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能耗状况探析

时间:2022-12-01 03:37:00

导语:工业企业能耗状况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企业能耗状况探析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唯一的两个量化指标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五年内单位GDP耗能降低22%——这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把具体的节能指标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下面就我区20*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状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与能耗情况

20*年,全区146家规模工业企业,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138357万元,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0.12万吨标准煤(不含耗水量),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1.67吨标准煤。20*年同期工业总产值为745136万元,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6.64万吨标煤,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2.10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20.55%。

20*年上半年,我区工业企业耗水量为1218万立方米,每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为10.70立方米。

从能源消费总量看,我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于私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两大注册类型企业,其中私营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89.68万吨标准煤,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6.87万吨标准煤,分别占综合能源消费量的47.2%和29.9%。

二、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于四大行业

从行业结构看,我区规模工业企业耗能主要集中以下四大行业:

(一)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5.68万吨标准煤;

(二)电力热力和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4.*万吨标准煤;

(三)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42万吨吨标准煤;

(四)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2.47万吨标准煤。

以上四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1.64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量95.54%。在以上四大行业中,万元产值能耗较高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5.81吨标准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就业,万元产值能耗为3.78吨标准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3.01吨标准煤;黑色金属冶炼,万元产值能耗为2.47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能耗较低的行业有:家具制造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01吨标准煤;化学纤维制造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05吨标准煤。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炼、电力、炼焦、非金属制品制造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

随着我区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对能源需求的依存度也日益增强。截至9月末,全区1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较大的企业有:1、江苏上电综合能源消费量(下同)为22.69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3.88吨标准煤/万元;2、中联水泥为30.32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5.74吨标准煤/万元;3、旗建热电为8.0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4.38吨标准煤/万元;4、天能姚庄热电为2.53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3.88吨标准煤/万元;5、博丰钢铁为9.43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1.82吨标准煤/万元。以上五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2.97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38.4%。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产值增长与能源消费极不协调。部分企业产值成倍跳跃增长,而能源消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停滞不前,有的甚至还低于去年同期的消费。

(二)核定单位产品的真实能耗困难很大。由于产品的产量与能耗量的不协调及产值的快速增长与相对的能耗下降,难以核算出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量的真实性。

(三)企业报表只注重产量、产值,而忽视能源数据。大部分企业对能源没引起重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经常出现漏报或迟报,给统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五、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区工业化在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应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经济发展和能源相对紧张的矛盾。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对耗能较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率,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进行适当制约。通过分析,我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大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冶炼、电力、炼焦、非金属制品制造业等四个行业,上述四个行业20*年三季度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81.64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的95.54%。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应对单位能耗大的产业进行适当制约,对传统产业中落后和过剩的生产能力进行淘汰和压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重点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提高节能意识,强化节能管理。能耗高的企业与能耗低的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差距较大,有的甚至高达几倍之多,在目前能源供应相对紧张的形势下,我们要大力提倡节能意识,并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的节能监管力度,加快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完全必要的。只有通过节能降耗,“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五年内单位GDP耗能降低22%的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