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2 15:32:34

导语:独家原创: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根据总书记这一讲话精神,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领头人工程”,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村级领头人队伍,是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根据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我们对近几年来我市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市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市共有712个行政村,经换届选举后产生支部书记709人,平均年龄44.2岁,比上届下降1.6岁,高中以上文化334人占47%,经商办厂、种养殖大户451人占64%。村委会主任707人,平均年龄41.8岁,比上届下降1.3岁,高中以上文化243人占34%,经商办厂、种养殖大户531人占75%。经过近几年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通过抓源头、抓管理、抓培训,抓保障等手段,我市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各项工作得到了推进。主要表现在:

1、通过抓好选任环节,村级班子素质结构逐步优化

在村级组织换届中,通过深化党支部“两推一选”办法,加强党内直选,全面推行村委会“自荐海选”、选前“竞职承诺”和女委员专职专选等措施,注重从致富创业能手、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任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把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同志选进了村级领导班子,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提高和改善。

2、通过抓好培训环节,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领头人队伍的素质

我们以培养“三有”型即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困难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的领头人为目标,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强化培训领导。成立由组织部牵头,民政局、教育局、农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长期的培训工作目标,定期分析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下阶段培训工作的重点,协调培训工作的有关具体事项。二是完善培训机制。为确保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计划,规范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计划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和每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都要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传授工作方法,贯彻中央、省市委的有关精神。三是创新培训形式。继续搞好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培训工作。对45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没有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都鼓励他们参加学历培训,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三带三扶”活动,帮助新当选干部提高履职能力;开设农村“支部书记论坛”,为支部书记搭建起一个信息交流、问题同解、经验共享的互动平台,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3、通过抓好管理环节,村干部考核、管理和监督机制日趋规范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一是制定实行了《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职责、培训、考核等环节和要求都作了规定,明确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考核内容、奖惩措施等,成为乡镇党委对党支部书记进行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项制度”建设。我市于20**在全市开展了以“村级创业承诺制度、村务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村级财务委托制度”为内容的“三项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治调、群团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广大党员和群众事前参与决策、事中监督实施、事后检查落实的权利,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三项制度”逐渐得到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拥护,有效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村干部创业干事更加规范化、民主化,村级财务管理更加严格化、透明化。到目前止,全市712个村中,已有707个村建立了“三项制度”,并正在有效实施中。

4、通过抓好激励保障,促进村干部发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了现任村干部年终考核奖励制度,根据创业承诺完成情况实行分级奖励,以奖代补;二是实施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政策,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正职15年(含15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去年在原来发放的基础上提高了补贴标准;三是设立党员关爱基金,通过党员关爱基金及时对生活困难党员等重点对象提供帮助;四是定期选拔录用优秀村干部到乡镇工作,探索在优秀农村干部中招收事业身份工作人员,以此提高村干部为村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

5、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我市各镇乡党委通过强化教育,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妥善处理等措施,解决了部分村班子不团结,干部角色错位、位置不正等问题,较好地理顺了两委会的关系。二是健全规范了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首先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针对个别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不能很好履行其职责,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对其进行了辞免职,并重新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新的村委会成员。其次民主决策的落实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大部分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基本上经过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签联章后实施。再次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同时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积极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三是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项目开发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首先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快薄弱村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五帮一”活动,即市级领导、镇乡联村干部、市级机关单位、强村和强企联合帮扶一个薄弱村,开发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并连续结对帮扶3年。其次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发展了集体经济,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6、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党员发展工作力度,重视女党员、年轻党员的发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二是重视党员的教育阵地建设。几年来,花大力气进行党支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绝大部分行政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三是积极探索党员管理途径。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二、当前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两委关系不顺,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自全面推行村民自治以来,特别是村委会实行直选以后,村“两委”关系不和不顺一直是我市农村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从今年换届情况看,村“两委”关系不顺的依然不少,据了解,换届后全市村两委关系和谐的村有210个,村两委关系紧张的村有90多个,个别镇(街、区)村两委关系有矛盾的占到了近1/3。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出五种类型:一是“两委”争政。这种村多数比较富裕,集体经济雄厚,“两委”都想取得村务的决策权,把村务当作“篮球”一样抢来抢去,相互争权夺利,造成关系对立。二是“两委”推政。这种村一般比较穷,集体经济不发达,村干部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互相拆台,只顾闹矛盾无暇理村政,把村务当作“足球”一样踢来踢去,致使村政搁置。三是支部独政。这种村往往支部书记威信较高,沿用以往独揽大权的工作方式,把依法选举产生的村主任当成摆设,同样也形成“两委”关系紧张的局面。四是领导关系错位,村委专政。这种村情况比较复杂,新当选的村主任有的的确有能力,得到村民的支持,想独自主政;有的是家族、派性势力推出来的;还有的是通过贿选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个别人身上还有劣迹。他们片面理解村民自治,认为自己是多数村民选出的“村官”,应当说了算。因此,工作中与党支部争权力、比大小、论高低。五是违纪“乱政”。今年换届后已有14名村两委干部因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职务侵占、贪污受贿、赌博等原因被立案查处,导致这些村领导班子不健全,甚至陷入瘫痪的局面。

2、部分带头人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作用不明显

一方面,一些村级班子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如何建设新农村心中没底、办法不多;另一方面,有些村干部尽管头脑比较活,门路比较宽,能力较强,但精力不够集中,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虽在其位但不谋其政,没有很好地履行自身职责。本次换届后,据统计,全市712个行政村中,由从事经商办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先富群体担任村支书的占65.3%,担任村主任的占75.3%,担任村两委成员的占54.8%。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长年在外,专注于办企业、经商,对村里事务无暇顾及,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导致村级组织运转不畅,村级班子也因此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

3、对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考核、管理、监督还缺乏有效机制

我市《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已经试行4年、农村“三项制度”也已推行到第5个年头,但现有的机制对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考核、管理和监督有效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激励保障措施还不够健全

我市年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的村有233个,没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也制约了村干部的保障问题。据统计,我市农村干部中,无误工补贴的村干部有7.7%;年误工补贴在1000元以下的有45%;1000—5000元的有37.6%;5000元以上的占9.7%。同时,我市现行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政策对象上只是补助到正职,没有享受补助的其他村干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村干部养老保险受任期变动、缴纳持续性不强等因素制约较难实施。在医疗保障上,虽然大多村干部纳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存在报销比例偏低问题,一些患大病住院治疗的村干部生活比较困难。如果村主要干部的基本报酬得到解决,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进一步发挥,工作责任感会得到增强。但也会面临其他村干部的对基本保障问题诉求,解决不好会导致降低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引起已经离任村干部对生活补贴的要求,在换届选举时主要干部职位的竞争会更为激烈等等问题的发生。

三、当前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2、宗族宗派和宗教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

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

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4、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

一是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不够。尤其对通过直选产生的村委会成员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二是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不够大,党员出口不够畅。三是对村干部的教育不到位,往往只是在刚换届后,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一次培训,并且时间短,质量难保证,个别地方只是流于形式。平时对村干部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后备干部推荐只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缺乏透明度和群众基础,并且备而不用。

四、对策措施

针对村级组织换届后存在的问题,最近,我们通过调研,由市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机制”的意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着重培养“领头雁”队伍,打造和谐村级班子。结合金华市委组织部调研要求,我们认为加强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创新选拔任用机制,选优配强领头人队伍

一是继续推行“两推一选”。对多年来换届选举工作比较顺利、党员群众民主法治意识较强、村内有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村实行“两推一选”。在党员和群众推荐这个关键环节,注意加强宣传引导,明确候选人资格条件、推荐程序和步骤,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推荐出来。二是稳步扩大公推直选。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较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实行“公推直选”。三是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对经济基础较差、班子软弱涣散、村里没有合适人选的后进村,在选派工作组进行教育整顿的基础上,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力度。重点从乡镇机关退居二线的干部中物色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四是探索尝试跨村任职。可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一强一弱,且弱村没有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两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由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五是做好从非党村委会委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非党村委会主任的发展党员工作,对村委会主任入党实行“三优先”(推荐优先、培养优先、发展优先),促进村两委班子和谐。六是探索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视野,打破地域、户籍和身份等限制,定期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使每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为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奠定基础。

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一是开展集中培训,进行课堂学习。按照分层分类培训原则,充分依托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班,对全体村干部进行集中辅导培训。二是开展巡回演讲,进行引导学习。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优秀带头人”、“书记主任好搭档”评选活动,在总结先进经验基础上,组织优秀支部书记、主任到各镇(街、区)进行巡回演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引导村干部和谐共事,带头创业。三是通过开设“书记论坛”,进行启发学习。开设农村“支部书记论坛”,为支部书记搭建起一个信息交流、问题同解、经验共享的互动平台,以“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为主题进行专题研讨,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四是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自我学习。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组织全市村干部集中收看专题教育讲座。五是通过村官网站交流学习。以“关注民生、服务基层”村官网为载体,在“村官网”上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六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组织实践学习。整合市地区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市委党校为中心,以乡镇和村级活动场所为阵地,依托远程教育和手机短信等现代教育资源,建立具有市特色的培训网络。选取条件好、环境优、示范作用强的果蔬种植合作基地、全面小康示范村,培养一批市级特色培训示范基地。各镇(街道、区)和村也分别围绕发展各自主导产业和带民致富项目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示范点。通过组织全市村干部进行跟班、顶岗实践学习培训,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3、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推动村干部团结干事

一是加大“三项制度”落实力度。对以“村级创业承诺制度、村务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村级财务委托制度”为内容的“三项制度”建设,按照“整改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的落实。二是深化村级创业承诺制度,推行践诺四步法。实行“年初定诺、每季析诺、年中督诺、年终评诺”制度,构建村干部践诺跟踪督导机制。三是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出台村级班子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村两委分工和民主议事规则,建立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为村两委和谐共事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引导村务监督小组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对村务、财务的监督。四是坚持村级财务委托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镇(街、区)的监管功能,村级财务全部委托镇(街、区)村级财务中心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村级财务支出分级审签。五是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考核机制。依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各自职责分别制定“党支部书记考核办法”和“村委会主任考核办法”将考核办法与干部基本保障相挂钩,促使村干部履职创业。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强党员教育

要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和电教播放点建设。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以党员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形式的党日活动,如劳动竞赛、举行纪念重大事件活动等,做到寓教于乐。党员电教一方面要依靠上级提供片子,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制作一些身边的典型事例的片子,从而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电化教育要多提供一些实用技术类、身边事例类的片子,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制订《关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提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处置意见,集中精力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队伍的出口,以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注重党员发展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在积极分子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各个环节都必须向社会公开。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凡涉及到村主要干部的亲属发展党员都必须报乡镇党委预审,防止党支部家族化。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5、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村干部依章办事的自觉性

一是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村两委会职责上墙,理顺两委会关系,使两委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合作共事,切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印制村干部工作手册,做到村干部人手一册。各项制度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健全工作议事规则。凡是重要问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一般先由村党支部提出议案,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先在党员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讨论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本村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的事项,经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及时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需要盖章的,须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并实行联章联签,使用时按规定审批和登记。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听证会由党支部主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作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共同听取全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员、群众共商村内大事。

6、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促进村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对照中央提出“一定三有”的目标要求,解决村干部的基本报酬问题。从我市实际出发,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是建立基本报酬保障制度,让村干部收入有保障。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浙江省平均为1.2万元,我市约为1.26万元)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经测算,我市发放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共需约1771万元(省委组织部已向省财政厅提出的建议方案: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基本报酬由财政全额支付,县级以上财政共同承担,省级财政实行转移支付,缺额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解决,具体办法待明确)。发放基本报酬有3种建议方案:方案一:基本报酬(占60%)与实绩考核(占40%)结合制。在确定村干部基本补贴的同时,根据年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报酬,实行基础报酬加绩效报酬的办法。方案二:定额补贴制。根据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统一核定村干部报酬标准。方案三:结构补贴制。实行“基础工资(根据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状况的60%计算)+人口系数工资(按村人口规模大小确定三个档次:1000人口以上的为第一档;500—1000人口的为第二档;500人口以下的为第三档)+绩效工资(按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状况的20%计算)”的办法,确定干部报酬标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其工资分别上浮50%。同时,制定其他村干部的基本报酬解决方式。结合实际,我们提出以下方案: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解决后,其他干部可以实行职务补贴加上误工补贴的办法解决。具体金额可由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或户代表大会审议,报上级审批后执行,经费由村集体经济分担。

二是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绩酬挂钩。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职权和任务,确定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加强管理,做好年度述职评议工作,把落实基本报酬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充分发挥基本报酬奖优罚劣的作用,对那些不认真履行职责、违纪违规等表现较差的村干部扣发或取消基本报酬,切实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村干部退有所养。通过调研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方案一:为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现任农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优点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具财政负担相对轻(每年财政补贴约246万),干部养老有保障(缴费满15年,每月可领640元),个人负担低(98.4元/月)。不足是缴费需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少数经济困难村干部离任后继续投保有一定经济负担;方案二:为现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理新农村养老保险(金华地区实施方案农保处正在调研当中,具体实施需要进一步明确);方案三:参加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参照《关于印发《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的实施办法,建立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障办法。缺点是市财政投入资金大(8800元/届/人,市财政共计约需承担1221万元),村两委换届频繁,后续保障投入大。方案四: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村干部养老保险,优缺点是可操作性较好,财政负担相对较低,但到期领取养老金低(按每年1000元/人缴纳保费连续缴纳5年,到期领取养老金平均40元/月),保障有限。保险经费按4:3:3的比例,市财政补一点、村集体贴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实施。对离任十五年以上老干部,继续实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根据市财政情况逐步提高。

四是加大政治激励保障力度,使村干部进有渠道。定期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招考乡镇公务员,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招收事业身份人员,有计划地从农村大学生村官中招考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注重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党员“政治生日”纪念和党员亡故关怀制度,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政治关怀。

7、以建好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动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

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离不开乡镇领导班子,以建好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动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驾驭全局的能力,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乡镇换届和日常干部调整,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真正把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了,就能直接带动新农村领头人队伍建设,从而真正建设、管理好新农村领头人队伍,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稳步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