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中的作用思考
时间:2022-06-20 08:34:00
导语:干部管理中的作用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按照“*”要求选好人、用好人,关键在于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特别是针对干部的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如何探索和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在干部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是组织部门应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县委在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中,根据县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以班子进一流班子、干部进一流干部、党员进一流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一”工程,量化指标,认真考核,确定等次,严格兑现奖惩。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拿出10多万元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予以重奖,其中党、政主要负责人奖励金额占单位奖金的15%。对20*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2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全县通报,对因工作失误导致一票否决的1名乡长予以降职,1名副乡长予以撤职,对20*年度考核排名末位的一名乡镇长予以组织调整。通过以“三进一”工程统领考核工作,激发了基层党政班子求真务实、想事干实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财源建设先进县。*县委的“三进一”工程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的高度重视,在《黑龙江组织工作》、《调查研究》上刊发了*的经验和做法,市委书记杨喜军亲自批示并且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在全市学习“三进一”工程经验。
一、注重综合评价,促进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对于各级党委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
*县委在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中,不但保留一些常规工作指标,而且还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及时调整考核指标,比如,20*年将全县重点发展的“三色经济”中的绒山羊、优质大豆、民有林等工作列为考核指标,2006年又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对乡镇的考核重点,既符合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的新特点,又综合性强、涵盖面广,既全面反映了乡镇干部履行职责和德能勤绩情况,又突出重点起到了纲举目张、牵动全局的作用。在考核项目的设定上,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客观因素、基础条件,合理确定指标,既不脱离实际、无法完成,又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完成任务,激发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想事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入科学分析的方法,并不简单的以分数定排名,而是深入的进行综合分析,辩证地进行历史和现实的、主观和客观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一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既作客观分析,从实绩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分析现任领导所起的作用,又作主观分析,察看现任领导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二是从环境的因素出发,既考虑内在的环境因素,如乡镇干部的素质、班子成员的整体优势,又考虑外在环境如地域优势、人文优势和基础条件等。三是从横向纵向的角度出发,既看在9个乡镇中的排名,又要看与历届班子相比工作的好坏和名次是上升了还是下滑了。四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既认真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取得的业绩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式的长期效应,还是“杀鸡取卵”式的短期效应,以此确认业绩的实际价值。
考核评价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注重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的辩证统一,注重群众的评价,这对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二、突出实绩考核,促进干部树立务实的政绩观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构建科学完善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县委在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中,坚持突出实绩考核和求真务实原则,一方面,立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核指标设计决不贪大求全,脱离实际。另一方面,要突出对“事”的考核,通过分析“事”来评价干部的“是”与“否”、“优”与“劣”,看主流、看发展,既要看到干部的长处,又要发现干部的不足,把工作实绩放在一个地方的整体工作中,实事求是地反映。第三方面是突出重点指标的考核,对一些意义不大、无关大局的,或者是不求实效、走过场式的,尤其是空洞泛泛、可有可无的项目予以删减,以便更好地体现目标优化,增强考核的实用性和导向性。
三、运用考核结果,促进干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提出“三个文明”齐头并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不可或缺。目前社会上发生了种种“荣辱”倒错现象,包括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中的领导干部也都存在着严重的“荣辱”倒错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模范地实践“八荣八耻”荣辱观,还应该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包括如何正确对待组织上的奖惩、个人的进退留转、制度的约束和管理等等,但是,荣辱观虽然属于道德范畴,却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尤其是干部实践荣辱观,不能简单地依靠个人的努力和自觉性,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制度来约束,实践证明,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就是比较管用的办法之一。
搞好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利用好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把奖与惩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严明的奖惩制度。*县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规定,年末按照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达标三个档次确定奖励,未达标和否决档次的不予奖励。排名末位、未达标和否决的领导班子,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戒勉谈话,帮助总结教训,完善工作思路,提出改进措施,促其尽快改进提高。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未达标和否决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按照地方发展的要求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进行调整。在今年8月的乡镇换届过程中,对推荐得票较高、群众认可、实绩突出的8名干部提拔任用;对于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能力较差、群众不满意的2名干部,予以调整或处理,1名免职不保留级别,另1名保留级别待岗。有效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使乡镇实绩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主要责任指标考核来确定干部个人的奖惩、进退留转,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个人的荣辱不能靠投机取巧、阿谀奉迎,只能靠奋发努力、积极工作,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来实现,不仅保护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正气上升,歪风邪气不能蔓延,营造了竞争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
四、扩大考核民主,促进干部树立平和的群众观
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因此要把群众满不满意、拥不拥护、高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在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中,要扩大民主,增加群众的参与程度,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最高标准。按照这一思路,*县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中把过去的占10%分值的人民群众满意度,修改为占30%分值的社会评价,主要考核广大干部群众对本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要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评价及满意程度。在年末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机关干部、村干部、群众代表进行民意测评。测评分为社会经济发展、党委政府工作、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15项,每项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了解、不满意五个档次,分别按100、80、60、0、-20的权重计算出分值。
通过增加社会评价分值,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加考核工作透明度,一是提高了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践证明,考核办法在继承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的基础上,突出了社会评价分值,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发现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二是加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约束,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得个别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无法得逞,达到了考核工作真实、准确、公平、公正的目的。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许多参加社会评价的县、乡人大代表、村干部、群众代表,对他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参与对班子和干部的考核感到十分振奋,也十分珍惜,大家认为,目前社会评价所直接提供的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有效信息尽管还有限,但这一做法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促进干部树立群众观念,基层单位由过去紧着往主管指标的业务部门跑,转向更多的注重民意,从而增强了干部的群众意识。
-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论文
- 下一篇: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