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27 08:43:00

导语: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为民办事有实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建设新农村形势下,农民群众对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服务的水平和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配套额度。所以,只有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兴办公益事业的需求,才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形象。在全面分析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就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一、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纵观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资金积累达到10万元以上的33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10万元的32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万元以下的132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3%;没有收益的364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即使在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村中,基本上又局限于三种类型:一是发挥资源优势经营煤炭型。如白草村乡、阳眷镇、南留庄镇等乡镇的村,通过经营煤矿或收取煤矿占地费,使煤炭产业成为增加集体收入的主要形式。白草村乡19个村,有17个村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二是依街傍路出租房屋或土地型。如蔚州镇、西合营镇、吉家庄镇、白乐镇等大镇的政府所在地,发挥人口多、流量大、交易广、商业繁荣的优势,通过出租街面房、出租土地等途径,每年都有一定的发包或经营收入。村集体除维持日常的办公开销外,每年还能拿出一定资金为村民兴办公益和福利事业。蔚州镇28个村中20个村有这种优势,南关东每年村集体收入在130万元以上,其中:出租街面房收入70多万元,给村民人均分配就达1000-3000元。三是盘活现有资产发包基础设施型。一些有机井、果园、机动地的村,通过将机井、果园、机动地发包,收取承包金增加集体收入。如桃花镇全镇有机井58眼,通过将机井发包给农户,集体只拥有产权,使用权归农户,既增加了集体收入,也保证了机井的维修保护,使集体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

通过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来看,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问题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对西部有资源优势和中部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村,有一定的集体积累,村级举办公益事业由村出钱去办,村容村貌整洁,干部好当。而对于大多数既无地域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东部乡镇村,几乎无集体资产积累,完全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村级日常工作,村里的公益事业也主要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向农户收取,造成了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农村党组织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大削弱。二是发展水平还很低。相当部分村即使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只能维持正常办公及干部工资,还有部分村每年只有1000-2000元的集体收入,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障,有的村税费改革前的干部工资一连几年都无法兑现。有的村因债务沉重,村干部忙于应付,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工作,更不用说发展集体经济了。三是涸泽而渔引发了系列社会矛盾。有的村为兴办公益事业,或者解决发展集体经济的原始资金积累问题,变卖集体资产,违规使用土地,扣留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或变相向农民收取其它费用,群众意见很大,上访不断,干群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

二、制约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县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有主观能动性的束缚。

客观原因:一是发展基础差。一些偏远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利,经济基础差,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如陈家洼、草沟堡、柏树等乡镇多数村处于半坡区或山区,水利条件普遍较差,资源相对匮乏,信息闭塞,农产品运输销售困难,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二是自然因素的制约。我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大部分村靠天吃饭,2005年前后,我县连续几年严重干旱和杏扁冻花,有的村水利设施基础条件差,水浇地面积少,主导产业不能发挥优势,农业收入相对较少,从而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三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束缚。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组织通过贷款上项目造成负债,集体组织每年拿出部分收入还债,甚至创收资金每年还无法偿还所欠债务,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主观原因:一是部分农村干部安于现状,对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性不高。有的村干部面对一个难以度日的穷摊子,没有工作积极性,缺乏开拓精神,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积极的谋划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不积极地去筹集资金。还有的存在着在任期间不为村里负债的干部便是好干部的想法,守摊思想严重。二是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有顾虑。税费改革前,乡村兴办公益事业由乡统筹、村提留去解决,而税费改革后,乡统筹、村提留取消了,发展集体生产只有靠“一事一议”来筹资筹劳,有的村干部即使想发展一些集体生产,也怕开展“一事一议”惹麻烦,引起群众告状,从而不去积极兴办。还有的认为以往村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大都破产关闭,不但没有赚钱,反而增加了债务,因而畏缩不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实行后,很多村把原来的集体资产如农机具、林木、果园、厂房、厂地等分的分了,卖的卖了,使村集体形成空壳,失去了集体创收的物质基础。有的村对集体资产的租赁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承包费收取不积极,或者优亲厚友,形成多年拖欠,造成资产流失。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解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靠上级财政补贴是不现实的,因为大部分地方财政是“吃饭”财政,根本无能力补贴村级。既便富裕点的地方,能给村级少量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想方设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是振兴集体经济的根本出路。

一是要区别对待,防止一哄而上。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战略的实施,民营企业已日益凸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这种主流形势和背景下,一个县、一个乡镇发展集体经济、引进项目尚有困难,对于一些村就更困难了。特别是对于那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资源地理优势特别匮乏、人数相对较少、但当前尚不具备移民或搬迁条件的一些村,更无力或不适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这类村,要避免一以概之,强行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于维护村级正常运转和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可由上级财政支持保障,并将其列入国家、省、市、县重点扶贫村进行专项资金扶持,待条件成熟后,实施整体移民或搬迁。

二是要培强主体,增强发展活力。村级班子在发展集体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村集体收入较多的村,无一不是班子坚强有力的村。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发展集体中人的因素,夯实其组织基础和领导核心,尤其要选好“两委”班子带头人,大力选配思想解放、敢闯敢干、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人进班子,起到“用活一人、带活一村、辐射一方”的能人带动效应。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实施“换脑”工程,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懂得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主动努力寻求集体增收的途径和办法,解决会干问题。要抓好村干部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无私奉献、为民服务、艰苦创业意识,解决愿意干的问题。

三是要健全机制,激发发展动力。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责任制;乡镇党委书记负责制;村干部“具体责任人”等制度。把乡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实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特别是在发展集体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条件和创收难易程度下达年度创收基数,超收部分允许村干部按比例提成。要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县直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是要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张力。集体资产是村级集体收入的重要基础,积极有效地盘活集体现有资产,使集体现有资产增值,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重要渠道。要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发利用集体耕地、闲散土地、集体非农用地、现有矿产资源,积极做好资源增效文章。要针对农民工大量外出,部分耕地闲置撂荒的实际,在遵守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依照“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协调,把闲散撂荒耕地采取集体反租承包、作为股份入股等方式,发展高效种植养业和其它生产加工业来增加集体收入。要发挥城市化建设和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县城和集镇面积不断扩大、部分村区位优势凸显的优势,想方设法将有开发价值的临大街、临道路的集体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统一规划成商贸用地,按照不同区位不同价格的原则,租赁出去,有条件的村也可统一建成商业门市后再行租赁。对有水利条件的村,或利用原有水利设施,或新建水利设施,通过做大做强“水”文章,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大力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靠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的“双赢”。

五是要筑巢引凤,借助发展外力。要教育引导农村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经济发达地区的客商引进来,落户本地;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客商在占地、供水、供电、治安等方面提供方便,保障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利用他们的技术、资金、市场优势发展当地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六是要拓展功能,提升发展内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模式下,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很难满足发展生产的需要。因此,各村要积极发挥集体统揽功能,依托产业,吸引民间经纪人组建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可以在农产品集中产区,成立村级服务组织,通过培育市场、搜集信息、搞好仓储、搞活运销,为促进当地规模经营发展提供服务。无论向农民提供何种服务,在收费上既要考虑服务成本,又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赢得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七是要创新模式,加大发展牵引力。可以走股份合作型路子,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户以资金、技术入股,实行村户合作经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和新型合作经济,要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发展集体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可以走“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型路子,村集体通过创办各类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党员创业园区、村办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发展社会化服务实体,走既富村又富民的农业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