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思想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6-26 05:11:00
导语:农村党员思想的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最近,我们组织专班采取召开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部分农村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积极梳理来自基层党员干部、基层党员、普通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深入18个村党支部,召开座谈会18个;发放统计表20份,收回20份;采取集中和个别座谈形式,座谈党员130多人。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现状
1、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全县现有341个行政村,有村基层党组织346个,其中党总支5个,党支部341个。农村党员(不含农村中小学)14399名,其中35岁以下的1898名,占13.2%;35—59岁的7750名,占53.8%;60岁以上4751名,占33.0%,参国前入党的149名,占1.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27名,占0.8%;高中(中专)的2491名,占17.3%;初中及以下11781名,占12.4%。在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任职的党员1281名,占8.9%;无职党员13118名。流动党员1993名,其中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794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39.8%,流入党员37名。
2、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况:全县341个行政村中,有干部办公场所的265个,占77.7%;有党员活动场所的254个,占74.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的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能够牢记党的宗旨,思想追求上进,为人公道正派,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党员在队伍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队伍建设滞后,整体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平均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数量很少,没有形成梯次的年龄结构。229位参与调查的党员平均年龄为52.8岁,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仅有12人。二是文化程度偏低,文盲党员仍然占一定比例。调查过程中,请人填写问卷或不能按要求填写问卷的党员有25%左右。三是女党员数量偏少,导致推选合格的女村组干部、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成了难题。四是弱势群众党员偏多。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有28人,常年卧床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党员有16人,家庭负担过大严重缺乏劳动能力的党员家庭有12个。
2、缺乏致富本领,“双带”能力不够明显。据调查结果表明,党员家庭的平均生活水平处于全县中等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党员约占7%,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本村平均水平的约占20%。农村党员中年轻能干的外出打工者居多,精明的中年党员大多担任村组干部被工作所累,其它党员尽管有致富的愿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普遍感到致富无门,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想在短期内实现家庭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绝非易事。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全县约40%的党员户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发展了黄姜产业,无情的市场不仅使他们的致富愿望在一夜之间破灭,而且使他们产生了后怕心理,几乎丧失了再度调整的信心。调查发现,不少党员的家庭收入赶不上群众,没有帮带贫困的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进性很难体现。总的来说,党员在带头富、带领富中作用发挥不太明显,严重影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宗旨观念弱化,党性观念不够强烈。在调查座谈中,我们认为大多党员的宗旨观念还是好的,他们大都有为民服务的朴素心理,但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愿、不会或无力更好地发挥党的宗旨,如有的党员怕别人说闲话,有的受自身经济、身体等条件限制,等等。调查反映,极少数已经淡忘了党员身份,完全把自己混同为普通群众,不参加学习,不参加会议,不参加组织活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党龄,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名党员”、“隐性党员”。
4、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觉悟不够先进。调查座谈反映,一些农村党员的思想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太适应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有的麻木不仁,思想僵化,讨论不出声,开会不发言,机械呆板,可有可无,沦为“举手党员”。有的是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思想在作祟,对身边的坏人坏事或不良现象视而不见,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信条。有的唯我独尊,个人主义严重,大局观念不强,以个人私利或小集体利益为重,不仅不配合村组干部开展工作,而且故意拆台搞“内讧”,给基层组织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有的悲观失落,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对目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感到“不可救药”,对党和个人的前途有些迷惘。
5、党员流动随意,组织纪律不够严明。随着农村打工经济不断壮大,全县有1383名农村流动党员,他们大多行动自由,天马行空,外出前不和组织打招呼,外出后不跟组织联系,返乡后不向组织汇报,常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会,不能按时交纳党费,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党的纪律对他们无异于一纸空文。部分留守党员纷纷效仿,每逢支部组织活动就借故缺席,或者签完姓名就开溜。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开展第三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时,要紧密结合党员实际,积极探索,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1、加强领导,摆正党建位置,解决党员队伍建设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抓好党建促经济”绝非一句空话,要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基层党组织要在“抓经济、搞计生、跑项目、保稳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党员队伍建设纳入工作目标,明确专人,制定计划,掌握现状,定期研究,把这项“细胞”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因村施教,放宽学习要求,解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受农村党员文化、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农村党员的这些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文化程度偏低的,没有读写能力的,学习教育活动主要以集中学习为主,以分散实践为辅,以交流心得为主,以书写体会为次,没有书写能力的以向党组织述职为主;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以基层党组织送教上门组织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主。总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好农村党员搞好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收到效果。
3、加强培训,强化监督管理,解决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突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农村党员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二是要加强实用科技培训。以“科技强县”为动力,不断巩固和提高县、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应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色,充分发挥乡土拔尖人才党员的辐射效应,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推广者、传播者和渗透者。三是要加强党员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为党员创造交流思想、增强党性的环境,保障党员权利;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严明党的纪律,对不合格党员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积极探索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疏通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联系渠道和方式,使他们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权益有保障。
4、制定政策,扶持党员发展,解决党员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想富、快富、带领群众富是农村党员最迫切的愿望。基层党组织应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向党员进行倾斜,使农村党员产生优越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充当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一是对富裕党员实施“扶优”工程,继续开展党内扶贫帮困活动,为有发展基础的党员提供资金扶持,把现有产业做大扶强。二是对一般党员实施“富脑”工程,通过编印技术手册、提供生产信息等方式,促其在家庭经济发展上实现跨越。三是对困难党员实施“造血”工程,建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通过帮、联、包、带等多种措施,增强他们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温饱自给。
5、搭建平台,积极创新载体,解决党员个体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一是深入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实践活动,对农村无职党员因人因情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规划岗位目标,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卡,加强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促使农村党员在履行岗位职责中体现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以“三级联创”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双建双带”、“三富工程”等农村党的建设活动,让党员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作用,在发挥作用中发展经济。三是积极推行“干群互动工作法”,扩大基层民主程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让党员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切实保障党员权利。
- 上一篇:数据接口扩展研究论文
- 下一篇:高速PCI总线接口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