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0 03:07:00

导语: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代表的是产业链利润的“U”型分布。浦口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经过15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特点,但对照“U”形曲线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想使开发区真正“笑”起来,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从制造走向创造,从投资拉动走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转向创业依托。创新发展,谁堪大任?立足开发区当前的发展形势任务,只有加快引进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产业人才,才能为新一轮跨跃发展赢得新优势。

一、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

开发区自**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浦口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园区内现有44家生产型企业,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力电器和软件研发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生物医药园2004年7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进驻中脉科技、先声药业、老山制药等企业18家;电力电器产业园已进驻立业变压器、三乐科技、松芝电器等企业10家;软件园现有新宁光电等软件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软件基地落户,将成为带动开发区软件研发产业的重要支撑项目。

1、人才队伍规模壮大。至20**年底,开发区企业共有职工8311名。据统计,高层次专业人才288名,其中,高级管理型人才140人,拥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中层管理者106人,参加863、973等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攻关或拥有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42人,占总人数3.4%。从产业布局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大:生物医药产业121人,占42.01%;软件研发产业57人,占19.79%;电力电器产业55人,占19.09%;其他产业55人,占19.09%。

2、人才支撑作用明显。高端人才的集聚,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开发区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开发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6家;开发研究机构7个,已承担国家火炬计划3项、863计划2项、973计划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

二、开发区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浦口经济开发区虽然有了一定的人才队伍,但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缺乏具有较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为传统型人才,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而高层次、专业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较少,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行业带头人比较缺乏,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

2、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不够优化。对企业人才有计划地引进、培训及激励的政策措施不够,企业引进人才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科研孵化平台和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领域发展步伐缓慢。人才引进市场化程度不够,人才市场或人才中介机构等服务环境的不完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得优秀人才难以造就,甚至导致人才外流。

3、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不完善。城市化程度偏低,过江交通制约和园区公共交通缺乏,园区内商务、餐饮、娱乐、教育、居住、生活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规模还不大,聚集度不高,吸引人才力度不强。人才服务软环境不够,子女入学等问题,仍然存在。

4、与开发区未来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加快推进,开发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海峡两岸科工园的启动建设将放大国家生物医药基地品牌效应,以高新技术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隧道连接线两侧将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现代城市化建设,以富士康软件基地为中心,加快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桥园区将高标准拉开园区建设框架,着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项目,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开发区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人才要求更高,现在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开发区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对策措施

区委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南京新的人才聚集区”、“打造创新型城区”的目标,开发区作为主阵地,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即:编制一个人才规划、集聚一批产业人才、打造一个平台、创新一套机制、培养一支企业人才队伍。

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南京江北新城和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的打造,加强与全国知名高校和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拓宽引才视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开发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才市场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坚持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与引进人才的跟踪服务并举,与人才培养并举,增强人才引进的工作的成效。到2010年,建立开发区人才资源库,各类高层次人才占全部职工比重达10%以上。

2、集聚一批产业人才。加强重点行业引智。依托开发区未来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南京重点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个高端人才密集区,实现人才集聚和产业聚集相结合,以此带动开发区人才资源整体性提升。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软件基地落户区内,该项目致力于5年内培养3万名软件工程师。创新引进人才工作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建立“两栖”式的柔性人才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业“借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柔性”研发机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建立引进国外专家智力长效机制,建立海外专家和留学人员库,通过远程服务、弹性就业、智力入股等方式吸纳国外专家智力。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监测制度。以重点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高端人才开发方向;鼓励企业成为“人才需求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使用主体”的统一体,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就聚集一批人才,建设一个项目就引进一个人才团队。

3、打造一个平台,即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紧密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科技人才大厦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区内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和驻宁高校等,加大科技投入,园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创新科技企业投融资体制,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大力引进区外资金到开发区来。吸引符合台湾科技工业园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科技企业进驻,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每年重点扶持5家有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出开发区自己的科技企业品牌。

4、创新一套培养机制。创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机制。建立开发区、企业与南京高校、科研院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充分调动和使用好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中高端人才资源。建立符合开发区发展需要的留学人员和其他高端人才引才机制,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重点吸引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留学人才。加强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区内外知名的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著名的猎头机构的合作,培育和发展开发区高端人才市场。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建立高端留学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等分类基础信息库。积极将引进国外智力与培养本土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以带动本土人才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开发区人才服务环境建设。按照“园区城市化、环境品质化”的要求,加快推进隧道园区城市化建设和三桥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交通、商务餐饮、娱乐和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以企业为主导、开发区支持的方式,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各专业领军人才建设专家楼和研究场所等,努力为区内企业人才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5、培养一支企业人才队伍。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企业家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建设一支既懂经济,又熟悉专业的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能够冲破小进即满的思想障碍,发扬勇于奋发进取、敢于冒险的优秀品格,勇争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本地企业家,带领浦口产业开创竞相创业的新局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产品研究开发与设计人才为重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调动他们为企业生存、行业发展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抓好工人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和上岗后的继续教育,建设一支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加强职业营销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培训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丰富贸易、法律、文化等基础知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要求,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职业营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