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思考

时间:2022-11-17 03:56:00

导语: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农村劳动力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决定性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快慢和质量。可以说,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新型农民,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充分证明,促使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的存量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技推广、产品营销、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出口创汇、农业附加值的提高等受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同时,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深化,也有待于新农民的加盟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城镇化建设推进的速率,农民收入提高的幅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也都取决于新农民的培养。

另一方面,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之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才能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新农村建设如果忽视了新型农民的培养教育,或者其培养教育滞后、断档,新农村建设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因此,中央在部署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二、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富”“贫”悬殊凸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在*,用“富”“贫”二字来概括农村劳动力状况是十分贴切的。一方面*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20*年底,*市有乡村人口633.01万人、农业人口621.*万人。在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374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9%。全市现有耕地面积586.6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4亩,劳均占有耕地1.57亩。按照一般耕作规律和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耕作习惯,平均每个劳动力至少可承担5亩耕地。按此计算,全市耕地仅可容纳劳力约117.33万人,有接近2/3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据农村住户调查统计,20*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42%(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9.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5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7%(其中: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仅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左右)。由此显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凝聚到农村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比例是非常低的。

(二)农村劳动力开发现状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划,强化措施,力促这一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首先,在对现实资源的开发上,全市统一认识,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以及全国城乡统筹就业再就业工程等项目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的力度。采取边培训边转移的方法,至20*年底,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96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达12.66亿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劳务收入203.8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419元的8.4%。其次,在对潜在资源的开发方面,一是加大力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证农村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能上学、不辍学,以杜绝在新一代劳动者中再度产生文盲、半文盲。二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市14个县区市,有职业中学21所,20*年招生人数1.53万人,比上年增53%。

总体上看,*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由于上下努力、齐抓共管,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与一些先进州市相比,应该说开发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不可小视:一是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乡务农的多是老弱病残,导致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素质低、科技人材匮乏,不利于现代农业推进。二是受劳动力年龄、文化、技能条件限制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制约,仍有大批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转移。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滞后。而职业技能培训滞后又主要反映在城乡不同步,网络不健全,设施不配套,标准不统一,培训内容、方式与市场不接轨等方面。

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让“主人”名副其实,使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农民内心深处迸发。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这种主人和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发挥出来了,新农村建设才会真实地走进农民的生活。只有农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是造福自身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那么,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挖潜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也才具有根本的、长久发展的动力。

(二)形成共识,新农村建设与培养新型农民同步谋划

当前,强调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高低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意义。但并不等于要等到农民素质提高了才来进行新农村建设。相反,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防止的是重轰轰烈烈、重立竿见影、重硬件表象,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新型农民的教育培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等见物见形的东西同步考虑,同步谋划,而决不能抓末舍本,顾此失彼,丢掉了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这一最为重要的环节。

(三)整合资源,使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政府应从长计议,切实加强领导,组建新农村建设教育培训协调管理机构,督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防止出现“多龙不治水”的局面,同时整合培训资源,强化项目监管,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对各类培训机构应梳理登记,考证资质,按照培养新型农民和转岗二、三产业的技能要求设计科目,优化内容,调整师资。对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年龄层次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因人因地因情施教,使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齐头并进。

(四)典型引路,让新农村建设的佼佼者声名远扬。

在新农村建设中,市、县(区)、乡(镇)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鼓励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创办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技承包,领办农村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并注意总结发现典型,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抓好自己的典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县(区)、乡(镇)的实际定期不定期地对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让农民学有榜样,干有样板,真正起到奖励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激励效应,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露脸”、扬名,引导新农村建设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五)改革农村教育,保证新一代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合理的农村教育体制、充裕的农村教育资源和发达的农村教育网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条件。在注重对现有农村劳动力进行转化培训提高素质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前瞻性地把开发农村潜在人力资源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认真加以研究。要切实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合理的教育模式,改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严重割裂的现象。当前,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农村教育与市场化接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育方向,修订教育科目,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2年。在有条件的农村中学还可推行综合初中班教育模式,即在初三年级,对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实行分流,用一年的时间,采取内任和外聘的方式,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种植、养殖、畜牧、花卉以及家电、计算机、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很快成为建设家乡的准新型农民,或者融入城市后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二、三产业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