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基层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3 03:58:00
导语:县乡基层统计工作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乡基层统计是我国政府统计的基础,是政府统计数据的源头,由此,县乡基层统计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影响到政府统计的形象及政府的经济决策问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乡统计机构逐步得到全面的恢复与发展,统计队伍不断壮大,统计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为国家宏观调控及当地政府的各项决策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县乡两级基层统计体制不理顺、调查体系不健全、调查方法落后、调查工作效率低、抗干扰能力弱、数据质量差等问题日渐突出,致使县乡两级统计工作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县乡两级统计之所以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存在许多问题,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原有统计存在的体制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与经费的不协调无法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任务的统一性与经费保障的差异性无法保证统计工作的落实。统计业务在全国是一盘棋,它的时效性决定了统计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步骤、要求来完成,而工作所需经费遵循的却是自上而下的分级负担,经费落实的好与坏,落实的多与少,还要看各县局长、乡镇统计员的工作能力,看他们与党政领导的个人关系,尤其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工作经费更是难以得到落实。二是统计工作的周期性与财政预算的年度性差异使经费难以及时到位。周期性的全面普查往往间隔时间较长,而间隔时限较短的1%人口抽样调查和其他临时性调查又有许多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由此,其所需经费都难以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每次工作开展前,各级统计领导都要设法向县乡党政领导争取,而经费落实的多少又与党政领导对这项统计工作的认识多少息息相关。
工作支出的钢性与经费来源的不确定性势必造成开展统计工作的不稳定性,县统计局领导为了维持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必将想方设法向政府争取,向财政求援,这将牵扯掉他们巨大的工作精力。
(二)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与工作要求的不匹配,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乡镇统计是我们整个统计工作的开始,他是我们统计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与低。乡镇统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责任与任务,但他们工作的岗位与其他岗位相比往往是任务重、要求高,而待遇却最低,统计在乡镇真正成了最边沿岗位。由此,乡镇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热情不高,从事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差,很少有人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钻研调研技能。乡镇统计人员大多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几换,造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这就难以保证统计数据有高的质量。二是工作人员不适应新时期工作的要求,队伍战斗力不强。从县局来看,业务人员中既熟悉业务,又能独立运用电脑进行文字、数据处理的很少,个别业务人员虽参加统计工作多年,甚至不知道增加值指标的含义,搞不清调查对象的行业分类。对于统计队伍,由于受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工作环境的限制,统计人员因业务工作出色而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很少,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势必挫伤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造成整个统计队伍战斗力不强。
(三)抗干扰能力低,造成工作要求与实际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部分地方领导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而县乡统计由于受地方的领导,不得不服从当地政府的管理,由此,便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反统计职业道德的事情,人为的调整统计数据,以满足某些领导的需求。二是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全面统计,对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行抽样调查,这样规模以上企业不仅要履行统计报表义务,还要接受统计法律的监督,由此,许多企业纷纷找各种借口,拒绝纳入规模统计范围,履行统计报表义务。而同时,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千方百计地将一些没有达到标准或勉强达到标准的企业纳入规模统计范围,根本谈不上依法统计和依法监督。三是《统计法》对某些特定范围显得软弱无力,如对违法统计的行政单位,只能建议监察部门给与行政处分,而不能给与现金处罚,这时,《统计法》在他们面前还不如一张白纸,而目前行政单位,又恰恰是统计违法的主体。对于个体户,《统计法》更是一纸空文,对于不愿配合调查和有意瞒报的个体户,《统计法》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四)统计方法落后,统计调查体系不健全,造成统计数据严重不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所面对的统计对象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统计面对的已不再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体制,工业、贸易统计面对的也不再是清一色的国有、集体单位,而变成了成千上万的私有企业和个体户,全面统计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核算基础,但现行的统计仍以全面统计为主,虽然提倡抽样调查,但到了县乡一级,往往由于经费不足、人手不够等种种原因而随意应付了事,即使搞了也是极不规范。如第三产业统计中,除限额以上贸易餐饮由全面统计外,其他基本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体系,为了应付上级布置的报表,只有闭门造车,这样县乡统计根本不能挺起腰杆、拍响胸脯。
(五)统计管理体制不理顺,不能做到依法统计,更难以保持其独立性。现行的统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业务由上级统计机构分管,人员上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而经费又有当地财政部门把关,由于事权与财权、人权的分离,造成相互之间互相脱节。管事的只强调工作的重要性,片面追求统计的准确与及时,工作的全面与系统,层层增加任务砝码,造成基层统计不堪重负。管人的只强调人员的安置数量,不问其素质水平与工作能力,使县乡统计失去了起码的选拔自主权,影响了整个统计队伍的业务水平。管钱的过分强调财政的困难,而忽略了管事的安排工作的初衷。由于“三权”的分离加上统计工作本身的限制,造成地方统计人员只能讨好、应付当地党政领导的意图,而根本无法保证统计的依法性和统计的独立性。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增强统计的抗干扰能力。一是分解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的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在这时就尤其显得突出起来,这样,以前统计监督的缺位便成为了统计改革的重点。我们认为,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应相互分离,在县及县以上成立直属于国家统计局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区域内的各级统计事项,重点监督各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及企业和民间统计。县及县以上地方政府成立独立的统计事务机构,负责完成国家各项统计、普查、抽样调查和地方政府安排的各项调查,接受同级和上级统计监督部门的监督。而在统计经费的安排上,国家、省、市开展的抽样调查及一些临时性调查,按照谁主持调查谁负责经费的原则,做到调查项目与调查经费相配套。对于普查,应以法律的形式对普查的种类、经费负担和标准予以规范,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担。这样,统计监督实行垂直管理后,既可以摆脱地方政对统计的干预,还可以监督地方政府履行依法统计的义务。对统计事务经费的明晰化,既可以满足国家对统计的要求,又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办统计的积极性,调查经费的明确落实,可以相应限制上级各级统计部门安排统计工作的随意性,减轻基层统计的工作负担,让基层统计人员干好各项该干的统计工作。二是建立独立的乡镇统计站,充实乡镇统计队伍。统计站为县级派出机构,人员由县级统计机构管理,经费实行差额负责制,即工资报酬由县级财政统一负担,而与其它部门工作人员收入的不足,由乡镇财政补足。业务工作以定期调查、普查、抽样调查为主。让统计人员直接面对调查对象,减少中间环节,夯实政府统计的基础。
(二)改革统计方法,真正建立起以普查、抽样调查为主体,全面调查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
第一减少全面调查的种类及次数。一是充分利用普查资料为基数,全面整合利用各部门统计和行政记录资料。如人口统计,可以在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参考计生部门,公安部门的统计与行政记录加以调整。农村统计的相关指标可以参考利用民政、水利、林业、农机、国土等部门的统计资料等。这样既减轻了基层统计的负担,又避免了部门之间的重复统计。二是对变化不大的有关指标,减少调查次数或改为抽样调查。如劳动统计中的,对于人员、报酬变化不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统计中可以将其改为半年报或年报。而对于农业统计中的农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畜牧业调查等可转化为抽样调查等。
第二建立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定点调查体系。以普查资料为基础,分行业确定抽样框,在充分考虑其代表性的基础上,抽取一定样本,实行定点调查,定期轮换。这样既能减轻统计工作量,又能充分满足各项统计报表的需要。
(三)改善统计工作环境,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县乡统计的被动处境,除受统计体制和方法制度的限制之外,工作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待遇低劣是县乡统计工作的真实写照,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又怎能鼓舞人的工作斗志,又怎能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在改革统计体制和方法制度的基础上,国家、省市都要加大对基层统计的投入,积极争取组织和人事部门的支持,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和工作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四)规范统计部门所承担的各项考核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及地方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各种考核工作也应运而生,而统计部门往往承担年度目标表管理、县域经济实力等考核任务,这虽然对提高统计地位,改善统计工作条件和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避免,过多、过滥的各项评比,到头来极容易走调、变味,那些存有不良思想的部分人便利用此机会大做面文章,搞数字游戏和竞赛。这便使我们统计处在了一个两难境地,监督严了,会造成与当地党政领导的不融洽,监督松了,又会助长浮夸风的出现,使我们的统计失去其独立性与法律的尊严,也会挫伤了基层统计人员求真务实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国家应采取措施,对各项考核、评比加以规范,做到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放任自流,而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维护《统计法》的尊严
- 上一篇:论虚拟社区营销价值与市场策略
- 下一篇:政府管理创新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