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市)
时间:2022-06-27 11:25:00
导语: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辖四县一市一区,20*年全市人口24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5.49%;农村劳动力11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5.5%;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77.17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62.86亿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新的生产技术、新品种、新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关键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市农村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农村人才是指农村经济组织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或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及其他从事社会事业管理的农村人才,包括市、县、乡、村农业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能带领群众致富乡村干部以及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生产专业户等,俗称“乡土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目前有农村人才1.96万人,其中专业人员0.22万人,乡土人才1.74万人,他们组成了*市农村人才队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据调查,20*年全市农村专业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393人,初级职称803人;乡土人才中从事种植业5000多人,养殖业2500多人,加工业2000多人,流通约3000人,其他2000多人。大学本科学历294人,占1.5%,大专学历1274人,占6.5%,中专或高中3520人,占18%,初中以下14504人,占74%;初级职称803人,占4.1%。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才队伍素质正在逐年提高。
但从*市农村人才队伍现状看,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
(一)总量不足。目前*市农村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全市现有农村人才总数1.96万人,仅占全市农村人口的0.93%和农村劳动力的1.68%,与庞大的农业人口数量比例极不协调,而且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更为少数。
(二)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在*市农村人才队伍中,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者为0.51万人,仅占人才总数的26%,而初中以下学历者为1.44万人,占人才总数的74%,大多数农村乡土人才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多数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
(三)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人员呈“倒金字塔”型分布。即越往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越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越少,真正在农业第一线发挥作用的人员更少。从专业分布上看,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而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人才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管理人才极其短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较多,面向流通、服务领域的人才较少。从目前现状来看,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结构的失衡,存量与需求量供求矛盾日渐明显,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由于政府财政困难,涉农部门财力薄弱,加上工作面宽泛,效益低等原因,一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农业投入人力资本方面非常有限,用于人才教育、培训和开发的经费更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人才成长环境不够好。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一些农村人才找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有的甚至处于半闲置状态,特别是在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中,所有涉农部门的专业站、场、所合并成立农业服务中心,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这些专业人员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安排参加政府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才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同时,激励、支持农村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如技术人员职称聘用,农村乡土人才职称的评审认定等问题,在我市专业人员中反映强烈,影响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因此,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才队伍,为使农村人才在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打破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界限,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的观念。要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针对*市目前存在的农村人才工作缺乏统一领导、规划和管理,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农村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优化人才结构,建立一支适应*市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村人才队伍
*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和我市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在优化人才结构方面,必须围绕*市优势农业区域化发展的需要重点抓好四支队伍建设。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按照上级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结合聘用制,大力推行竞争上岗,规范农技推广队伍培训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逐渐把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农技人员的评价纳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种养能手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市场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要求的种植业、养殖业能手队伍。
三是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具有一技之长的加工、建筑等技能型人才,是现阶段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新途径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正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一技之长,能带领农民外出务工,带动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能工巧匠。通过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有序流动。
四是农村营销管理队伍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搞活农村市场流通的需要,围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建设一支由农村经济能人、经纪人、营(运)销大户和个体经营户等构成的农民商业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兴办实体、沟通产销、链接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促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出发,着眼市场、贴近农民需要,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农村人才队伍。
一是结合新技术推广,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围绕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要求,重点培训骨干农民、村干部、农村青年党团员、生产经营大户,培养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管理的产业化经营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轨道上来,必须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同时,尽快实现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的结合。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使一部分农民掌握二、三门新的技能,从而扩展农村人才队伍。
二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各级组织部门继续牵头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考核、评议等制度,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人事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科技平台”项目计划;农业部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以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绿色电波入户等工程;科技部门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劳动部门抓好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划和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培训;建设部门负责建设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培养农村建设类实用人才;科协负责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同时,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农村技术培训服务基地的作用,办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培训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做到学其所需、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四是拓宽培训渠道。选拔部分拔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培训;探索“校市(县、区)联姻”,进行技术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互教互学、鼓励自学成才,加快科技、信息的普及与传播。
(四)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和资源开发,是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农村人才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采取“各级负担,适当补助”的原则,市财政每年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各县(市、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经费,保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加强激励机制,营造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是积极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服务。对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合法收入,志愿去乡镇第一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将人事关系保留在县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想方设法改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切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积极扶持,帮助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扶持、鼓励兴办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在用地、水、电设施、科技立项、资金贷款给予支持和帮助,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给予更多的照顾,对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中给予免税优惠的政策等。
三是农村人才政治生活上给予关心。对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继续评选拔尖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是改进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同时,尽快开展农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让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得到专业部门的认可,激励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多作贡献。
(六)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培养、开发、使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合力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和管理。必须成立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农业、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县、乡、村党组织负责抓落实的领导工作机制;市、县两级组织人事、农业部门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来,转移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来,加强与科技、教育部门的配合,发挥职能优势,搞好内外合作,形成全面开发、培养、使用农村人才的工作合力。组织、人事、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规划。同时,加强制度管理,由市统一出台农村人才选拔规定,实行动态管理,使农村人才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
- 上一篇:丽水城市防洪研究管理论文
- 下一篇:农村经济人从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