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5 05:54:00

导语:干部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党委和政府是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提高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是地方党委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出发,努力探索党务、政务管理新方式,在市直单位和12个区市中逐步建立起以“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责任制衡的执行机制、督查考核的监督机制、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为核心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有助于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地方改革发展及各项事业;有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助于合理划分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做到权责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重大决策、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市委、市政府把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作为制定绩效管理目标的重要前提,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并建立一整套制度保证措施。如设立市民议事厅,请市民代表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市民代表听证会制度,有关部门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的公共事务,凡关系市民利益的重大决策(如价格调整、建设项目等),未经市民代表听证,不得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程序,多数市民反对的项目不再提交研究;成立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议题、工作部署和重大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咨询意见。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将各项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目标。通过横向比较(对比全国同类城市相关指标)、纵向比较(对比近三年相关指标)、基准比较(对照各单位主要职能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上下反复协调,认真审查筛选,制定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体系中既有经济发展的指标,又有社会进步的指标;既有经济增长总量、速度和质量的指标,又有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指标;既着重当前发展,又兼顾可持续发展;既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注重党的建设成效。

建立责任制衡的执行机制。*市委、市政府将目标绩效管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自上而下地构筑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对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提出明确的质量、时限要求,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抓到底。重点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出“目标承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不落实或完成得不好,视情况追究其责任,直至降职、待岗和免职。建立健全逐级报告重要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的制度,市委常委和副市长每年两次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各区、市、市直单位的主要领导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所承担重点工作目标的进展和落实情况。汇报材料同时报市目标管理考核办公室,建档备查。要求已经办完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没有完成的找原因,出了问题追究责任。用制度制约和目标考核,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成为目标落实的主体,成为抓落实的直接责任者和推动者。

建立督查考核的监督机制。为确保目标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市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统计审计、财政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任成员,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为办事机构的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委员会,代表市委、市政府行使督查职责,负责对全市目标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各单位重点工作目标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和随机抽查。建立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定期综述,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大项目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督查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推动式督查、调研式督查、明查暗访式督查等方式,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督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同时,创新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年度考核结果主要由目标考核、群众测评和日常监控三部分构成,突出实绩考核。

完善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市坚持使绩效考核与干部考核紧密挂钩,实行单位主要领导政绩评定与本单位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的办法,将考核结果量化到每一位市管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对参加考核的90个市直单位、510余名市管干部和12个市区的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由市委组织部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经考核进入前20名的市直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或末三位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末三位的,给予主要领导待岗或降职处分,真正做到督事、评绩、考人、查纪“四位一体”。

实施目标绩效管理,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实践表明,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地方党委执政能力的有益探索。

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确定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总体部署后,通过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可以把各项重要决策决定、工作目标和部署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管理指标,由党委和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权限,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从而使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委更好地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开展工作,抓大事而不越俎代庖,重考核而非事无巨细,不直接指挥、干预或代替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就要有一个衡量检验发展的科学标准和方法。通过目标绩效管理,可以引导和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发展。如我们考核各区市的物质文明建设,不仅有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考核指标,而且有对发展潜力、运行质量和社会保障的考核指标,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的发展战略,对12个区市不搞一刀切的考核,而是按其各自的特点、条件和发展优势,在考核指标、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上有所侧重,突出不同地区发展目标和全市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力求发挥各地优势特色,避免发展结构、格局的雷同和区域间的恶性竞争,使考核工作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所要的政绩,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是勤奋工作、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得来的实绩。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通过目标绩效管理,建立一种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可以激发广大干部创造业绩的强烈愿望和内在潜能,使他们自觉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科学的绩效导向和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又为干部的实绩评价和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平庸无为的干部没有市场,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形成干事创业、鼓励探索、激励成功、争创一流的良好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