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22 04:22:00

导语: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调研报告

开发区二次创业一般是指开发区在基本完成了主要由优惠政策等“外力”强力驱动,形成生产要素集聚和实现扩张式发展的起步阶段之后,开始步入由政府政策指导和企业市场竞争双重驱使,各种生产要素进一步整合,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和较强产业配套能力的产业链,并逐渐形成以区域综合性体系创新为源头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纵观*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在经过前些年快速发展之后,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企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并具有了一定规模,已开始向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基本具备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条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集中调研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对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发展现状

*市经济开发区自1998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快环境建设,推进经济增长,历经9年多的不懈努力,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基本完成了起步发展的第一阶段,开始步于膨胀提高的“二次创业”发展时期。

(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年,完成GDP63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5亿元,出口创汇5500万美元,实现利税8.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39亿元,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各项指标增幅均超过30%,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县市区中已处于中上游地位。今年上半年,总体经济形势仍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确定入区项目575家,总投资410亿元;建成投产企业330家,总投资280亿元。皇明太阳能、中大空调和江苏波司登集团、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河南双汇集团、德国帕攀博格集团、日本明治机械公司、韩国宇星饲料公司、香港华宇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开发区。

(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开发区大力实施项目兴区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以皇明太阳能、六顺电器等为龙头的新能源开发产业;以中大.贝来特、亚太集团、力得科技、三和电器、奇威特公司等为龙头的空调电子产业;以双汇食品、光明乳业、巨嘴鸟面粉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以波司登、华羽集团、中合服饰等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加工产业、以德工机械、福田重工、大陆架、新大陆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几年来,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累计投资19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道路、供水、排水、供气、供电、有线电视、集中供热和信息宽带网“九通一平”;拥有了海关及口岸直通监管场站、银行、学校、医院、星级宾馆、高档住宅小区、大型商贸城等齐全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园林化建设格局。

二、开发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全省比,与全市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政策不断收紧,制约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困难不断加大。概括起来,当前影响开发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不够大,不够快,还没有形成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开发区前些年发展较快,一大批项目落户,但近几年明显见慢。从全省看,与*经济开发区起步时间相近、面积相当的烟台经济开发区20*年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234亿元、478亿元和33亿元,增幅均在40%以上,分别是*经济开发区的3.7倍、3.6倍和6.1倍,增幅高于*经济开发区近10个百分点。从全市来讲,20*年开发区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是6.2%、7.1%和5.3%,不能体现出全市经济“主要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仍处于“增长点”阶段,形成“增长面”任重道远。

(二)缺少大项目的支撑,产业层次较低。几年来,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一批企业、项目相继入区发展。从企业数量上看,开发区具备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从企业质量上讲,除皇明等企业外,缺少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项目,缺少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性的优势企业。滨州市开发区截止目前入区企业不过百余家,不足*经济开发区的三分之一,但是20*年企业销售收入却与我们持平。其中仅魏桥和盟威两大集团在开发区的两个企业销售收入就达到80亿元,占总数的70%以上,并且带动了一批配套厂家。而且我们的入区企业多为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层次也比较低,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土地资源供应紧张,造成一些项目难以落户。目前,开发区在土地问题上面临三难:一是原有的计划用地指标已基本用完,部分招商引资项目难以落户。二是开发区二次创业“东进”战略规划初步完成,规划占地面积20000亩。而目前省里每年给全市下达的土地使用指标只有6000亩,如果平均分配给各县市区使用,开发区每年实际分配土地指标只有500亩左右,按照这种计划征用土地,开发区“东进”则需几十年的时间,与开发区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三是开发区土地价格偏高,目前的价格是县市的二倍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招商引资。

(四)经济发展环境尚不宽松,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有些部门到开发区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执法的主观随意性很大;有的部门应该或者可以下放的管理权限没有完全下放,办事手续繁琐,工作效率不高。受这些方面问题的制约,目前开发区的发展环境可以说不如各县市区宽松,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效果和形象,致使一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而转落他方。

三、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思路与措施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二次创业”的关键就是明确发展目标,把握主攻方向,围绕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利用现有优势,挖掘创造新的优势,努力把开发区的发展大业加快推向前进。

(一)高起点定位,发挥开发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开发区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取胜,既要突破过去,超越自我,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发展;又要体现和发挥开发区本身应有的地位和功能作用,以更富有成效的方式加快发展。在目标定位上,要以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城区为目标,以打造*经济增长第一极、工业战略主战场、招商引资重要基地、实施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示范区为努力方向,推动开发区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迈进。在发展规划上,特别是在开发区“东进”布局上,要同商贸为主的运河开发区,同商住、行政为主的老城区、新城区区别开来。要突出新型工业城区的特点,科学确定“东进”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搞好开发区的中长期规划。在发展战略上,要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基础上,从过去的外延扩展为主向拓展外延和提升内涵并重转变。既要解放思想,创新方式,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又要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已入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升企业的层次和发展水平。在产业结构上,按照工业城区的构架,相当时期内要突出以二产为主,三产为辅,同时逐步弱化直至退出一产。在产业层次上,要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链条式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在城市建设上,经营城市与“发展企业”并举,围绕为企业发展服务搞好城区的规划和建设,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搞好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大和提高城区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在管理模式上,行政上授于开发区市一级相应权限;经济上实行特区化管理和开放式发展。

(二)做大做强工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工业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关键是培植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提高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一是以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要围绕新能源开发、空调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培养产业“龙头”并延伸产业链,把支柱产业变成主导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形成产业集群。为了扶持企业发展,除继续对企业实行“减免”政策支持外,要采取有效措施,每年确定5-8个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培植产业集群的“中坚”。要加快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积极推进条件成熟的骨干企业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加快膨胀发展。要适时成立产业发展指导办公室或行业协会等组织,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引导众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的产业链中去,把分散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把初级的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联结起来,形成优势叠加、产业互动的效果。二是推动项目向开发区聚集,举全市之力促进开发区的快速膨胀。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发挥开发区的区位等优势,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开发区聚集。市属企业的新上项目原则上应放在开发区;协调开发区和各县市区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或利用外资、包括税收分成或全部返还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引导县市区招商引资的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以及与开发区产业、骨干企业关联度较高的项目放到开发区建设,以加快开发区的膨胀发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力。一方面,要尽快培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创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另一方面,要重点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入区,提高品牌的数量和层次。通过“品牌”企业的影响,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强化区域品牌,树立开发区的产业特色及号召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开发区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共促发展。

(三)突破制约发挥优势,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借助外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是推动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选择。对开发区来说,如果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开发区的今天;放弃忽视招商引资,等于放弃开发区的明天。因此,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永恒主题,紧抓不放。要针对影响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问题,强化措施,破难攻关。一是破解土地瓶颈,为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户提供保证。土地问题解决不了,招商引资就是一句空话。根据开发区目前的情况,解决土地问题可考虑以下几条途径:第一,盘活存量,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设立投资标准,对现有驻区企业土地进行清核,凡不符合投资条件、进驻标准和投资占地要求的,特别是对圈而不建的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处理;对多占土地的项目,鼓励其增资扩股,实现无地招商,把土地的空置率降到最低;对于难以回收的空置土地、规定期限内没有追加投资且对项目空地拒绝进行合理调剂的,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提高土地税收标准,促其提高土地利用率;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如兴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厂房,并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引导中小项目进入园区的标准厂房,盘活存量土地。第二,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对产业档次低、规模小,占地不合理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偿,妥善安置,让出来的土地安置更好的项目。第三,政策倾斜,增加开发区土地使用指标。围绕开发区“二次创业”和“东进”需要,建议近几年内全市土地指标向开发区倾斜,对引进和新上的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市里专题研究解决。第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土地价格问题。目前开发区土地每亩13.6万元,高于其他县市一倍以上,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建议报请省政府将开发区东部的抬头寺、袁桥、赵虎三个乡镇从行政区划上划回陵县,使三个乡镇的土地价格执行陵县标准,三个乡镇行政和土地开发使用仍授权开发区管理,以解决开发区土地价格问题。二是调整工作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效果。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调整动态和资本流向规律,积极发挥开发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通过“南融北接”“东跨西联”和寻求与发达地区资本、技术、产品优势的最佳对接点,选准招商方向,提高招商引资的准确性;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面向国内外热点区域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三是打造招商平台,为招大商创造必要条件。加快配套产业的引进和培养,为引进高精尖大项目创造产业配套平台;搞好技术型劳动力的培养和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制定有效的鼓励政策,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创建人才平台;采取力度更大、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环境平台。

(四)进一步改革创新,为开发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发区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在“二次创业”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对开发区实行特区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开发区内授权行使市级相应的管理权限;在机构设置上不搞上下对口。同时在项目、环保、土地、卫生防疫等方面赋予开发区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权限,让开发区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在用人机制上,继续保持除市委管理干部外,科局级以下干部和职工实行聘任、聘用、雇员制的做法,要进一步研究和引入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对在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中做出贡献的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给予鼓励,努力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助推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孵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首先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要引导企业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着力加强传统优势产品的技术改造;围绕新型优势工业产品,瞄准国内外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千方百计做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充分发挥*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搞好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机械、生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孵化,争取有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投入生产。其次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加快制定出台鼓励企业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跨越式创新的有关扶持激励政策,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那些在科技创新领域贡献突出的企业,政府每年应予以特别奖励,以此激励企业更加重视和实施科技创新。第三要发挥人才的保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兴企和科技兴区的重要任务,制定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相关政策措施,如设立人才基金等,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环境,从市内外、省内外选聘更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要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高酬吸引外地的高层次人才,以智力流动的方式为开发区服务。三是促进观念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会用市场的观点发现、思考和分析问题,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要敢于找差距,找矛盾,找自己的软肋,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办法,同时也要找新的潜能和新的增长点;要敢于打破常规,超越已有的理念、定式、目标和模式,创造条件实现跳跃式发展。

(五)齐心协力,共谱开发区“二次创业”新篇章。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区的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建立“支持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切实研究解决开发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全力支持开发区“二次创业”。各级各部门应围绕关心支持开发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市直有关部门在全面执行上级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开发区二次创业;各类政府性资金投资要向开发区集中,各类对上争资项目要向开发区倾斜;涉及开发区的审批、管理等事项,有关部门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下放管理权限,能由开发区办理的交由开发区办理,确需市直部门办理的,要实行特事特办,减少环节,限时办结。三是屏蔽影响发展的体制制约。对开发区实行扎口管理。所有市直部门和单位都要本着支持开发区、服务开发区、为开发区创造优良环境的原则,减少对开发区的检查、验收、评比、达标、收费、罚款等事项,确需进行的事项,应提前与开发区管委会沟通。各项事业性收费由开发区管委会实行“一口收费”并视情况最大限度地予以减免。四是规范执法强化监督。建立整治“三乱”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深化行风评议和行政效能评议。对评议不合格的部门,由市委找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限期整改提高。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制定下发有关进一步明晰开发区职责权限、制止“三乱”行为等问题的文件,搞好环境优化。五是改进和完善对开发区的考核。要根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考核指标体系,重点突出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以及有关综合指标,不与各县市区的考核一刀切,以确保开发区能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围绕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区的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