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县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时间:2022-07-22 08:43:00

导语:独家原创:县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县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一、**县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区位优越

**,位于**省北部,距历史名城**70公里,距省城**200公里,326国道和204省道纵贯全境,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

(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县山青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在湄江河流域,326国道沿线,距县城30千米以内,有琴洲--三道河、湄江山水画廊、仙谷山、百面水、清江湖--茶海等五片自然景观和县城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及茶文化景点等55个,范围达180平方千米。从多景点集山水、湖泊、峡谷、溶洞、漂流、河道、野生动植物、文物古迹为一体,具有奇、雄、秀、险、幽等特点。

(三)乡村生态建设显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地下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然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理念指引下,全县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茶,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来抓。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6.5%。**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

全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扎实推进以产业化建设为支撑,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村庄整治为重点,以黔北民居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村寨,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休闲度假中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到目前,全县共投入2亿多元,建设改造公路近100条、1100公里,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两横、两纵、两连线”为大动脉的旅游大环线,以2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就拉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了田家沟、合同水、核桃坝、偏岩塘等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45个,初步建成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2个,其中“核桃坝—龙凤风情茶庄”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立了“**县山水茶乡旅游咨询服务公司”,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和“**旅游网站”建设,使“中国茶海、休闲**”旅游品牌更加响亮、更具魅力,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茶产业发展壮大,加之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中国茶海休闲**”的旅游宣传口号逐渐被外界熟知,来湄观光的游客逐渐增多,20**年,**县共接待了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4%。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县旅游的一张名片之一,走进**县的新农村,一栋栋小青瓦、坡屋顶、红柱子、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白灰墙的黔北民居拔地而起,到处干干净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成片的树林和满山遍野的油菜、大米、茶叶等农作物相互辉映,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把城市和农村紧紧的联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到**县观光、休闲、度假。

20**年12月31日,**县委召开了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奖励的硬性措施,**县委、政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与黔北民居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户利用自家住宅从事乡村旅游。

县旅游局2009年着手进行**县十佳乡村旅舍、花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同时将聘请专家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待人接物、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让游客能够放心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享农家乐”,尽情体验**乡村生活。

到目前为止,**县已经形成了十里桃花江黔北民居观光旅游村、核桃坝茶叶观光旅游村、田家沟绿色生态旅游村、一道河特色风味美食旅游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加上分散的其它乡村旅游接待点,乡村旅游已经初具规模。

(四)三峡田园观光特色突出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促进了农村田园观光旅游的发展,兴建了大量黔北特色的民居,办起了农家乐,形成了美丽的山水田园风景线;**市旅游局不失时机把该县牛场、鹅公坝等项目区开辟为以生态、民俗风情、茶文化为主打品牌的东部精品旅游线路,鹅公坝的小桥流水、田家沟神奇的茶园风景等,构建了和谐、恬淡、优美、空旷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配套功能齐全

几年来,**县深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内涵,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发改、交通、国土等部门在交通项目、资金投入、用地安排上向重点景区(点)倾斜,加快旅游景区(点)连接公路、旅游车站、码头等设施建设,建立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特色旅游商品及其他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已建设县级旅客服务中心1家,乡村旅客服务中心15家,三星级宾馆1家。同时完善旅游公路沿线电力、供水、车站、通讯(信)、银行、医务、餐饮、厕所、环保等设施,形成功能齐全、服务便捷、安全周到的旅游环境。

二、**县旅游开发对推动**县旅游业发展意义

**县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可产生如下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可迎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来看,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旅游者外出的旅游动机将逐步从纯自然的观光旅游向更富有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生态旅游、特色旅游转变。因此,**旅游的开发,将迎合这一潮流和趋势,成为受欢迎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可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结构与类型

**风景优美,佳境胜地天然成趣,誉为"璀灿的高原明珠"。**文化厚重,有长征文化、浙大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傩文化以及漫画艺术等。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其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自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旅游产品,或多或少都带有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旅游卖点。因此,**旅游开发,可铸造旅游产品特色,扩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可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增添旅游产品的类型。

(三)可树立**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业的地位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一道光环,与其历史文化相结合,城市的旅游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无论投资、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来,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现代旅游又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并给所在区域带来一定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可见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必定能够带动**县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在**市的地位并完全能够成为本区域的核心和统帅。

(四)乡村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景区形成互补,可促进旅游业发展

乡村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区配套开发,自然景观旅游区的开发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活动内容,同时农家乐旅游又为景区提供了住宿条件,这种互补性提高了乡村旅游业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总之:旅游开发进而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增加旅游目的地财富、带动相关部门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形象等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