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25 11:06:00

导语: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抽调人员集中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交流、听汇报等方式对推进我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问题,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人才聚集的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非公企业等单位进行了调研.

一、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初步建立了一套“管、选、用”与“奖、惩、罚”相结合的机制体系,为汉台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保证。

(一)建立了党管人才机制。调整充实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督促检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完成当年人才工作要点分配任务的落实情况。调整和完善区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落实人才工作考核责任制,结合我区实际,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比。编制出台《汉台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激励人才四个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三个重点,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立了人才选用机制。人才关键在用,用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这几年,我们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方向,努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选用机制,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党政机关中,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任期制、辞职制等制度,加大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的力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在事业单位中,积极推行新进人员全员聘用制、人事关系制,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在企业中,全面推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三)建立了人才培训机制。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确立不同的培训目标。对党政领导人才,充分利用党校培训、出外考察、开展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培训和轮训,着重在提高理论素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着重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加大新型实用技术的培训、观摩学习等方式,拓宽视野,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

(四)建立了人才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对汉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进行重奖的激励机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实行政策优惠和多种扶持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津贴制等措施,使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使有能力、有业绩、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先富起来。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激励,每年都要对区管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进行摸底,积极向省、市推荐,经济上给待遇,政治上给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各方面人才的工作热情和为汉台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

(五)建立了人才引进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采取来去自由的灵活政策,通过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攻关、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途径,引进“候鸟型”人才,凡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均不受单位编制限制,其配偶、未婚子女可随调、随迁,为其未成年子女的入托、入学提供方便,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社会化。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区先后通过公开招聘和引进“候鸟性”人才320多人。

二、困难与问题

人才工作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人才队伍本身的培养开发、评价选拔、流动引进、使用管理、激励保障等各个环节和各方面的政策,而且涉及党委政府的众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每个人才单位。当前,从我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来看,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不顺畅。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与其职权不相适应。区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组织部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组织、人事、劳动、经济、农业、民政、科技、教育、卫生、科协、共青团、妇联、工会等20个以上单位负责人,表面看组成规格很高,但实际职权不明确,目前一般停留在沟通情况、讨论工作的层面上,且领导小组成员众多,有的成员单位无常规任务,开会议事效率不高。二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和工作方式缺乏规范。党管人才的新领导体制,要求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但牵头抓哪些事、怎么抓,没有明确规定,而组织部门不管具体的项目、资金和人才,仅靠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缺乏有效手段。三是没有形成科学的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近年来,虽一直提倡对人才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但对乡镇和人才工作成员单位的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没有。人才工作虽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小,起不到考核激励作用。

(二)人才的培养开发机制不完善。近年来,人才资源培养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但机制不够完善,成效不够显著。一是人才培训覆盖不全面,组织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培训多,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和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少。二是人才培养开发动力不足。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非公企业,对人才培训开发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时间和经费不能给予保证,用人单位培养开发人才资源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人才培训开发效益不高。现在,包括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很多,由组织人事部门的调训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存,但管理不规范,存在着培训机构师资水平不高、培训科目设置不科学、培训手段不新、重复培训、培训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三)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科学。近年来,“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同行认可、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评价方式,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大家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很不完善。不管是哪类人才,目前都存在一个看重学历、职称和身份,轻实际能力和业绩,工作业绩不好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活动组织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紧密相连,科学地评价人才本身也是一种激励手段,不能科学地评价人才就不能很好地选拔人才和激励人才,导致人才分布不均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拥挤,而经济产业部门拥有人才总量不足,非公企业人才短缺,农村基层和艰苦行业人才就更少了。

(四)人才的流动和引进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人才合理流动,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区上也出台优惠政策招才引智,但我区地处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不仅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而且本地培养多年的优秀人才,也在人才价值规律和资源配置规律的双重作用下,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权上收,引进人才受到限制。同时,由于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人才,更多考虑的是编制、个人身份、经费等因素,难以充分尊重每个人才的专业特长,不能真正做到人岗相适,形成以人岗错位,导致人才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人才使用效率低下。

(五)人才工作投入保障机制不得力。首先,我区财政收入有限,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干部工资、保正常运转、保刚性支出项目,对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和发展人才事业缺乏财力保障。其次,现在人才工作部门较多,相关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项目资金整合,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其三,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自主开发人才资源的强烈意识,对人才队伍建设舍不得投入,难以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建议和对策

事业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关键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一)创新和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是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基础上,要本着宏观管理、高效运转的原则,在完善领导体制上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召开一至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赋予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人才政策措施、人才任务分解、工作进度通报、人才目标考核等职权,建立健全成员单位人才工作信息报送、重大事项报告和协调沟通制度,切实加大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要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和中央组织部提出“抓战略思想的研究、抓总体规划的制定、抓重要政策的统筹、抓创新工程的策划、抓重点人才的培养、抓典型案例的宣传”的要求,研究制定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具体办法,完善人才工作机构设置和工作运行机制,促使整个人才工作系统协调、高效运转,努力建设“人才之家”。三是统筹协调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强调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一起抓。在制定人才规划、部署人才工作、安排人才项目、开展人才培训、评选优秀人才、引进人才、建设人才信息库等各个环节都要统筹兼顾各类人才。组织、人事、经济、劳动、农业等作为人才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形成全面开发人才资源的合力。四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把人才开发绩效列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年度工作目标,每年进行严格考核,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决定干部升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促使各部门把抓好“第一要务”和“第一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做到在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在制订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

(二)创新和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改善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一是构建面向全体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科学制定整个人才队伍中长期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党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普通高校和远程教育网络等教育资源,分层分类实施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加快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为人才自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二是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开发的动力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用人育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强化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我培养开发的积极性。要对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体系。加大执业资格、技术等级考核、就业准入等各项制度的推行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开发力度。将人才培训、考核和人才的使用、报酬相挂钩,激发人才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三是拓宽教育培训途径,创新教育培训方法。要针对各类人才特点,把办班培训、挂职锻炼、参观考察、学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人才共建机制。探索市场化培训机制,建立人才培训市场准入制度和人才培训项目招标制度。跳出单纯依靠院校培训人才的圈子,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从各行各业人才队伍中选聘教师,提高人才培训效益。

(三)创新和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建立人才资源开发评估制度和人才评价机构,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推广人才测评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适用的人才测评软件。同时,加强对人才评价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资质管理,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评价专业队伍,率先在区人才市场建立和推行人才资格评价,提高人才配置的准确率和成功率,提高人才使用效能。改革并重组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机构,向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资格评审方式过渡,由区人劳社保局宏观调控;建立个人自主申报、社会量化评审、单位自主聘任、区人劳社保局宏观指导的职称评审办法;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突出创新意识,坚持重业绩、量能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紧密联系我区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实际,以创新的思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重点向非公有制企业及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向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中青年人才倾斜。

(四)创新和完善宽松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要打破人才的地域界限,促进用人单位与人才两个市场主体的到位,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配置职能,积极探索人才资源配置方式,鼓励人才自主择业,鼓励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网络,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集聚、调节、辐射功能和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强化人才交流中心的服务职能,要面向区内外,充分利用人才网站、赴各大城市招聘人才活动等,宣传我区的经济发展成就、规划蓝图、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全方位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才信息咨询、双向选择、招聘调动、跟踪服务、人事服务,承担起组织协调智力交流、人才评价、择业指导、技术开发、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服务。在与我区行业相关性的城市或国家设点,建立关系沟通信息招聘人才,拓展人才网络,及时沟通信息,源源不断为我区输送优秀人才。

(五)创新和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人才公平竞争的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按岗选人、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奖优罚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重在素质的提升和人才评价,加快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进程。二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体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把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胆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形式,使知识资本化,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能力。鼓励企业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根据企业不同情况,试行年薪制、持股、期权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发展所需的企业家、技术创新者等核心人才,根据经营者价值贡献,进行价值分酬,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使核心人才的个人利益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趋于一致。三是实施人才奖励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设立汉台区“杰出人才奖”,作为我区人才的最高荣誉奖,评选奖励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此项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10人,每人奖励1万元。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增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六)创新和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要牢固树立“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的观念,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引导管理,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长。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对人才经费捆绑使用,集中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急需紧缺人才、表彰优秀人才、支持人才重点科研或创业项目等。加强人才工作财政性资金监管,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注重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落实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经费投入,按照“谁培养、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增强用人主体开发人才资源的动力。三是充分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的积极性,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对人才资源开发进行投资。四是激发个人投资的积极性。将人才的能力素质和执业资格、学历、职称等与人才的就业聘用、任职岗位、工资报酬相挂钩,激发人才自主投资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七)改善和营造留住吸引人才的社会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一是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人才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创业环境、学习生活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环境等,要求各级部门各行各业将人才工作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掀起全社会重视人才工作新高潮。二是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快我区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我区小城镇建设进程,解决外来人才的子女上学难、居住难、户口迁移问题,在新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上,必须要考虑企业人才的生活居住区和学校问题。三是进一步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增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条件和环境,满足人才心理发展的需求,将人才的打工心态转化为移民心态,增强他们将汉台区作为创业第二故乡的信心。四是对历年来区政府及职能部门一系列相关的人才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重新制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才政策,文件已规定的一定要落实到位,体现政府信用。五是对影响违背我区改革开放新形势的一切不文明行为进行坚决摧毁。针对社会、企业、个人存在的失信行为、社会恶势力行为、村霸地霸行为等等进行坚决打击,体现强势政府形象,体现良好社会秩序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