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基地的思考
时间:2022-07-12 04:07:00
导语:生物产业基地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市农业生物资源丰富,在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生物制造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迅猛、集聚度高、创新力强、特色鲜明,产业总体水平全国领先,某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全市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300多家,2007年生物产业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其中生物制造业将达到160亿元,为建设以农业生物制造为特色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一)必要性
1、是实现农区资源转化和经济转型的需要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仅为0.5:1,而发达国家的比值已经达到3-5:1。一直以来,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率偏低,是我国农区经济结构层次低下、经济欠发达的根本问题。发展以生物制造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可大幅提升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率,改善农区经济结构。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不仅有利于*市的经济腾飞,而且对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乃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扎实推进,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是黄淮海地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通过“产业集聚、做大作强、循环利用、持续发展、重点跨越、带动全局”,发挥基地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真正使农业生物资源优势转变为生物经济强势和比较竞争优势。
3、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资源、能源、环境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生物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比较优势,产业链条长,有很强的渗透性、带动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市场需求规模巨大,又是创造绿色GDP的产业,兼具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特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使之成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克服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重要意义
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在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有效缓解国内资源能源紧张问题;有利于扩大我国生物产业总体规模,提高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生物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形成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有利于推动黄淮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总之,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解决三农、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和有益实践。
二、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基础与条件
(一)产业优势
1、生物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2006年,全市生物产业完成产值170亿元,其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占全部生物产业产值的71%,预计2007年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其中,生物制造业16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生物企业集聚度高,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全市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生物企业102家,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2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7家。300多家企业中,65%分布在生物制造行业,35%分布在农业、医药、能源行业。
3、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能力突出。*市依托济南和京津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自建或合建等方式组建了40余个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7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体系,有力的提升了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能力。
4、生物技术人才资源雄厚,农业生物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市所在的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现有生物技术类研发人才3000余人,拥有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等院校10所,研究院所近100家,重点学科50个(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30个,近10年来,培养生物类专门人才15000余人,硕士3000余人,其中博士近300人。
(二)环境优势
1、硬件环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拥有1个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产业基地,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生物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企业孵化系统、工程研究系统、公共服务系统配套完善,功能分区规划科学,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2、软件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出台了有关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制定完成了《*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市各级对发展生物产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为加快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禹城两级政府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分别研究并即将出台支持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和建设管理办法。
(三)核心带动优势
禹城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我国较早发展生物产业的县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把生物产业作为禹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优化环境,制定政策,持之以恒,全力推动,使该地区逐步形成了要素集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生物产业核心区,2007年9月被山东省发改委认定为山东省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一是具有较大的规模性。2006年,禹城市生物产业完成产值90亿元,其中生物制造产值完成72亿元。二是拥有较高的集聚性。禹城市已拥有各类生物企业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家,4家产值过10亿元,14家产值过亿元,仅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聚集规模以上生物企业42家。三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禹城生物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93.5万元,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4%,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700人,其中科技人员206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8%,人均固定资产净值达到23.7万元。禹城市高新区内现有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区内建有各类实验站、研究所、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17家,其中省级6家,国家级4家。常年外聘尤新、曹竹安、张启先等国内知名专家60多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4项,完成科技成果136项,1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项填补国内空白,拥有10个国家级新产品,并主持制定了7项国家标准。四是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禹城生物产品出口额达到1.6亿美元,占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产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融入雀巢、联合利华、百事、可口可乐、达能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链。主导产品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等生物糖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在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20%和25%,大豆蛋白、木基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和15%。五是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禹城生物产业建有中外合资企业7家,完成产值18亿元,占全市生物产业产值的20%。六是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领域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体系,其中玉米、玉米芯、大豆三大综合利用体系在国内极具代表性,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效果显著。七是拥有巨大的辐射带动能力。禹城生物企业已在临邑、陵县等本市周边,以及滨州、聊城、菏泽、河北、辽宁、哈尔滨等省内外玉米、大豆、林业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建立了20多家关联企业以及原料初加工企业,对相关地区生物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三、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和方向
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特有的基础优势,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水平,把*建设成为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带动性强的以农业生物制造为特色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基地生物产业总体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中生物制造产业375亿元,基地生物产品出口额达到15亿美元。培育1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3-5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以及由400家中小企业组成的生物产业集群。
(一)生物制造领域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1、生物基材料
以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聚乳酸、生物乙烯、纤维素衍生物等生物材料和1,3-丙二醇、1,4-丁二醇、糠醛等单体原料;提高糖工程产品如淀粉糖(麦芽糖、糊精、高果糖浆)、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多元醇(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低聚异麦芽糖醇)等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和各种高效安全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以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合成产业化技术开发,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消耗和有害有机化学制品的应用。同时,发展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炭质吸附和其他功能材料。
2、微生物制造
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快微生物制造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以及旱井污染严重的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大幅度提高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酶活水平和产量,以满足基地工业废渣转化燃料乙醇用酶需求,并在秸秆直接转化燃料乙醇方面取得突破;开发新型酶制剂,并加快其在医药、食品、化工、饲料、能源等工业推广应用。
(二)生物农业领域
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1、农业良种
重点推进杂交玉米、非转基因大豆、优质脱毒马铃薯、转基因棉花等区域优势的农业良种的产业化;加速牛、羊等畜牧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扩繁率,促进产业化发展,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抗虫、抗旱、抗逆能力强的经济林、能源林、速生工业用林新品系。
2、绿色农用生物产品
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有效缓解农业面污染;推进全降解农膜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整合,加快培育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兽(鱼)用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中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优势产品。
(三)生物能源领域
1、燃料乙醇
加快以农作物秸秆、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非粮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尽快实现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国家定点;优化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降低水耗、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2、生物柴油
重点以油料植物食用油生产下脚料,如大豆油角、棉籽油角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高转化效率,建立示范企业,提高产业化规模。开发餐饮业油脂等废油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3、生物质发电和供热
重点发展木屑、工业废渣等工农业生产废弃物直燃和气化发电工程;充分利用工农业生产废水,大力发展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热电示范工程。
(三)生物制造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在发展生物产业同时,逐步实现对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扩大、丰富、延伸玉米、玉米芯、大豆三大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玉米芯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玉米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大豆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四、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布
充分考虑基地的规模性、集聚性和增长性,根据基地发展的进度和成熟度,按照提升核心区、充实扩展区、扩大辐射区的空间布局思路,进行产业基地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规划*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由1个核心区、6个扩展区,以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若干个工程研究系统、企业孵化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共同组成,总体上形成点与面相结合的棋盘式布局,与产业基地合作密切的地区为辐射区。
(一)产业基地核心区
是生物企业和研发机构聚集的区域,也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重点建设区域。核心区在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内,整合现已建成的5.4平方公里,并在与之相连接的东部区域和南部区域内,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化项目、企业孵化系统、工程研究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
(二)产业基地扩展区
扩展区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与核心区分工互补,一方面为核心区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前期和后续服务,另一方面是基地核心区的产业延伸,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和潜力的区域。充分考虑基地内各县市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在*经济开发区和陵县、夏津、乐陵、平原、临邑经济开发区,分别规划5平方公里,建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扩展区。
(三)产业基地辐射区
辐射区是与核心区在生物产业方面合作比较密切的区域,包括山东省内鲁北、鲁中、鲁南等粮经作物主产区和河北、河南等玉米、大豆资源丰富的广大地区。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市场化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思路,构筑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及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以满足基地建设发展所需资金。
努力争取政策资金。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筛选提报解决生物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关键环节、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标准规范、知识产权、资源保护等方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盘子。
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加快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和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和个人诚信素质,为商业银行改善对生物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建立生物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解决生物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大力启动民间资本。尽快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参与基地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地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拓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融资渠道,以吸引社会资金为主,政府资金适当注入,采用股份制等灵活方式,建立生物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为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外商投资基地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合资、合作、产权转让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大力招商引资,特别是加强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对国外拟转移过来、符合基地生物经济发展方向的项目和企业,积极主动地予以承接,快速壮大基地产业规模。
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一是支持有条件的生物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凡符合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优先予以安排,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设立发行上市的“绿色通道”。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人才优势的生物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可由投资方自行商定。二是支持生物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经审核符合境外上市资格的生物企业,均可允许到境外申请上市筹资。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生物产业化和建设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自主创新,培育一批重大技术成果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基地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更多更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围绕基地重点发展的五大领域中重大专项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专利产品,争取市场领先地位。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联盟,加快生物技术信息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共享,加强生物企业对于前沿生物技术突破的监控能力,提高生物产业的技术水平。
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要重点培育以下四类服务机构: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科技创新过程并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二是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信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包括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机构、科技咨询公司、评估公司等;三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施等硬件服务的创新服务机构,如创业孵化器等;四是主要为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如技术市场、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人才中介市场等。
(三)造就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
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基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培养和引进尖子人才作为提升生物技术和产业整体水平的突破口。
加大市外、海外生物技术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营造尊重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集聚而来、脱颖而出,对各类拔尖人才政府将提供必要的资助和补偿,给予必要的政治待遇和收入保障。
注重现有技术人员的培养。借助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优势,把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送出去深造,培养造就一批稳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同时,依托*科技职业学院、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职教资源,为基地企业提供初、中级技术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实施优惠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生物技术研发人才向基地聚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予以奖励,积极试行年薪制、风险抵押、持股经营、期股(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支持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调动广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积极主动性。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是充分利用周边北京、天津、济南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金、信息、物流、会展等优势,借势发展。二是加快基地内部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基地建设质量与效率;建立基地生物产业信息中心,紧密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积极为基地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三是聘请专业人员对基地进行整体策划,充分展示基地的鲜明特色,增强外宣效果,提升对外形象。四是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走出跟踪、仿制的圈子,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五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通过资本运作、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对拥有先进自主生产技术的国外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参股、控股,加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缩小与国外先进领域的差距。
(五)大力实施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
一是建立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突出体现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行业知识产权自律机制,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二是鼓励基地企业发明创造,促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专利。建立专利申请费用补贴制度,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成果申报专利,已注册专利的生物技术成果在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方面享有优先权。三是建立生物技术标准实施保障体系,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技术标准培训,提高基地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意识,积极支持企业参与有关国家、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基地生物产品与国际接轨。四是培养一支技术标准人才队伍,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引导和组织基地企业开展贸易技术性措施预警机制建设,应对加入WTO后的技术壁垒,并合理利用技术壁垒,防止国外生物技术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 上一篇: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 下一篇: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