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6 05:59:00

导语: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区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开发开放实际,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努力建设素质高、能力强、有活力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1、创新“三服务”主题活动,寓党支部书记的组织领导于服务之中。

去年,**区委创造性地提出以“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活动(以下简称“三服务”)。“三服务”活动强调从区委做起,一级服务一级,加强资源整合,在人、财、物等方面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寓党的组织领导于服务之中。这样,既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无人做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的情况,又增强了党支部书记为党员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的党员来自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的企业,党支部对大楼内的党员、群众没有任何经济的和行政的约束力,但通过党支部书记为企业、为党员、为群众的热情服务,使党支部对所在大楼内90%以上的企业,甚至周边楼宇的部分企业都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实行“二推一选”制度,增强党支部书记的群众公认度。

**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书记选任的群众基础,认为这是增强党支部书记领导能力非权利因素的重要环节。20*年,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利用农村党支部换届有利时机,对村党支部的换届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全区开展了“二推一选”(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直选),6月份,率先在试点单位合庆镇成功完成了29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在取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随即在农村其余14个镇227个村级党组织换届中实行“两推一选”,占需换届支部总数的94.5%,为推进基层党务干部的竞争择优制度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在“两推一选”过程中,广大村民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基层党员干部通过“两推一选”深化了“对下负责”的意识,大批致富能人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此后,在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逐步推行了居民群众投推荐票,党员投选举票的“两票”制,既从制度上保证党员的选举权,又保证党支部书记人选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对增强了党组织非权利因素的影响,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向党支部书记调查了解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时,有125人选择“很满意”,占17.3%;有495人选择“比较满意”,占68.7%;有97人选择“一般”,占13.5%,有4人选择“不满意”,占0.5%。

3、实施党务人才社会化配置,优化党支部书记队伍。

针对党务干部年龄结构呈现出的老化趋势以及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严重短缺,**区委采取超前培养、公开招聘和引进、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年龄结构的整体优化,有效增强了党务干部队伍的活力。20*年**采用“社会化配置、契约化管理”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200多人报名,最后录用8人,作为党务干事被派遣到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等开发区综合党委(党总支)和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新经济组织党总支,开展党的工作和由开发区综合党委承担的(园区)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这是区一级地方党委首次运用“员工派遣”方式配备党务干部,为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部门党务人员职业化新途径积累了新鲜经验。

4、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

**区委把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作为提高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党校为基地,把掌握学习方法和工作技能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贯穿其中。在721名调查对象中,已参加过党务干部专题培训3次以上的368人,占51%;2—3次的210人,占29.1%;1次的112人,占15.2%。在培训中,各级党组织做到有计划、分层次,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了完善的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体系。如,以提高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基层党务工作“六会”能力专业培训;以建立健全党务干部梯次配置,培养党务干部后备力量为主要方向的党务干部“成长工程”建设;以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内容的“班长工程”等。党支部书记的理论素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5、配强班子力量,发挥党政领导整体效应。

在**党支部书记工作情况调查中,有61.2%的基层党务干部认为“选配好党政领导”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很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确保领导班子核心的形成和班子作用的发挥。一是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科学合理地配备好领导班子作为各级组织主要领导的重要责任予以落实;二是按发挥专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选好配强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确保领导班子核心的形成和班子作用的发挥;三是加大干部轮岗力度,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能力、气质、性别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党支部书记发挥综合协调能力以及驾驭复杂事务的能力创造条件。从调查分析看,**基层单位的党政班子总体是协调的。

6、夯实工作基础,培育党支部书记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721名调查对象中,已从事党务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211人,占29.2%;5—10年的187人,占26%;3—5年的156人,占21.6%;3年以下的167人,占23.1%。党支部书记大多能和党员群众风雨同舟,特别是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大量的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中也鲜明地反映了基层党支部书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工作基础。在回答“您通常上党课——”,请“上级领导”的270人,占37.4%;请“党校、高校老师”的224人,占31.1%;直接由“自己”上课的227人,占31.5%。

调查资料显示,**基层党组织由党支部书记亲自上党课的有1/3左右。基层党支部书记直接生活在广大党员群众中,了解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因此,由党支部书记直接上党课,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是党支部书记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直接显现。

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倡导“能力本位”。用能力价值观统摄主导权力价值观、金钱价值观,激发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进取,主动热忱地为党工作,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及其重要的环节。

1、分层分类,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加强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增强党支部书记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结合“班长工程”,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

(1)着力培养党支部书记的学习能力,这是提高党务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的重要途径。

(2)大力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实践能力,帮助党务干部熟悉了解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规律,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党支部书记的开拓创新能力,善于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以培养党政复合型人才为方向,双管齐下,完善党务干部的能力架构。

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党务工作者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党政人才之间的贯通对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建立党务干部人才库。把各单位、各系统的党办主任、人事主管、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团干部、工会干部、党员行政领导等纳入党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特长以及不同的个人兴趣,按专业型、复合型分类,实行动态管理,使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人才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的贯通机制。据对721名调查对象了解,在从事党务工作以前,担任政工干部的149人,占20.7%;担任行政领导的247人,占34.3%;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81人,占11.3%;在一般管理岗位上的175人,占24.3%;普通党员的31人,占4.3%;团干部36人,占5.0%。从行政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在党务工作,还是行政工作、专业技术工作、一般管理岗位,或者是共青团工作都必须具有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从现有党支部书记的资历看,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显然,这为实现党政领导干部之间的贯通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

3、建立完善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激励机制,激发加强能力建设的内驱力。

第一,加大民主选举力度。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差额考察制和票决制,有条件的可以采取直选制,加大民主选举的力度,变组织选任为党员选任,增强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

第二,实行个性化培养。“以人为本”,推行党支部书记的职业生涯自我设计与组织设计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发展目标,采取超前培养、岗位培养,脱岗培养、挂职培养等方式。

第三,完善激励机制。修改或调整有关基层党务工作达标创优以及一级支部的名额规定,按照考核实际,决定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业绩和奖励标准;对被评为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由评选单位的组织部门负责安排不少于3天的疗休养;对任职期间3次以上被评为区以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可以结合其本人意愿,符合条件的可直接作为上一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候选人选,按照组织程序予以推荐。

4、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实现由定性、封闭,向定量、透明转变。

第一,量化考核指标。对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党务工作管理业绩、社会矛盾的协调效果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等抽象的概念要善于通过具体的工作模式、理念表述使之量化显示,对一些定性的描述也力求具体化。第二,实行考核预告制。结合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目标考核,同时对书记个体的工作业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可以按照随机原理,组织一定比例的党员群众对本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开展民主评议,上级组织在汇总考核和评议结果的基础上,对被考核的党支部书记作出评估报告,在支部大会上予以通报,确保考核的透明度。第三,优化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党务工作评价体系,使党的工作更注重绩效管理。有关组织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考核工作的管理及其奖惩目标的兑现。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及其本人的述职报告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考察意见,也可以作为提拔或任职的依据,在任上一级职位公示的时候,应该将考核情况在一定范围向群众介绍,确保“群众公认”。与此相应,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

5、增强组织活力,营造党支部书记能力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

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增强组织活力的有效途径,用组织的关怀、用党的事业的发展把优秀的党务人才凝聚起来。

一是要坚持上级组织为下级组织服务。上级党组织要在人才的配置、资源的整合上多做加法,在工作的具体要求上多做减法,为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条件;要关心党务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切实维护和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的优势,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党务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能力。

二是要加强人才发展规律的研究,建立完善拴心留人的良好机制。各级党组织要从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基层干部也是人才,要用事业发展的远大目标把工作在第一线的党支部书记凝聚好;加强对党务人才发展规律的研究,坚持走自主性、培养性、使用性和政策性开发并举的人才开发道路,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群众拥护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基础工作抓实抓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一流的党务人才,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