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化水平发展状况浅析

时间:2022-12-01 02:07:00

导语:区城市化水平发展状况浅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城市化水平发展状况浅析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切实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富民强区,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年末全区城市化人口比重达到50.9%,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一、城市化的界定与计算方法

目前,*区的城市化水平是统一按照省统计局要求,根据人口年报公安户籍数据为基础,以国统字[1999]114号《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作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全区城镇人口的具体统计口径是:1、区政府驻地的乡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区、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乡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区管辖的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内的全部人口;2、其他镇政府驻地的村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镇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村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镇管辖的其他居委会地域内的全部人口。

二、全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反映城市化质量要求的真正内涵:一是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的提高;三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即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协调发展;四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趋于一致。由此可以判断出*城市化质量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发展动力强劲。从*的经济发展来看: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GDP达到2.12万元,增长15.8%。二是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2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8.86%,创区划以来的新高。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的提高,相应地带动了全区城市化进程质量的提高。

(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推进城市化的核心内容,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城市化质量成果的具体表现。20*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14元,比上年增长14.0%;5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9.0平方米;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9.6%,已达到小康标准。

(三)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基础。20*年全区城市维护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1%;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1平方米,达到小康标准;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8%;森林覆盖率达到15.1%;达到小康标准。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提高我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20*年,*市城镇化平均水平达到47.2%,*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高出3.7个百分点,与其他县、市相比,处于全市六县一区第一位(见下表)。

20*年*市六县(市)、*区城镇化水平对比表

地区20*年位次

全市47.2--

*

三、区域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区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既有经济规律的内生性因素,也有政策改善的推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加快了城市化发展进程。2003-20*年,全区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亿元,年均投资3000余万元。与此同时,文教体卫、社会福利等服务设施也逐步配套,城区和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行政区域的调整,小城镇发展,加速了城市化人口量的扩张。一是行政区域的调整带动城市化人口总量的扩张。二是小城镇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和城镇化集聚。

四、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区加快城市化进程有着难得机遇,也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城市化进程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工业化进程较慢,城市化的动力源不足。

一般情况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聚集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从目前*乃至全市工业化的进程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距全省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按照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到2014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区的城市化率应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任务相当艰巨,为此,*区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动力源。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制约城镇化发展。

一是数量庞大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区是一个农业区,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应的城镇人口就要增加4830人。二是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另一重要因素。从需求的角度看,非农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员,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形成流动源,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区农村每万人口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有432人,这种构成很难形成农业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消化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看,不管是哪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都随第三产业发展而提高。*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发展。

五、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首先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以达到城镇人口总量的扩张。其次是通过量的扩张进入内涵为主的质发展。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正处在量的扩张阶段,因此,尽快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只有将周围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镇、村纳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中心区,才能实现城市化发展从量变到质变。

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不能脱离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的梯度推进更要与产业的梯度辐射和转移结合起来,要形成与城市梯度结构相适应的区域产业空间分布体系。为此,要采取措施,鼓励、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的工业区集中连片发展,以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三是鼓励农民到城镇落户,统筹发展城乡人口。释放束缚在土地上的过剩农业人口,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人口向城市化的有序转移,这是*区走向小康社会的前提,也是*自身的人口和城乡经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近年来,*区一方面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市外流出有增无减,说明城镇化率的提高并不同步伴随着人口集聚力的增强。无疑,在本地区城镇吸纳集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际上也是一种“易地城镇化”途径。但是,长远看,还是主要立足于增强本区城镇的吸纳集聚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也就是说,要进一步统筹解决好农村人口易地外流与就地城镇化集中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