入已超过2.5万元。

(四)、社区各项工作日趋规范

按照“强化街道块面作用,社区居委会支点功能”的思路,湖塘镇逐步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关于建立湖塘镇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意见》、《关于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的意见》、《关于建立社区共驻共建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实施意见》、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党建工作责任制、文明创建考核制、社区建设工作考核制度和卫生、文化、治安、计生等条线工作考核制度,使湖塘的社区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五)、社区设置得到合理规划

根据武办发[20*]97号《关于印发*区城区社区设置方案的通知》要求,湖塘镇对全镇社区设置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共设立31个社区,全镇范围内不留空白区域。目前已有20个社区已建立了社区居委会,其余社区正在积极筹建过程中。

(六)、新开发小区的接收工作有序进行

按照区、镇接收新建住宅小区的暂行规定有序开展新开发小区的接收工作,至今,共接收新开发房屋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共4694户,社区用房2026平方米,社区交接费和社区用房等配套设施费约100万元。并对一些办公、活动用房等条件不到位的社区,因地制宜,采取易地重建或积极与有关开发公司及相关部门协调的方法,确保社区有一个良好的办公和为民服务场所。除湾里社区外,其余各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已基本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

(七)安置区社区建设工作稳步展开

安置区社区建设是城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安置区社区建设中坚持“先组建后规范”的原则,深入社区摸清情况,积极宣传发动,加快落实人员场所。20*年上半年,湖塘镇组建成立了第一个安置区社区----长安社区。12月底,两个安置社区(大学新村一社区,采菱安置区)和一个新开发小区(新城南都社区)挂牌成立。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安置区社区的职责,原村民除经济利益外,行政管辖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上由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承担管理。

(八)、“城中村”改造,撤村设居工作步步推进

随着湖塘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据调查,全镇515个村民小组,人均0.1亩以下的村民小组就有394个。“城中村”改造,撤村设居工作已越来越迫切。目前湖塘镇已全面完成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也正在全面推进,截至20*年12月底,湖塘镇49115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全镇约有8000户农民进入社区生活,由农民变成了真正的城市居民。这些都为“城中村”改造、撤村设居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城区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社区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是,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的需要出发,城区社区建设工作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社区建社工作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

1、思想认识程度还不够。一些部门、一些个人,城市化理念淡薄,社区意识不强,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普遍认识不到位。同时对社区建设的政策、业务把握不准,致使上级的要求、领导的意图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造成了社区建设的推动不力,从根本上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另外,当前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还不强,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共驻、共管、共建、共享”的理念,不利于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

2、社区建设经费不足。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各项功能,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区建设的经费主要靠“区财政补贴一点,镇财政配套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来解决。在行政管理经费上,区财政是按照人头经费每人每年八千元、办公经费平均每个社区每年一万元进行补贴的,这一标准与周边地区比相对较低。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上,由于各方面原因,主要依靠镇财政投入。湖塘镇地处*城区,涌入人口多且成员复杂,社区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镇财政在社区建设资金上的压力很大。

3、社区用房设施不配套。一些安置区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无规划,或虽有规划但未建设,导致个别安置区社区在组建社区时只能租屋借房;一些开发商开发的小区,社区用房设施规划建设不到位或挪作他用,出现了居民已经入住,社区用房设施还未落实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推进;还有城区的一些老小区,在建设时就缺少规划,社区工作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导致社区管理和服务不能正常开展,群众的意见较大。

4、社区职能定位不明确。一些领导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社区定位认识不清,只认识到社区作为政府职能延伸的一面,而没有认识到社区自治功能发挥的一面,导致在社区随意挂牌子、抢位子、提要求、派任务。对社区索取多、回报投入少,分派任务多、下放权利少。社区职能定位的不明确,导致社区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势。

5、社区服务不到位。社区服务,是现代社区建设理念的精髓所在,理应成为社区工作的重心和龙头。但是目前我区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不明朗,缺乏有效的服务平台、服务实体和服务网络,服务开展少、项目单一,停留在低层次、被动式的水平上,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要。

6、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力度不大。社区民间服务组织是社区服务的承担者,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目的,提供各类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区民政局专门深入各镇开展推进工作,湖塘镇也深入调查、宣传和发动,但思想上仍有顾虑。到目前为止,仅有2个社区上报了3个民间组织,推进速度慢于有关乡镇。

7、安置区社区建设工作滞后。近年来,以项目推动型的拆迁安置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村民陆续进入安置区集中居住但由于各村混杂,组建社区又面临着用房问题、经费问题、人员安排问题、行政区划问题及今后的撤村并村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致使许多安置区村民入住后社区组建工作没有及时跟上,社区缺少强有力的管理主体,仅靠物业公司在维持现状,各类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有的社区物业管理由于经费渠道不明朗,来源无保障,职能逐步萎缩,形同虚设。

8、撤村设居工作推进困难较多。撤村设居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必须依法推行。由于常州市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撤村设(转)居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制约了我区撤村设居工作的步伐,致使中心城区行政村管理与城市社区管理两种模式并存的格局难以消除,“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现象比较突出,既不利于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更有碍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9、民政部门牵头社区建设困难较大。虽然近年来民政部门

在推进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赋予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牵头”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无独立的工作经费,无一定的权威性和有效的牵头协调手段等。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协调面相当广、难度相当大,要想牵好这个头本身并非易事。

10、社区居民与社区单位参与程度不高。目前,城区社区建设基本上还是以湖塘镇党委、政府的推动力量为主导,而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广大居民包括各类驻社区单位社区参与意识仍旧淡薄,缺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资源共有、共享,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社区成员的低参与极大地制约了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

三、推进城区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我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快和谐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关系政府管理社会领域模式的重塑,关系整个社会领域改革与发展以及加强我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特别是提高对社区服务核心地位的认识。

(二)、增设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协调落实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协调面相当广、难度相当大,建议区委、区政府在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增设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和矛盾,使城区社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同时依托办公室建立社区信息反馈平台,多倾听基层干部和社区居民的呼声,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具体困难,使社区工作不断趋于完善。

(三)、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

调整理顺管理体制的着力点是“条块结合,重心下移,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据此原则把城管执法、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帮困扶贫和就业保障等在社区工作体系和网络上合理布局,明确职责。鉴于部分社区还存在一些乱搭建、乱设摊、乱张贴等现象,特别是安置区这类现象尤为严重,建议建立城管、工商、公安、环卫进社区等相关制度,来增强社区管理的力度,营造和谐优美的社区生活环境。

(四)、不断完善社区投入机制

投入体制要正视基层财力有限的客观实际,按照“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改造的职责和权限。结合社区发展规划对老小区改造和城市功能设施补充完善等实行预算和计划投入制度,还要以制度和政策的形式理顺小区、安置区开发建设配套公共设施标准及其验收交付机制。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区级财政对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补贴标准,建立全区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为社区建设不断攀登新台阶提供可靠的财力物力支撑。

(五)、加快推进社区服务。

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建议区委、区政府要营造宽松的环境,扶持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来激发他们开展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内承办社区服务,开展各类有益文体活动的载体。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应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要求,加快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尤其是要搞好社区服务站的登记、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其积极开展居家养老、便民利民等各类社区服务工作,并积极探索“政府买单”的方式,逐步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服务和活动,进一步培育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亲和力。

(六)、加速推进撤村设居工作

我区城区撤村设居工作的形势已十分迫切,尽管撤村设(转)居的政策没有出台,但城区大部分村已基本具备了撤村设(转)居的基本条件:一是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二是基本落实了失地农民保障;三是对人均耕地不足0.1亩的村民小组,正在抓紧实施撤组转户工作,对基本条件成熟的村,我们应大胆试点,摸索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大行政推力,加速推进城区撤村设(转)居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区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基础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社区已经成为城区基层管理的平台、服务居民的平台和社会工作的平台,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我们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把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的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的促进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