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质量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07 05:30:00

导语:沥青砼质量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沥青砼质量的调研报告

针对今年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的现状,本着提高市区道路完好率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在市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科技处牵头,组织委内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对*市的沥青砼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题调研。为了深入搞好此次调研,事前先后两次召开预备会,明确指导思想,确定调研提纲和检测手段,力争取得实效。从五月十七日开始,利用十二天时间,对*市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十三家沥青砼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座谈、现场考察和原材料及沥青产品检测,使我们对沥青砼生产行业的情况有了深入地了解,初步掌握了影响沥青砼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更加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市用于城市道路的沥青砼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是影响市区道路完好率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本着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思想,作为市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沥青砼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强化检测监督机制,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努力提高市政建设投资效益。

一、沥青砼生产行业概况

一九六六年*市市政道路开始使用沥青砼做为新型筑路材料,该材料符合北方气候条件,具有便于施工、减轻污染、有利维护、延长使用寿命等特点。因此,一经采用,其优势随之显现。同时伴随着城市道路新建和维护工程的逐年增加,沥青砼又是利润丰厚、市场广阔,不可替代的产品。特别是近几年来,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沥青砼生产已打破行业垄断,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介入该领域,以图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据业内人士反映,*市沥青砼生产企业(含拌合站)多达三十余家,调研小组在调研前及调研中采取多种手段普查,仅收集到十四家,这些企业主要是正在生产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而那些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地处边远、座落于村落的拌和站根本无法查询。多家生产、规模经营,一方面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了材料,克服了过去垄断经营、供不应求和质低价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其产品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最终反映在城市道路上,不可避免出现道路破损,使用年限过短,造成资金极大浪费。

1、企业生产初具规模,配套设备日趋完善。

从一九六六年至今,历经三十八年时间,一些沥青砼生产厂家已经由简易生产过渡为规范化生产。继市政建设集团沥青搅拌厂之后,市政维护处、福地等企业抓住机遇,得到长足的发展,陆续采用间歇式搅拌设备取缔了陈旧落后的滚筒式搅拌机,新设备的引进不仅保证了沥青砼搅拌料的级配符合国家生产标准,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目前,市政建设集团日生产能力达1300立方米,市政维护处日生产能力达1100立方米,中型企业日生产能力也能达到300-400立方米。同时本着方便用户,促进销售的思想,配套购入运输车辆和多规格、大功率的摊铺机、压路机,初步形成“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我市的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了材料保障。

2、品种变单一为多样,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2003年以前,我市沥青砼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根据国内沥青砼产品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陆续开发和引进了SBS改性沥青砼、反击式重型沥青砼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增加了科技含量,具有密实度高、封水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对铺装施工也有严格要求,筑路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整体水平,市政建设集团2003年生产SBS改性沥青砼4000立方米左右,主要应用于*大街、西三环、南三环等重点工程中,通过实地考察效果良好。今年新建工程中亚泰大街南段、西安大路、西安广场已相继竣工,应用SBS沥青砼1500立方米。预计6月底竣工的净月大街需用SMS-SBS沥青砼1500立方米。

3、争夺市场企业大打价格战,政府成为最大受益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价格成为一支无形的指挥棒,也是企业争夺市场的第一要素。由于道路建设和维修养护是一项永续循环工程,沥青砼生产市场前景广阔,企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吸引了大量国有、民营企业资金的参与。但这些企业良莠不齐,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今年,政府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采取沥青砼招投标制度,既符合市场竞争机制,又缓解资金短缺压力,是一项明智之举。通过实行招投标制度,迫使产品生产企业必须保证其产品拥有质高价低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综合竞争能力,政府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保证有限的建设资金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4、企业管理较规范,初步形成质量保证体系。

此次调研,我们看到具有一定规模企业比较重视产品质量,从原材料进厂检验,到沥青砼产品的化验检测;从强化生产组织管理,到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从技术力量配备到生产人员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一些企业初步形成以厂长为首,总工程师负责,从上至下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配套的建立化验检测室,购入检测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对产品质量依据标准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了产品质量控制措施,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近几年来,虽然沥青砼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基础管理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已经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整体水平能否提高,关系到投资效益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质量改善等方方面面。我们认为沥青砼产品质量不仅仅是单一产品质量的问题,就其产品属性而言,其影响具有社会公益性、应用广泛性的特点。从我市现行的管理体制看,市政道路建设实行多方投资、分区管理,其绝大多数道路工程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的。这些道路不仅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重要组织部分,而其质量如何、标准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我市道路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行业管理,强化检测监督,增加科技含量,严格准入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根据目前我市沥青砼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即:生产无标准、检测缺手段、质量难保证、市场待规范。

1、通过现场考察,原材料质量令人担忧。

沥青砼是筑路的重要材料,质量如何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完好程度。然而沥青砼产品则是由沥青、碎石、石屑、砂子、矿粉等材料构成。也就是说,原材料质量也就决定了沥青砼产品质量。这次调研在生产现场我们看到,原材料存在着很多问题,除反击石材外,材料进厂检验单不全;材料堆放界限不清;各种规格石材混堆现象比较普遍;石材购入年限较长、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有的厂家购入的石材针状、片状比例较大;矿粉购入渠道复杂,既有梨树县产品,又有净月产品,质量如何很难把握;尤其是沥青质量更难保证,据了解所有的厂家都使用盘锦油田生产的90#沥青,有的是国营炼油厂生产出来的,有的是乡镇炼油厂生产出来的,还有的是个体小炼油厂生产出来的。当今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十分猖獗,很难保证我们使用的沥青砼原材料能够免受冲击。根据调研要求只有五个厂家向市政工程建材检测中心申请报检,虽然送检的原材料都是经过精筛细选出来的,经过检验,结果不容乐观,其中砂子含泥量普遍超标;石材处于允许范围内的下限;还有一个企业沥青砼级配不合格,占送检率20%。总之,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沥青砼原材料质量由于管理粗放等原因,仍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实在令人担忧。

2、对产品生产标准,了解的企业寥寥无几。

国家已在一九九六年颁布实施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其中包括了沥青砼生产标准,这是沥青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的。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少数单位按照此标准贯彻执行外,绝大多数企业既没有技术标准的样本,也不了解该标准的实际内容和有关的技术要求。在盲目的状态下从事沥青砼的生产,其后果可想而知。特别是当我们问及废品率时,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自我标榜,甚至声称没有废品。按照产品生产的自然规律,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和操作过程失误,出现废品是不可避免的。做为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是通过强化质量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废品率。纵观世界各个行业,还没有一个厂家敢于声称没有废品的产生。然而,用于我市道路施工的沥青搅拌厂所生产的产品,却能够独树一帜,竟然没有废品。从另一个方面思考,我们认为,没有废品,就等于没有成品。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家族式经营、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力量严重匮乏、对技术标准一无所知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很难让人相信。

3、一哄而上投产,设备陈旧条件过于简陋。

据了解,近几年*市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批不同规模的民营沥青砼生产厂家,在我们调研十四家企业中,就有十家属于民营企业,占70%以上。而这些民营企业多数都是这两三年内发展起来的。他们看到,市区道路建设的广阔前景和道路维修养护的周期性,他们追求的是巨大的经营空间和丰厚的利润回报。尽管市政新建工程对这些厂家的产品采取控制措施,但是他们利用价格优势,在计划外工程、开发区工程、大型企业厂区以及开发小区的道路工程寻找到销售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通过一定手段已经介入到市政新建工程和道路维修养护工程中来,在调研中,这些生产企业对参与市政工程这个问题毫不回避,这就给我们市政建设带来潜在危机。据我们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止到4月5日,市区(不含开发区和一汽厂区)道路破损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中修费用需要6000万元。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沥青砼质量是其中重要因素。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看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生产条件过于简陋。例如,绿园区福禄筑路材料厂、朝阳区永春福利化工厂用于沥青砼生产的滚筒式搅拌设备分别是宽城和南关市政维护部门早已淘汰的设备;再如这些厂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没有化验检测室和专业检测人员,其中龙泉道路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仅有两名技术人员,一名是电工,一名是机械修理工。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生产沥青砼产品,面向*市进行产品销售,其后果可想而知。

4、级配极不规范,销售价格差异过大。

沥青砼对于级配要求比较严格,应根据石材规格和化学成分确定沥青等原材料的拌和比例,如果沥青拌和比例少于规定标准,就会出现路面脱粒现象;比例多于规定标准经过车辆碾压就会出现道路拥包。除此之外,粗粒、中粒和细粒沥青砼在道路工程中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以细粒沥青砼为例,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封水性能好、抗老化程度强、防止道路龟裂等方面。如果级配比例失调,这些功能将无法体现。同时我们看到相当多数的生产厂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凭的是经验和有关人员出具的级配比例,无论原材料有何差异,仍是“以不变应万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这些企业确实具有人员少、负担轻、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其销售价格与国有企业差距太大,每立方米沥青砼价格相差最少的50-60元,最多的80-90元,尽管如此,这些企业仍然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能够实现其理想的经济效益。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特别是沥青砼这种产品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在道路竣工后短时期内,很难辨别其真伪程度。目前作为产品生产企业又不承担道路质量风险,这就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成本,甚至偷税漏税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

5、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被动进行产品检测。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有的是家族式经营,老婆孩子齐上阵;有的是雇佣民工,从事生产管理工作;还有的是借助福利政策,招募残疾人进行生产,凡此种种都是为了牟取利润最大化。据福地沥青搅拌厂领导介绍,该厂是民政部门批准的民营福利免税企业,有关部门对其采取先缴后返政策,每年退税200多万元;朝阳区永春福利化工厂也属于这个性质。像这样的企业,提高全员素质,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却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投产的企业中半数以上没有设置化验检测室。通过查阅检测记录,即使设置检测室也未能按规定进行检测。至于那些没有检测室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业主单位不提出检测要求,他们绝不会花钱去进行检测的,即便在业主单位要求下,勉强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其中也不乏存在检测项目不全、检测数据不准,甚至用过时的检测报告应付了事等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无论自检还是送检,这也只能是形式上的作用,而决不存在实质意义。

6、自产自检自用,对潜在危机认识不足。

*市市政建设集团生产沥青砼已有三十八年历史,堪称行业内的龙头老大,虽然多年来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但是随着沥青搅拌厂蜂拥而起,筑路材料市场已经出现多家竞争的局面,该集团在竞争中由于价格因素现在已无优势而言。今年,某开发区道路所用沥青砼供料权发包给福地,再由福地分羹与他。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就是我们市政专业部门的沥青砼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自产自检自用这种体制造成的。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首先保证市里重点工程,保证自己承揽的道路工程,保证春季道路维修养护工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且据了解市里、区里和用料单位拖欠材料费数额很大,影响这些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发,市里应对这些市政专业部门加强指导、推进改革进程、实行倾斜政策,使其继续成为城市建设主力军。同时,这些部门也应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群雄并起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沥青砼产品质量的建议

鉴于目前我市沥青砼产品质量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我们感到市政府、特别是市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行业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其逐步走上生产规范、标准统一、产品优良、价格合理、竞争有序的正确轨道。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沥青砼生产资质管理。

目前,我市沥青砼生产企业均未办理产品生产资质。其中,市政专业部门所属的企业,利用其母体资质从事生产,而民营企业只是办理了工商执照和银行户头。根据沥青砼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远比商品混凝土复杂得多,它不仅讲究配比,而且还对温度等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该产品又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其质量如何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加强沥青砼生产资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加强生产企业资质管理对于贯彻产品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升级,增强竞争能力都将发挥促进作用。

2、建立完善的检测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沥青砼质量管理,提升城市道路完好水平,就必须强化产品检测力度,建立完善的检测监督机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市市政工程建材检测中心的职能作用。该检测中心是经省建设厅颁发的市政一级检测资质,具有较为完备的检测手段,其技术力量较为雄厚。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代政府行使专业管理职能,受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的中介机构,独立负责地开展沥青砼产品检测业务,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中心现已采取有偿服务,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进入市区的沥青砼产品和原材料依据国家标准进行严格的化验检测,这对于提高我市道路完好率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也就是从源头上强化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3、鼓励沥青砼产品增加科技含量。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维修养护工程,各级政府是投资主体,因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完好水平,是政府追求的目标。目前,国内已针对沥青砼开展科技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例如,彩色沥青、防滑沥青、增强纤维沥青等品种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从我市的情况看,尽管增加了一些品种,但归根结底,仍属传统性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为了推动科技进步,作为沥青砼生产企业,应在利润中留出一定比例的科技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道路建设的需要。

4、进一步规范沥青砼产品市场。

今年,市政府对于市政新建工程所需筑路材料采取公开招投标的举措,为进一步规范沥青砼产品市场,率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扩大招投标范围,特别是对计划外工程、开发区工程和大型工矿区道路新建、维护工程,也应按照比价择优的原则,采购沥青砼产品;另一方面,做为沥青砼生产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产品成本,遵守市场规则,通过合法有序的竞争途径占领市场份额。同时对那些生产无资质、质量无保证的沥青砼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一经发现这类产品流入城区,应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5、推行市政工程建设责任追究制。

为了避免道路破损、重复投资建设、恶性循环现象的发生,从筑路材料到施工管理,从产品检测到工程监理,应逐环节地推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建立起市政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增强质量意识,承担质量风险,从而提高道路完好水平,使我市道路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