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

时间:2022-07-19 03:12:00

导语: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并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基本任务,这是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专门就反腐倡廉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二零零八年5月,党中央以中发〔二零零八〕9号文件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零零八—2012年工作规划》,对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如何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党的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实践问题。

一、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反对消极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重要奋斗目标。

1.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全党全军必须遵守的铁的纪律。经过,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同志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针对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内在作风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严肃指出,一切党员干部利用职权实行贪污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毫不迟疑地开除一批贪污蜕化分子,撤消一批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和居功自傲、不求进取、消极疲沓、毫不称职分子的领导职务;一定要警惕官僚主义作风,不能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无论任何人,都要接受党的监督,接受派和党外人士的监督。这些重要思想奠定了我们党早期反腐倡廉理论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及时清除贪污腐败现象,严厉惩处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批腐化堕落分子,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提供了有力保证。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腐败现象的严峻形势,作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反腐败要靠制度、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加强思想教育,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要从党内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从具体事件抓起;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党要接受监督,要有专门机构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这些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把握,更好地为推进改革发展服务;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牢固建立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要把防治腐败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坚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重要战略思想。如,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时代要求,是对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确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建党80多年、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新时期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推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强保证。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党的历史方位改变,顺应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增进反腐倡廉能力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提出是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1.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形成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反腐败的可喜局面。二是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由于坚持反腐倡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在坚决查办案件的同时,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和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三是纯洁了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肃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案件,大力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有效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维护了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四是赢得了党心民心,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内违纪违法案件总量有所下降,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度逐年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2.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一是有的领域案件发生率仍在上升。如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等领域案件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比前5年增长61.3%;失职渎职案件增多,近5年比前5年增长39.8%;国有企业中发生的案件也有所增加。二是出现一些案件多发的新领域。高校、医院等单位案件呈多发趋势,拉票、贿选等案件时有发生,串案、窝案也有所增加。三是涉及高级干部的案件居高不下,党员、干部受到刑事处分的案件有所增加。2006年全国受刑事处分的党员、干部14121人,比2003年增长11.2%。四是一些党员、干部仍存在不廉洁行为,一些党内不正之风仍比较严重。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五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学校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企业安全生产、企业重组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背后也隐藏着腐败问题。

3.腐败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客观上存在腐败现象滋生的空间和漏洞。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而形成完善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尚需一个过程。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党员干部的影响不可低估。五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仍有一些基层组织存在管理不严、软弱涣散的问题。六是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完全适应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这些特点决定了现阶段反腐败面临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

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取得的重大成绩,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坚定信心,相信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又要深刻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实践中,要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一)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自觉运用邓小平反腐倡廉理论、反腐倡廉思想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探索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反腐倡廉新措施新方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与时俱进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决策部署,使反腐败斗争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最终解决存在的腐败问题,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必须坚持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引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进步的伟大事业。要通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决遏制和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必须坚持纳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抓好了,反腐倡廉建设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就有了坚实基础;反腐倡廉建设抓好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就有了重要保障。反腐倡廉建设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为重要,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确保党始终成为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必须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我国现阶段的腐败现象,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一刻也不能放松。

(六)必须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2005年中央颁布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基本任务。二零零八年又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零零八—2012年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要按照《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把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反腐倡廉建设实践中,要自觉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保障人民权益。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反腐倡廉建设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八)必须坚持统筹推进、重在建设。要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既通过教育引导使人自觉从善,又通过制度规范使人不能从恶。要坚持严肃查办大案要案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相结合。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同时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要坚持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相结合。既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廉政建设,又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要坚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切实加强监督制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又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格局和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1.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使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依纪依法办事。加强艰苦奋斗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风上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工作上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2.面向全党全社会加大教育力度。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全党宣传教育总体部署,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思想、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各负其责,健全反腐倡廉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按照《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要求,抓好面向普通党员的纪律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建设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丰富“”内容,创新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形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工作成果,大力宣传廉洁奉公、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整合宣传教育传播手段,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开办反腐倡廉专栏、专题节目。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反腐倡廉网上宣传和热点问题引导,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资源,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推动廉政文化作品创作。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二)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

1.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和程序。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细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配套制度,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入申报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2.完善违纪行为惩处制度。完善对违纪行为惩处的实体性规定,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解决处分的法律依据问题。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制定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意见,完善相关程序,促进控告申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规范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协作配合机制。

3.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修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针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制定《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尽快研究起草关于实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法规制度上的落实,推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真正形成。

4.加强反腐倡廉国家立法工作。适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反腐倡廉具体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有计划、分步骤地制定或修订一批法律、法规和条例。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规定;研究论证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规范国家公职人员从政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强化监督制约,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1.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监督。加大执行政治纪律力度,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监督。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委及成员的监督,健全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常委的经常性考察和定期考核机制。加强巡视工作,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完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巡视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有关规定,完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的监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交流制度,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各种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审批项目操作规程。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金融的监管,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针对财政资金运行的重点环节加强监督,对“小金库”加强专项清理,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完善反洗钱合作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对企业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交易、重大投资决策等事项强化监管,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破产和国有资本运营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国(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力度。

3.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支持和保障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改进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司法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理和执行行政诉讼案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检察院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保障群众监督,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深化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制度。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等制度。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职能作用,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借鉴国外预防腐败的有益做法。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1.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完善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司法机关的配合与制约。改善司法管理制度,促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司法人员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失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司法人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积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和警务公开。完善法律统一适用制度,规范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行使,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3.继续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推进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加快住房改革和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继续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推进党政机关干部及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改革。改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清理规范津贴补贴。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依法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核准制、备案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监管,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5.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改革,切实抓好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的配套规章制度的落实,制定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及配套法规。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自然资产监管制度。

6.继续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落实并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市场化改革。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法规体系。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实行“管采分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法制建设。

(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1.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当前,要重点解决物价、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肃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开展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坚决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征收征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违纪违法问题。

2.继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认真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等问题。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严格医药医疗器械价格监管。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治理涉农乱收费。整顿农贸市场秩序,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挪用、克扣政府支农惠农补贴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查处侵害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利益问题。清理评比达标表彰,纠正举办节庆活动过多过滥等问题。

3.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总体部署、部门各负其责、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纠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民主评议行风等制度,办好政风行风热线。

(六)加大查处腐败问题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1.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滥用人事权、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利用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落实《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重点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八种行为。查处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中的案件,涉及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及违法转包分包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违法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违法审批探矿权采矿权、非法入股矿产开发的案件,金融领域违规授信、内幕交易、挪用保险资金、违规发放核销贷款和财产处置的案件,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查处安全生产领域权钱交易的案件。

2.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推进自查自纠检查评估和问题整改,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规范交易活动。查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依法惩处行贿受贿行为。重点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加大改革和制度建设力度,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健康廉洁的商业文化。

3.提高执纪执法水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落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严格履行办案程序,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两规”等案件措施。健全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注意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利,满足其正当合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案件的监督管理,在查办案件的全过程中都要加强内部监督工作,加强对办案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明工作纪律。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和手段。

4.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健全纪检、审判、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健全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完善跨区域协作办案及防逃、追逃、追赃机制。建立健全国际执法合作、司法协助和涉案人员外逃预警、遣返、引渡,以及涉案资产追回等工作机制。

5.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发挥查处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大战略思想运用到指导反腐倡廉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运用科学发展观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思想方法和观念、工作方式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着眼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制定反腐倡廉政策,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按照全面协调的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开展建设,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工作,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把战略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积小胜为大胜。

3.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保证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贯彻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如不认真解决和纠正,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难以实现。因此,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要着力点。积极开展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坚持和完善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理所当然成为全党的一件大事。抓好这件大事,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总要求,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组织和调动起来。

1.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根本。首先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保证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和工作格局的正确方向。其次是党政齐抓共管。反腐倡廉建设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既是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职责要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许多具体的工作都要靠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去抓落实。只有党政齐抓共管,协调一致,同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才能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纪委组织协调。按照党章规定,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协助同级党委研究部署、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是各级纪委的职责所在。组织协调涉及推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等多方面。四是部门各负其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使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熟悉业务,了解滋生腐败现象的薄弱环节的优势,把反腐倡廉建设与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把各种腐败现象解决在萌芽状态,达到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目的。五是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人民群众是腐败的受害者,对腐败带来的危害有切身感受,他们反腐败的愿望最强烈、最坚决。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反腐败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2.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落实责任是关键。必须按照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延伸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1998年,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应负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10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工作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得力、追究不严肃、工作不规范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二零零八年10月,同志深刻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的力度,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必须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分类指导。要紧紧围绕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真正将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

惩治和预防腐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这一手,必须毫不动摇、继续加大力度。但是如果不注意推进预防腐败工作,腐败现象往往会查不胜查、纠而复生。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关口前移,注重预防,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加强预防也是许多国家应对腐败的普遍做法。北欧一些国家的廉洁程度比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预防腐败的制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把预防腐败作为基本宗旨,强调各成员国应当在预防上下功夫。按照《公约》要求和我国反腐败的客观需要,2007年9月,根据中央决定,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成立,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政策制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大预防腐败力度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预防腐败工作目前还是比较新的领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是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预防腐败协调机制,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要形成腐败相关信息采集和研究分析、共享的有效办法,构建廉政指标体系和腐败预警机制。二是要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防控腐败工作。腐败不仅发生在公共事务、公共领域和公职人员之中,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预防腐败机构要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提出指导性意见,协助有关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和机制,在商务活动领域积极防范商业贿赂,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预防腐败知识的宣传教育。三是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双边多边开展反腐败合作的长效机制,借鉴国外有效经验,改进国内预防腐败工作。

(四)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现在,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管理不严、执行不力,有的甚至人为破坏法制,导致一些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仅要重视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制体系,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同时也要在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在抓法制落实上下功夫。

1.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营造制度执行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制度,自觉用制度约束言行。加强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督办机制,及时汇总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研究解决。运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发挥现代科技在落实制度中的作用。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严格执行甚至破坏制度的,要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重视制度的修订,建立法规制度实施情况的评估机制。注重制度的系统配套,使各项制度协调配合,发挥整体效能。注意制定实施细则,将一些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努力使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相衔接,适时将经过实践检验、适应形势发展的党内制度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增强约束力和强制力。注意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国情,拓宽视野,吸收借鉴国外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有益做法。当前,尤其要做好我国法律法规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工作,对一些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是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当前,反腐倡廉工作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新领域需要探索。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必须积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制度为保证,以建设性思路、建设性举措、建设性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司法、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最大限度地堵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努力解决导致腐败的深层次问题。

必须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机制。推进查办案件工作创新,改进查办案件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办案工作质量和水平。要推进监督工作创新,做到关口前移、增强实效,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加强反腐倡廉重大课题研究,以理论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发展。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和《工作规划》,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