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局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03 06:46:00

导语:劳保局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保局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总书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因此,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连年启动实施“再就业工程”,并将其列入全市十大民心工程之首,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等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近年来,全市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近4万人,成绩显著。但是,从全市就业的主渠道——城镇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来看,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量的增长,而是呈逐年减少趋势。2000年到2004年,全市GDP总量分别为243.93亿元、258.02亿元、277.85亿元、319.94亿元和400.11亿元;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42.76万人、40.67万人、38.34万人、37.01万人和36.15万人。这其中有城镇经济成份变化、经济结构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企业内部科技进步、破产改制等正常因素和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也有企业刻意“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兼顾就业等非正常因素。由此可见,就业问题,并不是经济发展了就自然而然的有效解决了。基于我市经济欠发达、劳动力资源过剩的市情,我市经济特别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应当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在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有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对实现就业给予特别的重视和措施保证,实行政府促进就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首先,“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直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理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总书记去年在和谐社会省部级高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把改革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确保社会稳定。因此,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不只是经济的发展,也应当包括就业的发展,即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我们重视GDP,努力提高GDP的增长速度,是为了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GDP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包括提高就业率。我国宪法也庄重承诺“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就业率的相应提高,失业人口比重过大,我们增加生产、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没有完全达到。

其次,“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我市的就业压力,主要是源于我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基数大。今年全市有城镇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0万人,而年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不足4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相当多的人被排除在经济活动之外因失业而得不到收入,参与不了社会分配,就会使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陷入“空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贫困人口增多,导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在利益增进方面出现相反方向,进而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的态度,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社会的稳定。同时,国民所得与经济发展没有同步增长,就不能扩大消费,启动内需。内需不能启动,经济增长就难以长期维持,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党委和政府应将扩大就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积极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策略。

第三,“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长远竞争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就业不仅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手段,而且还是体现劳动者自身价值的、为后代带来希望的途径。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就业增长,或是“减员增效”造成大批职工下岗或失业,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不仅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家庭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影响到下一代的素质。同时,还会影响到劳动力的再生产及其长远竞争力,形成劳动力再生产的恶性循环。劳动力资源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其劳动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就会丧失其使用价值,不能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率,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虽然对一个企业或一个局部的微观经济活动来说,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有利于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如果节约的劳动力不能用于其他生产过程,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第四,“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当今世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扩大就业通常是比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他们把能够带来多少就业机会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把就业水平作为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指标。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既不能让经济增长过快于就业增长,也不能一味追求“就业优先”而使就业增长速度过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就业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劳动者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会增强,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会降低,又可能会回到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的老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那么,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就业矛盾突出的*,如何实现“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

(一)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包括企业领导者都应当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充分认识做好我市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同时,把“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发展思路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贯穿于工作、决策的全过程。把促进就业同发展经济一并考虑、统筹规划和部署,在制定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企业发展、宏观调控、投资导向等方面的政策时,将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优先予以考虑。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把就业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不但考察GDP的增幅和财税收入情况,而且要看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抓就业工作的实效,并将其提升到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高度去考核、去考察,作为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来认识、来检验。

(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针对我市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多,就业矛盾突出的特点,我们应当重点在提高就业弹性上做文章,优先发展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确保就业机会的快速、稳步增加。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密集型劳动并不等于“落后的生产力”,反而应当是我国经济未来几年内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一个比较优势,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主要源泉。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能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又能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我市这样一个就业困难地区,应当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有效就业的一个重点。

着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2003-20*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减少3.1万人,为35.2万人,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增加15.2万人,为26.4万人,占同期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75%。20*年,我市城镇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2.8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73.3%;全市民营经济吸纳就业21.1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59.9%,已经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大力扶持。同时,鼓励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现自我就业,从而带动和帮助一部分人就业。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相应带动18万个就业机会的增加。可见提高城镇化水平对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的作用极大。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农业劳动力达150多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40多万人,是当前全市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但可以为农村工业化建设提供发展平台,而且可以带动餐饮服务业、运输业、建筑材料等第三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还能够吸引一部分城乡劳动力到小城镇就业。我市应当努力扩充县城规模,同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扶持发展一批人口和乡镇企业比较集中、条件成熟又远离城市的建制镇,强化优势、突出特点,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缓解农村就业矛盾,减轻城区就业压力。

(四)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这个就业方针,尊重了劳动者的意愿,明确了政府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市场功能。政府在立足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的同时,应当加大就业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位于市中心,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交流大厅达1200平米的市劳动力市场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全市20个县区都组建了就业服务局,有了固定的劳动力交流场所;241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235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就业平台,4177个行政村设立了劳务联络站,全市还成立了5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形成了以市为中心、县区为基础、乡镇村为依托、民办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市就业服务局还建立了“*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站”,将就业工作的触角向纵横延伸。每年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达到了3万多人,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次,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重点是规范市场就业行为,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和就业成功率。需要全市各级就业服务部门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体系、分析体系、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完善市场服务手段,扩大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内容,增加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优化市场供需结构,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灵活性和竞争性,使市场应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大量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的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出现了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就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我们在感叹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却忽视了紧俏的高压电焊工月薪可以拿到5000元的事实。

90年代初,北京等地企业来我市招工,主要是从刚刚迈出校门的初高中毕业生中录用,从学徒开始培养。但是现在企业用工,技术岗位只招用熟练工。当年只要年轻就行,现在有技术才行。在北京就业市场,一般的普壮工工资价位在800到1500元之间,而熟练的技术工人最低可以达到1600元。在具体用工行为中,能炒老板“鱿鱼”的多是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下,在有限的就业岗位面前,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各地应当在关心具有龙头拉动作用的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和支持与经济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整合当地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规模,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双万人技术培训工程”,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我市建设成为华北机械加工制造业培训基地这一战略构想,打造我市培训的特色和拳头品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要坚持把就业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为办学宗旨,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劳动者素质结构,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要求,从而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