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思考

时间:2022-07-03 06:38:00

导语: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础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有赖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是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稳定运行,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金收入、支出、运转环节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基金的安全与完整。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不是按照社会保险政策规定登记、申报、缴费,而是采取伪造、变造、故意毁坏有关账册,隐瞒事实真相、甚至于谎报、瞒报、出具伪证,拒绝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少报、漏报、欠缴社会保险费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转和支付能力。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人的社会保险意识淡薄,缺乏法制观念,没能真正认识到社会保险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体系是减震器,是安全网,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一些缴费单位的领导和个人受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从小团体或个人利益出发,有意识地进行少缴、漏缴和拖欠社会保险费,一些单位和个人钻政策的空子,想方设法投机钻营,隐瞒、虚报、作假、冒领社会保险费,还有个别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擅自挪用基金,甚至出现与单位勾结,为偷逃社会保险费提供便利的违纪违规问题。

2、由于征缴对象不断扩大,征缴方式由过去的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社会保险费由单位发放改为社会化发放,虽然有利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进和完善,但也存在社保资金筹措困难,逃缴和拖欠社保费现象严重的弊端。社会化发放管理要求更高,人口老龄化更增加了社会保障的难度,基金的积累和保障服务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3、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除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及利息这一主渠道外,还有中央及各级政府补助金、统筹调剂金等。但有的地方财政困难,支付能力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渠道尚未健全和落实。

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行单位由原来的社保经办机构独立承办,演变为税务、财政、银行、邮政等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管理协调难度加大。当前,在基金多部门管理体制下,存在着社保经办机构、税务、财政信息不能共享,基金的现金到账不及时,缴费票据在途时间长,基金的收入、支出、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不顺,数据和票据传递不及时。各个部门的数据都不一致,导致基金在每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不安全隐患。

以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社保经办机构的高度重视。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制定有效措施,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第一,加强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参保单位和职工自觉履行社会保险义务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保基金监督和管理氛围。在加强市场经济规范,法制监督管理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参保单位领导和职工的社会保险法制观念,尤其是加强外资、合资、私营、个体经营者和雇员的法规意识更为重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宣传,增强所有参保企业和个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保险的认识,对基金监督和管理的重视,形成严格执行社保法规政策,积极履行社会保险义务,抵制违法违纪行为的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把握住基金监督和管理的源头。目前,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是当务之急。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关系到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保值增值和实现其社会保障能力的问题。有关基金的征收入库、支付管理、保值增值等问题都应立法加以规范,以保证基金的按时发放,防止基金的挤占挪用,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基础管理,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治理。

第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科学的数据信息体系,以增强基金监督和管理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规范基金收支管理,要做到科学计划安排,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一方面,按照全面预算的方法编制社保预算,各项目实行分项预算的管理,保持收支平衡的机制,增强基金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对参保单位的缴费行为实行专项审计,做到定期审计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另一方面,要做到严格审核,把住基金支付环节,利用“金保工程”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数据信息体系。

第四,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运作。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确保这些制度有效运行的内控机制。有了制度,就要认真落实,因为制度再先进再健全而不去落实,制度本身就成了摆设,而违反了基金管理制度规定又没有内部控制制度监督的话,就必然使基金受到损失。例如:外省某市一个经办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自己管理基金期间,没有很好地执行基金管理制度,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机制,造成了上千万元基金的挪用,致使大部分基金无法追回。这名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制度但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说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十分必要。所以,作为社保经办机构一定要提高认识,将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在形式上制定了一大堆制度、装裱上墙后就了事,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是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有章可循,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制度本身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第五,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协调制约机制,使监督制约贯穿于经办管理各项业务的整个过程。即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统计、信息、稽核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审核、账户管理、待遇审核、基金支付、关系转移等业务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只有从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入手,加强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的各个环节都置于各相关部门的相互监督制约的规范化流程之中,从而确保社会保险业务从制度和管理上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六,建立严密的防患于未然的监督和管理网络,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管理体系应形成以法律监督,政府行政监督,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专项监督,社保经办机构自上而下逐级监督,稽核部门对应参保单位的监督,参保职工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监督,形成社会、群众和舆论监督为一体的监督和管理网络。也就是建立以行政监督为主导,社保经办机构内控为基础,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社保基金监督和管理体系。其核心都是围绕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管理和参保人的合法权益问题进行规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纵横交织的监督和管理网。纵向监督体现在上级对下级的行政监督,一级对一级实施经常性监督,层层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监督和管理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工作。社保经办机构依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依法对缴费单位和个人申报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情况及社保待遇支付情况进行核查,从上至下构建社会保险监督和管理责任体系。横向监督体现为审计监督、互相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

综上所述,作为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各种基金的结算、审核、发放、管理和监督,责任重大。只有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才能保证我市社会保险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为构建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