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有关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的综述

时间:2022-11-19 05:06:00

导语:金融危机有关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的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危机有关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的综述

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围绕危机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新自由主义是危机的罪魁祸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主导美国的经济政策。正是在它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采取放任的自由市场政策,放松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听任、放纵和鼓励华尔街的种种贪婪和冒险行为,使不受约束的市场肆意妄为,造成金融市场投机盛行,促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再次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及其经济政策的破产。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的弊端,表明新自由主义无论是在拉美这样的外围地带,还是在北美、西欧这样的资本主义发达地区,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灾难。以主张彻底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金融危机把“华盛顿共识”基本理念的失败记录推向了顶峰。

有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实质就是一种极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力量高度崇拜,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是高效率的,甚至是万能的。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市场经济虽然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绝不能自由放任。

有观点认为,从意识形态层面来说,新自由主义实际是代表超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推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符合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自由掠夺的意志。它已经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成为国际垄断集团的核心理念,成为资本主义向外输出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必须坚决批判和抵制。

二、关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最终必然归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联系资本主义制度和基本矛盾来分析,才能真正揭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有观点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同上个世纪20年生的经济危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次危机看似是有效需求过度所致,但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不顾消费需求的限制,为追求利润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而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只不过在美国,这种矛盾长期被信用透支的消费模式所掩盖,生产的不断扩张暂时得以维持。但当经济形势变化,消费增长减缓时,扩张生产与狭小的消费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危机就爆发了。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两个矛盾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的两极分化,从而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逐渐缩小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一方面,它是多年来积累的产能过剩导致的;另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工资增长放缓,劳动者购买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很多实体行业利润下降,大量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角逐高额利润,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崩盘。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金融垄断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仅促进了更大规模的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且使生产资料和金融财富更大规模地向少数人和少数国家集中。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全球化、社会化,与国际金融高度垄断于一小撮金融寡头的矛盾,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会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加剧资本家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有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这场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体系的种种弊端:既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暴露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的弊端,同时还暴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危机使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制度。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粉碎了“资本主义永远不朽”的神话,再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论调曾经甚嚣尘上,这次危机戳穿了“历史终结论”的神话,对那些迷信资本、热衷资本主义的人来说,不啻是一服清醒剂。它不仅说明历史没有终结,反而更证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当前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地位,仍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其基本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只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抗性矛盾的出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说明,马克思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有观点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这次金融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它已不具备足够充分的解读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衍生的资本金融化、虚拟化及金融市场中投机、赌博和欺诈盛行的论述,对于解释当前危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这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前瞻性。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绝非仅是19世纪历史的见证人,也始终是真理前行的“同时代人”。他早就洞悉了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比马克思在世时有了很大不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虚拟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仍会顽强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论》等著作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其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光芒和穿越历史的现实指导意义。

有观点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它的影响力历久弥新。危机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观察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巨著,搞清楚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怎样看待资本的两重性等问题,结合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四、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提供了极好素材。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人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有观点认为,这次危机生动证明了我们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正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接受所谓“华盛顿共识”,没有简单地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才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较大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被危机所左右,才有较大的力量采取措施防止中国经济受到更大冲击。

有观点认为,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具有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经济二重性矛盾引发的危机最终是不可克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二重性矛盾可能会产生危机,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又决定了危机是可以规避和防范的,一旦发生是可以治理和化解的。因此,我们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能充分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性,从制度上避免了产生危机的根源。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坚决拒绝西方国家所倡导的私有化。

有观点认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比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又能有效避免西方选举制度中金钱堆砌的选战、谎言漫天的许诺,有钱者代言人当选、当选后即通过国家立法维护大财团利益的金钱政治弊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有效的政治监督和政令畅通,使国家能高效调配资源、形成合力解决大问题,避免了西方多党制下政客为取悦选民、竞选时不负责任乱许诺、上台后又食言而肥、反对党为赢得下次选举千方百计阻碍政府有效施政的弊病;等等。这些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和能够集中力量应对重大事件的能力。这次危机中,我国政府迅速反应,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见到成效。领导集体的果断决策能力、强有力的执行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的体制优势,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社会主义中国愈是面临考验,愈能凝聚民族共识、形成集体意志。这使我们应对危机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发展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危机的爆发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发展规律的结果。我国能把危机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得益于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而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受到的冲击也说明,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效应对危机冲击,从根本上说就要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必须把保增长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既切实降低金融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影响,解决眼前的难题;又着眼长远,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有观点认为,危机启示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一切形式的“模式崇拜”,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中国在多次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的事实,反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如果中国人民放弃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意味着向各类敌对势力敞开方便之门,就意味着在国际竞争和较量中放下自己的工具和武器,就意味着放弃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立足之本。

有观点认为,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创新的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既是实践创新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3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旺盛的活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要继续以应有的自信和勇气推进理论创新,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