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9 08:29:00

导语:扶贫开发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扶贫开发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瞄准贫困对象,消除贫困“死角”,切实加大对我县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我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实际,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全县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683.8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18万人。特殊贫困群体聚集于水田、西北勒等7个乡镇24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该特殊贫困群体有3923户15357人,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58元的人口有13326人,需易地搬迁736人,未达抗震要求需加固改造2091户,未达抗震要求需拆除重建2407户,有6个行政村不通公路,7个行政村未建立卫生室,17个行政村未建文化活动室,35个自然村未通公路,2个自然村未通电,51个自然村未通广播电视,62个自然村没有安全饮用水。

二、以往项目的覆盖情况

2005年至2008年,××县共实施了159个整村推进项目,分布于水田,老寨等11个乡镇。项目总投资8913.8万元,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为:村内道路硬化258.87公里,乡村道路44.75公里,蓄水池6个,坝塘4个26250m3,小水窖440口,饮水管道20.04公里,输电线路10公里,农田地改造1299亩,沼气池3771个,文化活动室46间,卫生室17间,卫生厕所71个,危房改造14户,道路绿化0.9公里,扶持发展种植业4.03万亩,大牲畜8740头(匹),科技培训1293期12.96万人次。

三、致贫因素

1、特殊困难群体大都居住在山顶或半山腰,不通村公路,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整体文化素质低,生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一般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

2、特殊困难群体分布相对集中,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七山区乡镇,其中贫困人口占总人口75%以上的有五个乡镇,尤其贫困的西北勒乡,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0%。由于主客观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城市与农村,坝区与山区,公路沿线与交通闭塞的地方发展不平衡,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3、受居住地自然条件和特殊困难群体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扶贫攻坚难度大。一方面,全县有近5000户生活在高寒边远山区,要使这部分特殊困难群体脱贫,扶贫开发成本远高于丘陵、平坝地区;另一方面,特殊困难群体自身素质限制,以及受身体残疾、智力低下、年老体弱和因病致贫返贫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能力性贫困问题十分突出扶贫攻坚难度大。七个乡镇均地处边远山区,境内山石林立,平地稀少,属咯斯特地貌,水资源少,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近年来,虽经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引导,部分群众开始转变观念,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经济作物,并有了一定的面积,但形不成规模,加之商品意识不强,因此,群众生存环境、经济底子单薄。

4、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是导致七个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关键。多年来,历届乡党委、政府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毕竟由于乡财力微弱,争取上级资金和上级划拨资金有限,加之农村经济薄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由于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温饱的方法单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扶贫开发起点又低,资金投入量小,在短期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难度很大,实施效果不明显,解困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及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

在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大力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经济林果和畜牧业、烤烟等,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2、整合资源,加大扶贫投入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广泛,仅靠哪一个部门来做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各负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主动加强与交通、林业、水务、农业等部门联系,取得共识、共同投资重点村建设,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

3、充分发挥群众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在拟定项目建设内容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集思广益,统一思想,组织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发扬了自力更生,自建家园的精神。

4、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