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打造文化品牌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6 04:39:00

导语:市打造文化品牌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打造文化品牌调研报告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文化品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借助丰厚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市打造文化品牌的有关情况和对省里打造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是文化大市,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全市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50多处,河东凤凰岭、郯城黑龙潭等地发现的细石器,距今已有1万多年。汉晋时期,*是琅琊国所在地,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汉晋遗址、墓葬分布密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定为国家级的有千余件。1972年,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震惊世界,影响深远,被评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汉画像石资源丰富,是全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出土汉画像石的地点有近百处,汉画像石精品1000余件。1954年在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墓,属全国仅有。*城建城史已有2500年历史,自西周至满清历为郡、府、道衙驻地,曾经孕育荟萃了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载入中国《二十四史》者达千余众,文有王羲之、颜真卿,武有孙武、孙膑,智有诸葛亮,孝有王祥、王览等。孔子七十二贤徒,*籍13人,中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占有7孝。目前,全市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迹370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全市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国家珍贵文物已达2792套2979件,其中一级文物62套110件,二级文物291套323件,三级文物2439套2546件。

2、红色文化感天动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这里领导开展了五次大的革命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市。目前,全市现有革命纪念地56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4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有:八路军115师师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新四军军部和华东野战军旧址,山东战工会旧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山东新华书店和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等;战场遗址有:孟良崮战役、南北岱崮保卫战、大青山战斗、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马牧池突围等遗址。伟人足迹有:孟良崮战役指挥所旧址,刘少奇、办公地,旧居等。红色纪念建筑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革命烈士陵园、滨海革命烈士陵园、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庄烈士陵园、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沂蒙六姐妹纪念地、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等。新中国成立后,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先后受到主席的批示表扬。这三处地方,现在也都建立了批示纪念馆,也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3、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文学、音乐、戏曲、表演、舞蹈、书画、制砚、柳编草编、陶瓷、木玩、布艺、刺绣、彩色印花布、泥木玩具、剪纸、根艺、奇石、家谱、碑文以及民俗、服饰等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沂水县是中国民间手绣艺术之乡,费县是中国民间奇石艺术之乡,苍山小郭村是中国民间泥塑之乡,郯城县是山东省民间剪纸、木旋玩具之乡,莒南是山东省民间石雕艺术之乡。柳琴戏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龙灯扛阁、沂蒙山小调、小郭泥塑、郯马五大调、木旋玩具、柳琴戏、王祥卧鱼,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金兰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张明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国家级民间工艺彩印花布传承人,林化强被评为山东省民间工艺剪纸传承人。首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32项。

4、商贸文化繁荣发达。*市东靠日照港、岚山港和连云港,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范畴,处于山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南北交汇,海陆兼济,发展空间广阔。*飞机场通达全国十几个城市,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海铁路大通道在*市境内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主干网,加上不断完善的现代化通讯网,使得沂蒙大地对外联系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多纬交汇,内外双向互动,辐射海内外,一个大开放、大交融、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目前,*批发市场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有49个专业批发区,各类市场1006处,经营业户4万户、10多万人,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这里吞吐集散,30多万各地客商在这里聚集交易,商品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的格局。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全国各地语言文化、风俗民情、传统习惯等相互交融、激荡的文化格局,为*文化增添了新的丰富内涵,构成了*特有的商贸文化现象。

二、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提升,*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思想和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

一是深入弘扬沂蒙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沂蒙精神是我市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组织开展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沂蒙精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4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13项系列活动,召开了理论研讨会,率先开辟了红色旅游线,举办了红色雕塑展,成立了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尤其是2005年8月,我们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被列为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三大展览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首都及社会各界累计18万人次参观了展览。沂蒙精神轰动京城、感动中国,成为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齐名的政治品牌。2006年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复展,并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展览成为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基地;编写出版了全国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之《沂蒙精神》,举办了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筹拍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推出了一大批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的典型,使沂蒙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开拓奋进、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举办重大节庆活动,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我们充分挖掘整合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了五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四届颜真卿奖书法大赛、荀子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纪念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35周年系列活动,同时举办了七届广场艺术节、*民间艺术展、民俗文化展,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打造了知名文化品牌,扩大了对外影响。五届书圣文化节共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名客商,签约项目902个,签约金额累计719.22亿元。以举办书圣文化节为契机,扩建了王羲之故居,建设了书圣笔塔,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以实施,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2005年,书圣文化节被评为全国节庆50强,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和“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书圣文化之乡、中国诸葛亮文化之乡,并被列为全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为全面推介*,扩大对外影响,我们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出国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2005年9月12日至19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了中国*(首尔)文化周,韩国国务副总理金振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活动通过新闻、文化展览、投资项目和旅游资源推介、歌舞演出等多种形式,与韩国各界进行了广泛交流,引起韩国社会广泛关注,有数万人到现场参观展览,还签订了4.3亿美元的合作项目。2006年10月13日至16日,市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功举办了“中国*(华盛顿)文化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对于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统筹规划,打造文艺精品品牌。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加强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了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大型廉政专场《正气之歌》、大型文艺晚会《谁不说俺家乡好》、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大型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等一批文艺精品;摄制了电视专题片《王羲之》,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拍摄了8集电视连续剧《血沃丰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沂蒙》已经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并被、中央电视台列为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和2009年开年大戏;舞剧《王羲之》和电视连续剧《大商城》正在前期创作。《沂蒙山小调》获全国民族交响乐大赛铜奖,填补了30多年来山东交响乐大奖空白;《蒙山沂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推介扶持的演艺精品,并参加了中印文化交流;《王祥卧鱼》获中国柳琴戏艺术周13项大奖,将于今年6月份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戏剧类专场首场演出,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台晋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戏剧类剧目。在山东省第八届“精品工程”评选中,*有11件文艺作品获,并获得组织工作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历史文化包括历史著作、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文化现象,它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自身存在的鲜明标志,也是发挥影响力的优势所在。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就是要紧紧围绕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充分展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焕发出新的光彩。重点发扬光大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和孝悌文化。以弘扬王羲之、颜真卿书法艺术为依托,提升王羲之故居文化内涵,规划建设羲之文化园、书法博物馆、书法碑林,申报中国书法名城,打造“书圣故里、魅力*”的品牌;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和诸葛亮兵法为依托,加快竹简博物馆扩建、马陵古战场的开发、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兵学之城,树立“世界兵学看中国、中国兵学看*”的品牌;以王祥卧鱼等历史典故为依托,加强相关历史故事的发掘和整理,提升孝河公园的品位和档次,加大孝悌文化的展现和宣传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孝文化之乡。

二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即是革命传统文化,它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人物和事件、文艺作品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就是以弘扬沂蒙精神为核心,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努力把*建设成全省红色文化核心、全国红色文化名城。按照“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规划布局,集中抓好红色文化聚集区建设。“一个中心”,就是依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重点建设沂蒙革命历史纪念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以*城为中心的红色名城。“八个组团”,就是依托英雄孟良崮、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红嫂故里、大众日报创刊地、滨海革命文化、大青山战斗遗址、鲁南革命文化等八个纪念区,建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组团。全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力争推出更多更好的经典剧目、品牌剧目。要组织力量集中创作一批文学、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研究开发新的红色文化业态,多渠道、全方位地展示我市感天动地的革命文化。

三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礼节、风尚、习俗、节庆、传统等文化的总和。由于居住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独具特色。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就是充分挖掘*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加快规划论证和综合开发,重点建设民俗博物馆、民间民俗文化体验基地和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地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民俗村镇;加强对民间民俗艺人的保护和培养,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之乡。

四要打造现代文化品牌。现代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以创新为特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新形式,它的内涵十分宽泛。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文化创新,在一些有基础的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大力宣传推介,形成一些新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建设水城文化、旅游休闲文化、传媒文化。水城文化建设,要坚持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相结合,以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标志工程和精品工程,打造以水为魂的宜居城市景观;把文化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规划建设水上运动之城;特别是要把沿沂河、涑河景观带建成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健身文化长廊,充分展示*市区的现代文化神韵。旅游休闲文化建设,要继续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主题,重点打造“蒙山沂水”旅游品牌,努力把蒙山打造成养生长寿的名地、休闲观光的名山;充分利用河东、沂南优越的温泉条件,加快打造温泉休养功能区,建设全国一流的温泉疗养、休闲度假胜地,尽快申报中国地热城;借助沂河滨水通道的开通,加快建设更具吸引力的郯城银杏观光区。传媒文化建设,要从基础较好的广电、报业、影视行业突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扶持一批文化创新、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四、几点建议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省的宝贵财富。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打造齐鲁文化品牌:

1、系统梳理齐鲁文化资源,找准打造文化品牌的突破口。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东这块土地上,先后创造了辉煌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创立与传承,使齐鲁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题。近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如此,山东还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有着特色鲜明的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等等。这是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要系统梳理齐鲁文化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变成品牌优势。尤其要充分发挥孔子文化的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组织举办高水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切实增强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加大投入,努力繁荣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文化事业的投入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设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着重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完善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体现,是打造文化品牌的有力支撑。要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和大集团发展战略,培植亮点、打造品牌。要重点培育鲁剧鲁版图书、民间工艺、文化节会等品牌,强化品牌带动效应,开发衍生产品,争取一个品牌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要积极开发旅游演艺项目,提升策划创意水平,培育齐鲁特色鲜明的旅游演艺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4、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打造文化品牌的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来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抓紧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调整优化文化产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