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0 08:18:00
导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本县情
*县位于云南省*州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39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9.9%,人均拥有耕地仅1.13亩。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8个主体民族,总人口2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1%。全县辖4镇7乡93个村委会3个社区1938个村(居)民小组,全县设有16个基层党委,122个党总支,738个党支部,有党员10375名。其中有8个乡镇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的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和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全县有8个乡镇、69个村委会、460个村小组处于边境线上。20*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25006万元,同比增长2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90万元,同比增长9%;完成财政总支出60278万元,同比增长26%;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79元,同比增长16.7%。
二、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县委、政府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顶住了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市政开发、移民搬迁等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全县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
1.抓“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抓手,专门召开县委全委会研究“三农”工作,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资金2230万元,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扩大“两杂”良种覆盖面,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烤烟生产再创新高,烟叶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烟农户均收入达2.6万元,实现烟叶税及附加1024万元。二是林业产业初见成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州要求;扎实推进木材资源整合,木材加工厂建设投资过半;稳步推进木本油料基地建设,规划完成12万亩核桃基地,预计今年2月底可完成3万亩种植任务。三是畜牧产业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畜牧扶持政策,突出动物疫病防治和科技推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预计实现畜牧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5%。四是劳务经济成效明显。以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劳务维权为重点,扩大输出规模,提升输出质量。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3.97亿元、纯收入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9.5%。五是整村推进项目力度加大。投入资金4953万元,启动实施92个整村推进和杨万整乡推进试点项目。紫金公司投资360万元,首次在矿区实施的24个整村推进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其他各项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2.抓资源整合,工业发展质量提升。以资源整合为总抓手,突出电力、矿产两大优势,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3%,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一是矿产资源整合全面推进。县委、政府顶住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钨矿资源整合,目前,已有10个钨矿业权证签订了整合协议,协议转让资金12.7亿元,占应整合资产的93%,3个矿区恢复生产;年产5000吨APT钨制品厂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完工,岩脚、响水2座尾矿库建设接近尾声。同时,硅、铅、锌、锡等钨共伴生矿和铁矿资源整合工作同步推进,整合矿业权证10个。二是电力产业平稳发展。马鹿塘电站二期主体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3月底下闸蓄水;相继建成曼棍五站、三转湾电站等电源点,新增电力装机7.8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36.7万千瓦;城子上变电站及县城至大坪、县城至猛硐2条输电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县网与州网达成托管协议,电力资源整合顺利推进。三是外贸加工业发展迅速。以复合橡胶为主的外贸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实现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9%;水泥粉磨、石材加工等建材产业快速发展。四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扎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引导3户冶炼企业实施4台1.25万千伏安冶炼炉技改扩建。
3.抓重点项目,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稳步推进市政、电矿、口岸等26个重点项目,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同比增长43%。一是市政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以沿河街片区、中心片区为主的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以城北小区、莱溪小区为主的新城开发顺利推进;以县一中、民中搬迁扩建和县医院扩建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以天保口岸、铁厂、董干、竜林、城子上为主的小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市政项目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46%,城镇化率达20.76%。二是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夯实。*至天保口岸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级评审;以实施“通畅、通达工程”为重点,投资615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四级以上农村公路20条245.2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836.8公里。投资2757万元,建成烟水工程31件,完成农田水利项目1651件,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50亩;架设人畜饮水管道156公里,解决1.02万人0.34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三是移民工作克服困难向前推进。采取领导挂钩、部门包户、责任追究、倒排工期等措施,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移民安置点、专业项目和专项设施改(复)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移民安置点“三通一平”工程及天保行政中心综合楼建设基本完成,移民永久房建设、补偿资金兑现工作扎实推进。
4.抓对外开放,边贸旅游健康发展。着力调整贸易结构,大力拓展越南市场,预计完成边贸进出口总额20.9亿元,其中完成一般贸易和小额贸易11.3亿元,同比增长26%。一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积极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电出胶进”得到巩固,“车出矿进”成为天保口岸贸易的又一大支撑点;加强对越交往合作,县内5家外经贸企业相继对越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1个;“云电送越”突破10.9亿度,创汇3.57亿元。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依托州庆、昆交会及中越(*)国际商贸旅游交易会等平台,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6个,协议投资额5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4亿元,同比增长1.4倍,外来投资成为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力量。三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全面加强与周边州县以及越南的旅游合作,边境跨国游、老山情怀游和民族风情游等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加快推进天保口岸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公司驻越南河江办事处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3.13%。
5.抓社会事业,民生问题不断改善。5.9万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普实”、“农远”工作顺利通过省州验收,高考上线率达64.9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6.42年;依托职业中学和农函大,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10期8.9万人次,举办农函大教学班114期3420人次;全面推进“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二期工程和“两馆一站”工程建设,文物普查工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完成3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室建设,2009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3%,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杨万、董干和茨竹坝“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二期工程顺利完成,数字电视工程全面实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9.2%和89%;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发放率均达到100%,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投入资金4854万元,切实解决4.88万名贫困群众、3.7万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实施灾后民房重建1673户6878间,1318户受灾户将在春节前迁入新居;采取改造、购买、新建等方式,完成廉租房200套10796平方米的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指标范围以内;“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扎实有效,因市政建设、资源整合、移民搬迁等引发的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双拥、计生、统计、审计、体育、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20*年经济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体来看,我县20*年经济社会建设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村交通、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服务“三农”机制体制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健性问题;劳动者素质整体偏低,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不强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二是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工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优势骨干企业少,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突破;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结构单一,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三是资源整合步伐减缓。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钨矿资源整合已基本完成,但钨共伴生矿没有实现彻底整合的目标,各个涉矿企业开工难、生产难、销售难、履约难。四是重点项目融资困难。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进展不一,金融危机将影响到明年的收入,筹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对相关项目作调整。五是维护稳定工作任务艰巨。因矿产资源整合、市政开发、移民搬迁等重点工作引发的信访问题增多,加之我县地处边境地区,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利用一些个案来挑唆群众,以此破坏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给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总体考虑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县内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缩水,矿山停采,部分冶炼、电力企业相继减产、停产,工业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越南市场需求萎缩,直接导致我县对外贸易大幅下滑,对越合作项目进展受挫,对外贸易形势较为严峻;沿海一带不少外向型企业出口严重受阻,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劳务需求量锐减,造成了我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返乡,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阶段,*县将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敏锐把握发展动态,坚定信心应对危机,抢抓机遇促进发展,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确保在这一轮扩大内需的周期中取得更大的成效。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和省州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深化改革抓“三农”,立足长远稳工业,狠抓项目打基础,扩大开放兴边贸,改善民生促和谐,加强党建作保障,千方百计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总体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在1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三、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按照全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会议及全省、全州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县坚持把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兴边富民”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构建边疆政治堡垒长廊
*县坚持按照“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边疆处处有党的领导、处处有党的组织、处处是战斗堡垒的边疆党建长廊。
(1)探索组织设置形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在机关通过开展“五比五创”、“党员示范窗口”等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在农村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党建示范走廊、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农村党建示范户”创建活动,将全县93个行政村党支部全部提升为党总支,在村小组成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503个,沿漂漂至老山、漂漂至董干公路一线树立了36个党建示范点,初步形成了涵盖全县11个乡镇28个行政村党总支的两条“党建示范走廊”。同时,认真落实州委提出的“支部建在协会上,协会办在实体上,实体连在农户上”的农村党建工作要求,建立了农村专业协会48个,在协会上成立党支部30个。在非公企业通过重点加强规模较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带动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建有企业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24个,有党员301人,私营企业主是党员的6人。原来组建的县钨业有限责任公司、县荣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县益嘉冶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县云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非公企业党组织因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正计划归并入紫金公司党委。
(2)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提高。通过“选、派、挂”等多种渠道,大力培养选拔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特别是注重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了农村基层“能人型”党组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村党组织在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明显。在2007年第三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产生的新班子中,全县93个行政村中有92个村实现了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一肩挑”比例达到了98.9%。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党员537人,占86.3%。全县共有4名优秀妇女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扎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今年被选聘20名大学生全部安排到行政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第三批下派的93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即将进驻农村帮助工作,不仅充实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力量,也为县、乡两级机关储备了一批来自工农一线的后备人才。
(3)大力实施“三个培养”,党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和“三个培养”要求大力发展党员。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全县共发展党员2145名,其中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青年、工作骨干、致富能手占90%以上,全县累计消除党员空白村171个,占2004年前221个党员空白村的77.4%。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建立行政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点77个,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培训体系,采取集中培训、挂职学习、下派锻炼、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全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得到增强,驾驭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实践落实的能力以及维护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四川汶川大地震赈灾捐款中,全县广大党员除了积极参与全县统一赈灾捐款活动外,还自愿交纳48.77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充分体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百岁党员龙琼琳自愿把儿孙给她的养老费400元交纳“特殊党费”,在她的带动下,全村7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640元,群众自愿捐款1600元,使南朵村成为*县向灾区捐款的第一个村民小组。
(4)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省委18项基层党建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从党员长期受教育、党员组织保障、党员队伍约束和激励、党员发挥作用、党员进出口管理、党员监督管理、党员绩效考评等7个方面,构建了“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立了定期汇报、重大事项督查督办、整改公示等督查机制,建立了党务公开、民情恳谈制度、重大项目巡查和党风廉政建设巡视、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等长效机制,确保了各项重大决策落到实处。各机关、事业单位、窗口服务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挂牌上岗、公开承诺、首问首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农村党组织建立健全了农村党员议事、流动党员管理、民主评议村干部、村“两委”议事协调、关爱贫困党员等制度。
2.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边疆思想文化长廊
*县切实把建设党组织活动阵地、筑牢党员群众的思想阵地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多渠道、多形式巩固党在边疆地区的思想、组织、文化阵地,树立和展示党和国门的形象。
(1)多渠道建设活动阵地。认真制定了《*县边疆党建长廊阵地建设发展规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采取争取上级补助和县级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边境沿线自然村党支部、10名以上党员的自然村党支部和社区党组织为重点的活动阵地,筑牢党在边疆的组织阵地。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已多方筹措资金1700万元,修善了8个行政村及232个村民小组的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把将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兴边富民”工程结合起来,加大对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强与楚雄州南华县对口联系工作,已争取到资金20万元对我县猛硐乡猛硐村委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重建。
(2)多形式筑牢思想阵地。我县通过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扎实开展“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认真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用以“艰苦奋斗、后来居上”为核心内容的“老山精神”教育各族干部群众,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了党在边疆的文化阵地。
(3)多领域树立国门形象。结合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扎实推进边境口岸和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做好边境沿线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工程的落实;在边境一线各级党组织活动室、办公室等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党旗党徽,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地升挂国旗,进一步增强党员群众的国家意识。在边境口岸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窗口服务行业等部门,全面推行党员挂牌上岗,设立“党员先锋岗”,展现了党员风采,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
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边疆党群关系长廊
我县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服务网络,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广大群众的渠道,使广大群众不断得到实惠,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1)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努力做好党员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整合县乡村资源,在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全县党员联系群众服务中心,在16个基层党委和麻栗镇3个社区建立了服务站,在93个村委会和7个县级涉农部门建立了100个服务点,构建“一点一站一中心”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三级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帮助流动党员和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在机关推行“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在农村(社区)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法得到进一步拓展。
(2)调查了解民意,努力做好扶贫帮困工作。通过实行县委常委挂钩联系乡镇,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民小组,每个县级部门挂钩联系1个村委会制度,建立了掌握民情民意的有效机制,完善了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领导接待日制度,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以“帮学习、帮思路、帮项目、帮技术、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帮”主题实践活动,共建立挂钩资助贫困生对子18000对,建立挂钩扶贫点104个,着力解决好饮水、行路、上学、就业、就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关爱党员群众,努力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2004年以来,我县先后三次提高了村干部的岗位补贴,建立了村级落选退职解聘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机制,全县379名村级落选退职解聘人员得到了57.9万元的生活补助;每年投入资金54万元,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将全县60周岁以上的1396名老党员全部纳入定补。扎实开展“七一”、春节等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地位。为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村(社)干部绩效考核机制。20*年通过对全县321名村(社)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的96人,占29.9%;称职的221人,占68.8%,不称职的3人,占0.93%,不确定等次的1人,占0.3%。全县考核在称职等次以上的317名村(社)干部在领取原基础补贴的基础上,还将得到70万余元的绩效补贴。同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党委的党建工作经费增至10000元/年,村党总支、社区党支部增至1000元/年,自然村党支部增至200元/年。每年在上级支持基础上,县级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13万余元。通过扎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4.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稳定长廊
我县通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坚强核心作用,切实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边疆和谐稳定长廊。
(1)落实“兴边富民工程”,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兴边富民工程”提出的解决温饱、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和素质提高“五大工程”的落实,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两年全县累计解决了0.98万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边疆和谐稳定得到巩固。通过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实现的途径和方式,稳步推进全县党务公开工作,在猛硐乡开展了党代表常任制和提案制试点工作,对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行使权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和规范了党内民主制度;围绕创建“平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在建设和谐边疆中的作用,推进“禁毒防艾”工作责任的落实;依托党校和各级学校等培训阵地和广播、电视、党员远程教育网等资源,加强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和宗教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筑牢党员群众抵御邪教组织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活动的思想防线。同时,坚决打击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全县边防稳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县党建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困难。近年来,我县在财政困难的条件下,积极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增加党建经费投入,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目前边境一线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活动场所和干部报酬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二是农村党员“一老三偏”的现象仍然突出。目前,我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党员1396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他们虽在主观思想上普遍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但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作用偏弱,难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些党员大部分生活相当贫困,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一现状。三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目前我县93个村委会中有1个没有办公用房,占1.07%;有5个村级活动场所经过建设部门鉴定为危房需要重建,占5.3%;有29个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的村级活动场所需要重建,占31%;有72个村无党员活动室,占78%。503个自然村党支部中271个无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占54%。由于我县财政困难,仅凭县级的力量要完成全县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非常困难,急需上级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对策和措施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与兴边富民扶贫开发调研座谈会议精神,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全县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
1.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不折不扣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总体目标任务抓出成效,使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都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使全县100%的村党总支党员活动室达到“七有”标准;90%的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达到“五好”建设标准;90%的乡镇站所达到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要求;80%的农村党员成为“五带头”党员。着力抓好楚雄州南华县对口联系建设工作,力求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扶持等工作上有发展。
2.努力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覆盖面。针对农村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实际,按照“组织分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思路,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以及党组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确保党组织有效开展活动。认真做好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在村组干部中发展党员和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工作,确保2010年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小组长90%以上是党员,确保实现2010年无“党员空白村民小组”的目标。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及时了解掌握进城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的分布、数量变化、流向等情况,注重做好返乡农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运用带回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观念,在本乡本村干事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3.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双带”工程。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培训共抓、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的思路,整合农业、科技、林业、扶贫、财政等涉农部门的培训项目和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省乡村网络全覆盖。积极开展创建“脱贫致富党支部”和“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帮助贫困党员和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切实加大“三培养”(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工作力度,更好地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继续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继续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尽快摸清底数、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筹集资金,对没有活动场所和需要重建的,抓紧建设;对功能不齐、设施不全的,抓紧完善,确保2010年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活动场所的目标。继续把将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兴边富民”工程结合起来,抓好党员10名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和边境村民小组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暂不具备条件的,推行党员活动中心户的做法,确保党员正常开展活动。高度重视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明确专人管理,健全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
5.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挂钩扶贫工作和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主要方式,健全完善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在资金、项目、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农村基层党组织重点支持,大力开展“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活动,形成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努力把我县基层党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上一篇:党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下一篇:流动党员服务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