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27 11:32:00
导语: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党建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还是比较健全和庞大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党的基本知识和政策不熟悉,理论、政策水平较低;二是对组织业务不熟悉、不精通,业务水平不够高;三是工作方法方式简单,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适应新形势下对农村党建工作的要求;四是工作松懈,随意性大,责任心不够强;五是平均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2、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各基层党组织都建有一定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也比以前有所改善和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够平衡,总体数量少。有的基层党组织较多,有的较少,有的村甚至一个也没有,人员总量还不够充足。二是结构不大合理,存在“三偏”现象。女性偏少,所占比例较低,有的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高知识群体较少;平均年龄偏高,45岁及以上的几乎占一半。三是整体素质不够高,存在“三大差异”。入党动机、入党目的等思想方面存在差异,思想上不一致;对党的认识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理论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比较模糊,认识上不一致;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有的比较强,有的则比较弱,能力上不一致。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员发展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二、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工作体制方面的也有管理体制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软任务”、“虚指标”,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存在宗派观念,在发展党员上搞“家族化”、“近亲化”,排除异己。有的没有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培训教育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班子团结协调不够,比较软弱、涣散,发挥作用不够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开展组织生活较少,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单一。这些问题使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二是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充分体现,缺乏应有的号召力。当前,部分农村党员存在思想蜕化、先进意识淡化、组织观念弱化现象,把自己混同普通群众,“双带”能力不强;有的走群众尾巴,甚至参与各种纠纷、上访和赌博;有的党员村干部存在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这些问题,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党员的号召力。
三是党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高,缺乏应有的影响力。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在公开招考、录用、评优和资金、技术、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等方面向农村党员及其子女倾斜、优惠的政策,农村党员的优越感和荣誉感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四是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宽,农村群众缺乏入党的推动力。在农村基层,由于对党的基础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宣传落实还不够到位,党的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宽,部分群众对党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对入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党的“门槛太高”,要求太严,难以“入门”;有的认为入党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前途和意义,入与不入一个样,不想“入门”;有的则认为入了党既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和承担一定的责任,又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入门”。仍有相当多的人入党的思想意识不强,政治热情不高,缺乏入党的“推动力”。
五是大量农村青年外出,缺乏“源头活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大量外出务工、经商,“苗子”难找,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源头活水”。
三、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对策
我们认为,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要从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来提高认识,实行县委组织部负总责,抓宏观管理,乡镇党委具体负责,抓工作指导;村党组织直接负责,抓教育培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要实行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三是实行乡镇党委领导成员、村党支委成员每人每年负责联系培养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制度,确保队伍的数量。四是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加强督查和指导,确保工作落实。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认真实施村党组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不断地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增强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采取多种方式,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各种活动,如开展党员与群众之间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党员“双带”活动(即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和各种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让广大党员和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同时,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不断地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
三是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要以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党风教育,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永葆党员先进性;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要在资金、技术、信息、评优和参军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不断地提高党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增强荣誉感。
四是开源纳流,拓宽育人渠道。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善于发现和培养“苗子”;要积极发挥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变“党组织单独抓”为“党群组织共同抓”;要加强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联系,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要突出重点,把经济能人、科技示范户、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等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发展壮大队伍,进一步改善队伍的结构。
五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增强工作透明度。要认真推行“五推荐一公示”制度,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村民小组推荐、村民代表推荐和党小组推荐等方式,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要对拟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员实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和杜绝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维护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六是健全教育培训体制,强化培养和管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个人在学历、经历、阅历、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取向等方面的不同,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依托党校等阵地,整合培训资源,集中进行培训。要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调整充实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实用科技的培训教育,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增强他们的致富技能。要积极开展谈心活动,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要注重实践锻炼,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党组织开展的一些公益活动,同时交给他们一定的工作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加强跟踪培养管理,建立培养档案,落实培养联系人,实行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要加强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整顿,对条件成熟的,要及时吸收入党,对思想表现不好、入党动机不纯、群众意见较大的,要坚决清理出队伍。
- 上一篇: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下一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