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未来蓝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2-01 02:12:00

导语:服务业发展未来蓝图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务业发展未来蓝图的几点思考

今年上半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克服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实现服务业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当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地区间竞相发展的共识。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培植税源、提高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全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今年1-6月份,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7.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增速高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5.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走强于GD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4.9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2.3%。

(一)交通运输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完成3.78亿元,增长11.7%;占GDP比重7.7%。6月末,公路线路总里程874公里(不包括206、310国道);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6.0公里。

(二)邮电通信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区邮电业务收入607.6万元,增长16.5%。发送函件31.57万元,包裹7.81万元,分别下降18.13%和23.79%;特快专递31.74万元,增长37.7%;订销报刊5.29万元,增长15.55%。邮路总里程1240公里。

(三)城乡贸易持续活跃。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22亿元,增长23.6%,从行业上看:批发零售业9.96亿元,住宿餐饮业1.25亿元,分别增长24.4%和16.7%;从商品销售类别上看: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5.4%,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日用品类四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高,分别增长54.3%、44.2%、39.6%和24.5%。

(四)房地产开发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区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总额6.15亿元,增长15.8%,其中房地产投资2.29亿元,增长203.2%。截至6月末,全区8家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累计施工面积61.3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0.2万平方米,增长49.0%。房产市场观望氛围较为浓厚,商品房成交量下降。截至6月末,销售面积3.27万平方米,下降33.1%;销售收入5734万元,下降16.6%;销售价格1754元/平方米,增长24.7%。

(五)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自营进出口总额1271.88万美元,增长21.7%。其中:自营出口1207.62万美元,增长24.8%。协议注册外资2521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01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同额1330万美元、营业额1113万美元,分别增长10.8%和23.0%。

(六)金融形势基本稳定。6月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52.95亿元,比年初增长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8.35亿元,增长11.2%。各项贷款余额33.23亿元,增长8.9%。其中:中长期贷款4.13亿元,增长61.1%。存款增速放缓贷款增速较快。现金收入112.13亿元,现金支出116.1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1.6%;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4.0亿元。

(七)商贸业税收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区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成为服务业税收的亮点,分别实现税收2493万元和1429万元,增长57.1%和93.6%,占服务业税收比重分别是42.2%和24.2%;交通运输业实现税收419万元,增长16.7%。

(八)从业人数稳步增长。随着服务业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全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呈稳步增加之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今年上半年,全区服务业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1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就业人数达26103人,比去年同期净增3984人,增长18.0%。

(九)城乡面貌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均有了较大提高。今年1-6月,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10536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总收入达4270元,增长17.9%;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659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5元,增长13.8%;消费性支出3136元,增长13.1%,收支都保持了增长。截至2007年末,全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2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38.3平方米。

二、目前我区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区三产所占比重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1-2008年全区三产增加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2001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上半年

第一产业

14.6

15.6

13.0

11.4

11.4

10.5

9.2

8.0

第二产业

49.9

47.1

50.5

53.0

53.5

55.0

55.6

56.6

第三产业

35.5

37.3

36.5

35.6

35.1

34.5

35.2

35.4

比重较低。从2002年起,我区一产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二产逐年上升,三产有升有降,近三年才逐年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目前全球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已达60%左右。2008年上半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低于睢宁县0.1个百分点。

发展缓慢。2008年上半年,我区三产增长速度为13.5%,分别低于全省、全市0.5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排在6个邻县之后。服务业增长态势,远远低于工业增速,相差21.2个百分点。由于全区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第二产业快速增长,与服务业的发展差距愈拉愈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结构失衡。我区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为主的传统行业仍是服务业的主导行业,2008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和3.4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3%。现代服务业占比重低,在服务业增加值中,金融业增加值为0.96亿元,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5.5%。相当多的新兴行业如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还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同步。

三、着力构建服务业发展未来蓝图

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制约了我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为我区服务业未来蓝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服务业发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传统服务业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深层次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品牌效应,积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区将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是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老城区要以工商路周围作为老城区商贸中心发展带,加快以前委路为主轴、中信时代广场和福利商业街为“两翼”的购物广场建设。新城区要围绕行政办公中心和科教文化区建设,吸引投资、聚集人气,到2009年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并在新城区打造第二商业圈。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优化整合市场资源,重点抓好老矿农资交易市场、老矿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城北建材市场、紫庄蔬菜交易市场、耿集大蒜贸易市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市场建设。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满足工业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我区丰富的建材产品、农产品和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以206国道、310国道、252省道为主骨架,层次分明,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体系;整合、规范中小港口,管理培育港口水运市场,逐步形成一个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水运网格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与生产企业紧密结合的仓储服务物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批发零售物流,使*成为苏鲁边界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和信息中转中心。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围绕“山水城市、绿色*”的目标,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开发一山一溪(大洞山、十里花溪)、两湖两园(督公湖、南湖和鹿楼石榴园、宗庄桃园)等观光旅游资源,挖掘白集汉墓、茱萸寺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运河支队、*起义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抓好三园(人民公园、桃花潭公园、夏桥公园)改造和一村一园(马庄民俗文化村、煤矿主题公园)建设,搞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建设,培育生态、农业、商务等新型旅游一条龙链接服务,提升旅游业经营和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旅游经济。

四是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规范和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加快文化名园、和兴小区、民和苑等房地产在建项目,积极推进福利商业街改造、桃花潭二期、东方宜家花园、夏桥棚户区改造等房地产开发项目。

五是推进发展现代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集商贸、家政、咨询、修理、清洗、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就业培训、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和安全防范等各类服务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服务门类齐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板块,培育新的增长点。

六是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及保险机构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展金融、保险服务网络。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和劳务中介、经纪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围绕建设“数字*”发展目标,加速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两大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实现城镇乡村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区服务业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应以“全面奔小康、建设新*”为目标,抓住战略机遇,着力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增强服务业综合功能,激发服务业内在活力,突出重点,分类推进,逐步实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