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06-30 03:45:00

导语: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调研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几年来,前郭县委、县政府通过“三个三”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中积极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3亿元,是20*年的4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2,688万元,是20*年的3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吉林省第二位。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这充分证明,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中,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到全部执政活动中去,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际措施。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之间的关系

党的*以来,我党全面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为县级来说,通过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同时,党的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起着推动作用。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践科学发展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就表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能力,增强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事实上,这五方面能力都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提出的,都属于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能力的范畴。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上来。没有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能力,在执政实践中就做不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能力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能力,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进而完成好“*”规划目标,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靠发展来解决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靠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靠发展的成果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先进性建设过程中,我党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科学发展目标,通过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努力实现这些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安康的生活,就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到实处,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有力保证。

一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思想组织保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任务艰巨而复杂,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必须具备卓越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抓到实处,便可以为之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在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中,必须深入持久地抓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工作,使党的各级组织真正成为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贯彻落实的有力推动者,使整个党员队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拔和使用干部,培养和造就一支善于谋划和运筹科学发展的极其壮大的干部队伍。

二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作风保证。优良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综合表现和重要标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始终需要树立和弘扬与之相适应的好作风。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自主创新、注重效益等时代新风。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好大喜功、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是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予以克服和纠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过程,同时也是把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精神和所体现的文化,转化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组织作风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尊重规律、注重实效、严谨扎实、情系民生、公平正义、崇尚节约等等,都应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资源。要用好的党风促进和带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努力为实现县域经济突破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人文环境。

三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制度机制保证。总书记一再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度机制是带根本性的。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其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机制保障。改革和完善制度机制,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以人为本理念和科学、民主、法治精神,融入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之中,以保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落实。在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中,应适应改革和完善制度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党委决策机制,确保各级党委和领导在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防止和克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进一步改进绩效评价机制,做到以全面的体系、科学的标准、有效的手段评估政绩;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把握发展县域经济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上体现先进性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县级来说重点要在把握县域经济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上体现先进性。从贯彻落实党的*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发,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透彻把握住县域经济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我们就掌握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动权,就掌握了服务广大群众的钥匙,就掌握了体现先进性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1、县域经济是“三农”经济,必须靠现代农业建设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农业生产任务重的特点,所以县域经济是“三农”经济。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县域经济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2、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必须靠特色优势创新发展。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所以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关键要靠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在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时,一定要脚踏实地,符合本县实际,打好特色牌。要通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稀的产业优势。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不断提高开拓市场能力,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要拓宽视野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特色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商品的创效能力。

3、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经济,必须靠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是由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组成的,所以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经济。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时,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把城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走城镇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镇,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之路。要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做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要组织、动员、引导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体制机制条件。

4、县域经济是资源经济,必须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文明发展。县域经济是依托资源来发展壮大的,一般来说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着发展程度,所以县域经济是资源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县域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之间的关系问题,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打造节约、环保、高效的文明发展模式。要树立既要利用好县域内资源,又要利用好县域外资源;既要利用好物质资源,又要利用好政策资源的新理念。要创新发展非物质资源经济和扩大非物质资源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走上更快更好的发展之路。

5、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必须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破发展。县域经济是直接服务千家万户、维持民生的主渠道,所以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从全国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大多数发展水平很低,县级财政多数是“吃饭的财政”,少数还需要国家补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这给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将带来一次新的历史机遇。但要真正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来实现强县富民目标。

三、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突破中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实效化

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实效化出发,按照党的*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要求,前郭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20*年开始,我县结合实际大力实施了“三个三”发展战略,即打好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主攻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旅游拉动“三个重点”,破解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三个难题”。并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思路,使县域经济得到了突破性发展。

一是择优培育骨干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指导下,我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对县域内的骨干产业重新进行了审视,确立了积极发展壮大一个支柱产业、三个主导产业、三个优势产业的“133”产业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个支柱产业即:油气开采业。前郭县地下石油储量十分丰富,20*年县域内原油产量达100万吨。通过吉林油田开发、合资合作石油开采企业开发、县属小油田的开发和石油配套企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石油开采及配套产品加工产业。三个主导产业即:化工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充分利用石油、天然气、玉米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实施畜禽产品、乳品、专用玉米、有机水稻、大豆、有机食品鱼、饲料加工等七大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自然风光和蒙古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三个优势产业即:电力工业、建筑建材业和制药业。开发建设风能发电、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稻壳发电,抓好长山大唐热电厂120万千瓦扩建项目,构建火电、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共同发展的电力格局。着力抓好秸秆粉煤灰轻型墙体材料、页岩陶粒、凝石、水泥、特钢、彩钢复合板、塑钢门窗等项目开发建设。以蒙医蒙药文化开发挖掘为底蕴,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者,不断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建设蒙医蒙药、生物制药、西药、中成药生产体系。通过择优培育发展骨干产业,20*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11,000万元,夯实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

二是全力抓好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寻求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说,项目和资金就是生命线。为了推动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寻求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连续三年实施“项目和招商年”、“项目和招商速度年”、“项目和招商效益年”计划,各级干部紧紧抓住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层层落实目标责任,把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年引入域外各类项目334项,共引入域外资金119,007万元。开发建设工业项目83项,完成投资84,023万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项,完成投资50,030万元,5000万至亿元项目3项,完成投资9,000万元,5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18项,完成投资15,971万元。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3亿元,蛋白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力源特钢加工量达到20万吨;20万吨油脂化工和人民药业项目已开工建设;汽车节油器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投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哈萨尔酒业主体厂房已竣工;裕丰米业稻壳发电即将投入生产,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平稳起步,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45户,县域工业经济保持了高增长态势。

三是精心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县域经济知名品牌。前郭县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是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20*年以来,通过打“生态牌”,我县在国家的支持下,大搞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域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加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大打“绿色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培植绿色产业,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前郭县辖区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发展到19个,生产面积达到48,764公顷。其中,“查干湖”牌胖头鱼和“二马泡”牌大米被“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确认为“有机食品”。与此同时,全县依托绿色产业狠抓优质水稻、畜产品等八大生产基地建设,20*年共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81项,投入资金26,114万元,隆迪国际公司等一批带动和辐射功能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乳业、肉鸡等精品畜牧业,蓝狐、獭兔等特种养殖业以及棚膜瓜菜等高效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县是蒙古族自治县,从打好“民族牌”出发,全县上下努力打造“郭尔罗斯”和“查干湖”两个民族品牌。通过连续四届举办“中国•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中国•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以及通过在我县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和《美丽的田野》央视一套的热播,成功宣传推介了郭尔罗斯和查干湖文化,极大提高了前郭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品牌效应快速启动了全县的旅游经济,全国50余家旅行社已参与到我县旅游市场开发中来。通过精心开发以查干湖风光、大草原风情和蒙古族风俗为特色的旅游业市场,20*年我县共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实现15,600万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2,000万元。

四是注重搞好园区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园区是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现代企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有效场所,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平台。根据全县产业的发展,本着合理利用土地、发挥区位特色的原则,目前我县已建设工业园区6个,牧业生产区2个,旅游经济开发区1个。其中,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郭尔罗斯工业集中区为省级园区;长山工业园区、王府工业园区和乌兰图嘎工业园区为市级工业园区。20*年全县6个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770万元,实现产值106,000万元,实现税收6,400万元。通过加大园区基础建设、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强化对园区内企业的服务、推出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等举措,使园区不断发展壮大,推进了县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几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感受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