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4 08:35:00
导语:独家原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三个代表"董耍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农信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以全新的理念来主导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三方面的理念的创新。
一坚持市场决定发展理念,处理好市场与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关系
农村信用社必须摒弃存款立社、规模制胜的陈旧观念,彻底改变不讲效益,盲目铺摊子、扩规模、追求市场份额的落后经营方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盈利为目标的现代银行经营理念。”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领导由于经营管理知识缺乏,经营观念沉旧,盲目做大,主要表现在,盲目扩充存贷规模,通过恶性竞争的方式与各商业银行争存款,抢市场,更甚于捡拾商业银行抛弃的次级贷户。无序的竞争,盲目的扩充给农信社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使得农信社的贷款不良率高居不下。近年来,由于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加之民间借贷的持续活跃,以及村镇银行的陆续成立,农村信用社“放贷难”已初现端倪。在农民贷款需求下降、信贷规模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农信社一味揽存吸储,会增加经营成本,增大经营风险。农信社必须要紧紧依托农村市场做细,做精,做强信贷产品,先降不良贷款,再扩信贷规模。强化管理始终要走在做大规模的前面,只有在管理水平跟得上,经营风险控得往的前提下才能扩大规模,应沿着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经营思路发展,不能盲从跟风,不可盲目做大。
二坚持支持“三农”发展理念,处理好经营与责任的关系
农信社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经营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找准“支农”切入点,选准“支农”项目,要以市场供求来评价支农项目的真实价值,抗得住不正当的行政干预,经得起不道德的利益诱惑,坚持信贷制度,健全信贷手续,优化信贷流程,加强风险控制,丰富支农品种,实现农信双赢。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历史使命,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人才与信用社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人力做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信用社经营中主要的能动要素,它对信用社的经营发展有决定性影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员工素质相对薄弱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员工队伍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上的不适应,个别同志不认真学习党的农村金融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尤其是党的政治与经济理论,缺乏全局观念,作风浮躁,纪律不严,行为不端,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堕落为犯罪分子;二是市场经济意识和工作经验上的不适应,观念上封闭狭隘,固步自封,存在因循守旧、凭老常规老办法办事的经验主义,有的同志对市场经济知识缺乏,习惯计划经济管理的老一套模式,参与金融的意识、知识和经验更少;三是知识层次、结构和业务素质不适应现代化金融和现代管理的需要,知识老化,信息量少,大部分职工是中专、高中以下学历,高学历的不多,单一型、操作型的职工多,懂经济、计算机、法律专业的少;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因有章不循、制度不严和管理疏漏而造成了一些大案要案,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大力提高员工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是农信社适应时展的现实选择。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所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科技手段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农村信用社员工只有不断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经济知识、经营能力、管理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对各种挑战应对自如。对于人才相对匮乏的农信社而言,更要广泛招贤纳谏,注重挖掘员工潜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改变目前农信社的落后面貌,必须下决心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信社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事业心、责任心,端正服务方向、服务态度、服务宗旨,提高对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的认识,增强紧迫感;二是开展全员培训,可采取自学、岗位培训、脱产学习等各种形式进行;三是对原有员工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新进人员实行招聘制,以此改善信用社人员素质的比例结构;四是对信用社各级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五是建立特种岗位和特殊人员高薪制。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新准则论文
- 下一篇:债务重组税金会计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