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

时间:2022-06-27 11:11:00

导语: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

党的*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公信度,就是公众的信任程度。在选人用人上取得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检验民主政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些重要成果。比如: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差额选举制和票决制,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以及公示制、考察预告制等等,使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对选人用人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在选人用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干部考实考准难,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难,干部管理监督难等。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要注重群众公认。”而实现群众公认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切实规范初始提名。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极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只有扩大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度,才能有效地防止选人用人上的腐败,提高公信度。一要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二要赋予责权对等的提名权,规范、扩大提名范围。对重要岗位的人员调整,可由党委委员提名,常委会议确定人选,全委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三要完善政策措施,让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也能顺畅选拔到公务员系列的领导岗位上来。四要对推荐人选票数不集中、考察对象难确定的,采取“两推一见面”的办法确定考察对象。对第一次民主推荐的人选比较多、票数分散、难于确定考察对象的,将第一次民主推荐得票数较多且较集中的人选作为初选名单进行第二次推荐,并在第二次民主推荐过程中,让被推荐者通过演讲、自我介绍等方式亮相。通过采取“两推一见面”的考察办法,更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识别干部,也为干部参与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提供了平台。

注意社会公论。群众对干部的了解是最基本、最全面的,其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实践证明,凡是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用起来一般都不会错;凡是群众意见比较多的人,用起来往往会出问题。让群众参与选人,把各级领导干部的“优”与“劣”、“升”与“降”的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通过民主推荐、民意调查、民主测评、试用公示等形式,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参与程度。“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能保证把代表群众利益的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能有效地促使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真正统一起来,能够更好地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解决干部工作中存在弊端的有效途径。“让群众更多地参与”,一方面为群众选拔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为群众直接加入被选拔的行列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扩大了干部选拔范围,拓展了干部选拔机制的择优功能。

坚持领导推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培养选拔干部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内容。但是,领导选人绝不是领导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而是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和一定的程序,集体决定。实行领导选人与群众选人相结合,需要建立健全包括群众民主推荐干部的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的相关配套制度,来监督和保障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的权力,从而为提高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树立围绕发展选人用人的导向。大力选拔那些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做到围绕发展选人,让那些有发展思路、有发展本事、有发展办法、有发展业绩的干部脱颖而出;围绕发展择人,让那些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干部热情竞相迸放;围绕发展用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树立凭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选人用人注重实绩,才能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重资历的传统思维定势,注意选拔敢抓大事、肯抓实事、能够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政绩的干部,形成凭实绩评优劣、定升迁、论奖惩的用人导向。

树立面向基层选人用人的导向。*报告提出,要“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按照这一要求,要把是否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干部选拔工作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创新干部选拔形式。传统的干部选拔模式主要是以人选人,选人用人权力高度集中,评价、提拔干部往往是由领导个人说了算。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努力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实现以制度选人用人。实现以制度选人用人需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工作的各项具体制度,维护好干部选拔工作制度的权威性,增强干部选拔工作制度的可行性,解决好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问题。

从“相马”到“赛马”,创新干部选拔的遴选方式。由于在“相马”过程中没有竞争,“相马人”的素质高低、品行好恶、远近亲疏,决定着选出的“马”的优劣。在新形势下,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要获得合理、有效的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潜能和价值,就必须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选拔工作中来,把“相马”变为“赛马”,在竞争中展示实力和优劣。这样才能引导干部从“追逐伯乐”变为“赛场争雄”,比能力、比德才、比贡献,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干部选拔环境,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

从“封闭性”到“阳光作业”,创新干部选拔的监督手段。过去我们的干部选拔封闭性较强,工作制度不公开,选拔情况不公开,任免结果不公开,缺乏监督。要提高公信度,干部选拔工作就必须是开放式、公开化的,做到能公开的内容尽量公开,能公开的操作和程序就公开操作,把干部选拔工作的全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阳光作业”。“阳光作业”是防止在用人的问题上躲避多数人监督、滥用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广大群众监督干部选任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还可以监督干部选任规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监督合力。

总之,“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提升干部选任工作水平,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