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干部作风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26 11:06:00
导语:县干部作风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期以来,结合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和“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活动的开展,在抓好各项中心工作的同时,本人对全县领导干部作风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对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做了一点理性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县现有8镇8乡,246个村,32.6万人,县级领导37人,科级领导干部47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干部队伍数的90%以上。全市“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县县委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了“两倾听、四排查”(倾听基层干部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党政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人民群众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党政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排查基层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排查企业和贫困群众及职工生产生活困难、排查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狠抓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广大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少数干部的作风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1.学习态度不端,理论素养不高。尽管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和改造,特别是在此次主题活动中专门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但依然有个别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不重视学习、学风不正。有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学习看作“玩虚的”,当成“软任务”,不肯挤出时间学习。部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不系统,“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运用起来断章取义,不得要领。
2.精神状态不佳,进取意识不强。面对新时期全县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神不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满足于已有成绩,不去找不足、找差距,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是自我欣赏,自满自足。有的领导干部有思路、有点子,但一遇到矛盾和问题就退却,埋怨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缺乏敢闯、敢冒、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胆识。有的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循规蹈矩,当“太平官”。凡此种种,导致了一些领导干部在“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活动中,暖民心没有温度,促发展没有力度。
3.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个别领导干部干工作不是为了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而更多的是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出政绩,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提拔升迁。二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有的面对*县发展的大好机遇,不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抓产业、促发展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盲目照搬他人经验,纯粹“拿来主义”,缺乏自主创新。有的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惜涸泽而渔,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宗旨意识不牢,群众观念淡薄。个别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坚强的党性观念,是非不分,不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反把官位和个人利益看得很重。对群众冷暖不闻不问,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引发了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大情况不向群众通报,重大问题不交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征求群众意见,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主观臆断,盲目决策。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出现了异化,不愿甚至不敢见群众,怕群众“纠缠”,怕影响形象。
5.自律标准降低,享乐之风抬头。调查发现,领导干部的自律标准有所降低,有的认为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领导干部房子大一点、车子好一点、公款消费多一点都无所谓,贪图享受之风在个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身上表现出来。有的领导干部精神颓废、道德败坏。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插手微观经济活动,交老板、傍大款,利用职权和影响支持甚至操纵家属、亲戚从事经营活动,并从中谋取私利。
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问题症结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外在诱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新旧体制急剧碰撞,东西文化交互影响,构成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发生发展的多重外在诱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市场经济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激活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实践,难免存在由于制度重建和道德重构的滞后带来的机制碰撞和观念冲突。一方面由于制度重建的滞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体制缝隙和政治真空,这就为权力介入社会生产和分配,并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成为其他利益集团的寻租对象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个别领导干部权力和价值的本位化、私有化和功利化。另一方面由于道德重构的滞后,新的义利观尚未形成,加之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在如此深广、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下,客观上处于社会特殊地位的领导干部极易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丧失公仆意识、党性原则和道德标准。其一,容易使领导干部滋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追求经济实惠而不关心政治;其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容易使领导干部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进而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贪图安逸、腐化堕落;其三,传统文化的重“情”讲“礼”,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变成感情投资的方式和获取利益的手段,使我们的领导干部碍于“情、礼”,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传情送礼者施以方便;其四,统治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知足常乐”思想,往往使一些领导干部满足于已有成绩,看不到困难和挑战,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变得生活无目标、工作无动力,甚至奉行享乐主义、寻求感官刺激。
(二)内在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认真,理解不透彻,是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因。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不透。有的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理想持虚无主义态度,在工作中回避理想信念问题;有的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心存疑虑,执行不够坚决。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理解不透。一些领导干部局限于狭隘的思维定势、片面的思想方法,不注意从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想问题、作决策时往往出现经验主义、本位主义错误。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不透,有的领导干部看不清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一遇到困难就徘徊不定、停滞不前;有的领导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顾客观条件限制,感情用事,急功近利,以至于犯盲动主义、形式主义错误。四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实践论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判断和理论思考,正确的东西得不到及时总结和弘扬,错误的东西得不到及时澄清和纠正,以至于思想上出现混乱,工作中出现误导。
(三)纠校不力。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上的缺陷,弱化了对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纠校功能。通过严格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来减少领导干部作风上出问题的机会,及时纠正和校正领导干部作风上已经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纯洁性和优良作风的关键。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使组织的纠教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1、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不完善,使干部教育培训效果大打折扣。①学习教育抓得不紧、不实,致使理论学习外缺压力,内无动力。虽然各级党组织每年都对干部的理论学习进行考试,但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造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状况,致使学习流于形式。②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作为干部理论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市县党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呆板,教学内容老化、重复,与干部的实际需要不相协调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干部参加学习教育的自觉性。
2.用人标准上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对部分干部形成了误导。德才兼备是选用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单位和领导存在重才轻德的思想,有的提出要用“能人”,要敢于使用“有争议的人”,有的甚至主要以数字论英雄;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在考察干部时主要考察政绩,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生活作风的考察,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作风不好的人选进了领导班子,这就在干部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用人导向,以至于不少干部纷纷效尤此道,影响干部整体形象。
3.干部监督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一些干部产生了侥幸心理。①监督体制有局限。监督体系独立性、权威性不强,在实施监督时受到干扰和阻力太多。②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而且已有制度往往是一般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定性的规定多,定量的规定少;规定不能怎么干的多,明确干了怎么办的少,很难落到实处。③监督与管理脱节。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较弱,忽视对领导干部事前、事中监督教育。④查处不力不严。对违法违纪案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而无果,在处理时往往避重就轻、将功抵过或以检讨、调动、免职等代替党纪政纪处分。由于以上原因,减少了以权谋私者的风险,强化了违法违纪者的侥幸心理。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我认为,在继续开展好“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同时,当务之急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必须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作风建设的要求在领导干部的思想上真正扎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四方面狠下功夫。①要在增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上下功夫。要经常用胡长清、成克杰、李真等放松学习、忽视改造,以至于违法犯罪的反面事例警示领导干部,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自觉用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做到常修为人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醒自身之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②要在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党校作为党的干部培训教育的主阵地,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布局,在教学中,要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做到“五个结合”,即把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举办领导干部读书活动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工作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撰写理论文章结合起来,并综合采用领导专家讲学、电教手段助学、相互交流比学以及外出考察、异地挂职等方式,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③要在强化促学手段上下功夫。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要按照“述学”、“考学”、“评学”的要求,建立一系列学习制度,以述学、试卷测试、为基层上党课、群众评议等手段,全面考核和检查领导干部完整准确地掌握理论学习的情况,尤其是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促使领导干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④要努力建设好县级党校。县级党校是县级培训教育干部的主阵地,县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要建立相关制度,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办校条件,积极解决县级党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保证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落实。
2.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锻炼干部。要注重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和选拔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要可意安排到困难大、环境艰苦、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摔打磨练,在急难险重的重要岗位和关键时刻经受锻炼和考验,以此来培养他们无私无畏、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意志品质,加深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具体工作中,组织部门要注意把握好三点:①要科学规划,增强干部实践锻炼的计划性。县委组织部要制定干部实践锻炼工作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目标,部局乡镇以三年为一个规划期为好,具体明确各规划期和各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与各项保证措施。②要选择不同环境,增强干部实践锻炼的针对性。譬如,需要培养他们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的,要选派到后进乡镇或村级单位,从事包扶工作;需要增强风险意识,促使尽快走向成熟的,选派到亏损企业及其它有风险性环境中培养锻炼;需要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采取压担子办法具体锻炼,让其完成某项重要工作任务,提高独立工作能力。③要强化管理考核,增强干部实践锻炼的严肃性。一是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下派单位和组织部门对派去接受培养对象具有直接管理、使用、监督、考核的职能;明确培养对象自身责任和在锻炼期的工作目标。二是健全年度考核制度。对培养对象在下派单位的工作岗位每半年调整一次,组织部门每年考察一次,并将考察和了解的情况装入干部档案。三是建立不经过实践锻炼不提拔使用的制度。要把是否经过实践锻炼、有无基层工作经验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规定今后提拔正副乡局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审查基层工作经历和轮岗情况,凡不具备3年以上基层工作、2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和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经不起艰苦环境考验、或不能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干部,不得提拔重用。
3.用正确的用人标准引导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具有求真务实、不图虚名、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精神的领导干部。因此,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引导各级干部走正道、干实事、求实效。对那些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拥护的干部委以重任。对于理论水平差、政治不强、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坚决不予重用。在具体实践中,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健全完善干部作风考核考察体系,把领导干部理论水平,掌握政策的准确程度,工作、生活和领导作风,政治纪律表现,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等各项考核指标具体化,以增强作风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按照《条例》规定,认真落实考察公告、任前公示和用人失误追究等制度,严格选用程序,严守工作纪律,以好的机制、好的作风选人,真正使作风好干部有成就感,作风差的干部有危机感。
4.用完善的机制监督约束干部。针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要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变纪检监察机关由同级党委管理为垂直管理,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改变目前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现象。②要加强制度建设,硬化监督手段,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一是加强议事决策制度建设。凡是大政方针、长远规划、改革方案的制定以及重大开支、人事任免的决定,都必须经过民主化的程序讨论决策,不能少数人说了算,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失误率。二是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坚持定期或适时召开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把查摆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向上级报告、向群众公开,接受上级组织和群众监督。三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对于经济滑坡或长期发展滞缓的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以权谋私或急功近利、造成重大损失的,及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四是完善信访制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查,对于群众反映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要向有关领导干部早打招呼、早提醒;对于违犯党纪国法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五是坚持领导干部汇报工作和民主评议制度。领导干部定期向群众汇报工作,群众进行民主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奖惩、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六是健全纪检、组织、司法、信访、人大、政协联系通报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完善监督程序,彻底改变实际工作中监督主体彼此分割、监督与管理脱节的现象。③要严肃党纪国法,依法从严治吏。要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切实加大惩处力度,对那些犯严重错误甚至犯罪的干部,不管其功劳多大、才能多强,都要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震慑犯罪,以儆效尤,决不能姑息养奸。
5.用完善的责任体系保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要在抓好一把手选拔和教育锻炼的基础上,建立以一把手责任制为重点的干部作风建设工作责任体系。明确一把手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出现问题,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下一级领导干部出现问题也要追究上一级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相关责任,以发挥班子一把手和上级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促进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
- 上一篇:保险资金运用问题分析论文
- 下一篇:公司食堂管理员优秀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