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9 04:18:00
导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市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工作制度等方面探索新路,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作法
(一)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工作创新的自觉性
我们致力于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认识。
1、创新是农村基层组织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迫切需要。面对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活动载体等方面作大的调整,否则就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创新是农村基层党党组织建设适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矛盾、家庭矛盾、家族矛盾等矛盾也日趋复杂。在青年农民中缺乏精神追求,加之黄、赌、毒的侵害,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抬头,邪教组织出现,宗族势力操纵民主选举,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成员产生、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运作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创新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内在要求。过去我们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的逐渐不适应了,如不及时进行工作创新,固守老经验、老办法,就会使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于形势。只有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不断出新招,创特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探索新方法,保证抓党建责任制的落实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县委都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年度工作计划,下发专门文件,明确工作任务,提出要求。县委组织部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年终总结评比,保证各级党组织完成好各项任务。
二是实行制度化管理。近年来,县委建立健全了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整套工作制度,建立和健全了县、乡、村、党员之间的责任网络,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抓好配套工作制度的完善。
三是实行奖惩办法。每年年初,县委在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层层签定责任书,每月召开一次组织工作例会进行督查指导,并在“双文明”考核中兑现奖惩。县委还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到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之中,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新机制,建设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1、建立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干部新的选用机制。我们在调整镇村两委班子时,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办法,近两年来,先后改选、调整乡镇领导干部20人,村党支部书记45人。目前全县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5%,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90%以上达到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每个村35岁以下干部至少有2名。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采取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上任职(挂职)、要求乡镇领导干部包村、包队等办法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素质。
2、建立以针对性、实用性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机制。改变过去不分层次、不分对象的镇村干部培训方式,坚持分类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县委对乡镇领导每年不少于IO天的培训,村书记、主任每年不少于5天的集中培训。两年来,县委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2000多人次,县委领导亲自到培训班上讲了课。二是各乡镇采取听讲座、看电教片、自学、座谈、讨论和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村队干部进行分级培训。三是利用冬春两季,县委抽调机关干部,由县级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培训和新《党章》的学习,帮助村党支部书记理思路、谋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县委抽调690多名干部,深入村、队、户中,宣传1号文件精神,抓好春耕生产,指导农民预防禽流感,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四是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注重对村队干部和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干部党员的“双带”能力。近两年来,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近680期,培训党员和基层干部10万人次,村队干部和党员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较好地发挥了电教工作在帮助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3、建立以调动乡镇村干部积极性为目的的激励约束机制。针对基层工作难做,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改变过去重使用、轻激励、疏监督的做法,对乡镇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一是村干部的报酬根据工作实绩发放。将村干部的工资分为固定和浮动两部分,固定部分由县、乡统筹,统一核定。浮动部分则根据工作实绩,由乡镇制定奖罚标准,年终发放。二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我县个别乡镇将村干部社会保障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长期担任村书记、村主任的干部给予养老保险等保障。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按照年度或任期考核评议的情况,对乡镇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实行“末位淘汰”,工作无起色、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第一年黄牌警告,第二年调整工作。同时,个别乡镇还制作了警示牌,对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末位淘汰。四是坚持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农村优秀基层干部,宣传农村干部的先进事迹。在每年“七一”前后,县委组织部同市、县电视制作专题片,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结合新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
1、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根据“三级联创”和“竞标树旗”活动的要求,制定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确立了县委常委党建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包乡镇和后进村、抓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工作责任制。调整制定了部门包村(社区)和科级干部同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乡镇党委普遍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村、包队联系党建工作制度。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员联系户制度。县委组织部重新制定了“三级联创”和“竞标树旗”活动考核细则。各级党组织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完善和规范了党组织工作各项制度。县、乡镇、村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督查、年底有总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党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新局面。
2、扎实开展“双结对、双共建”活动。在全县开展的“双结对、双共建”活动中,有116个单位同6个乡镇、90个村结成共建对子,2500多名党员干部共包扶贫困户588户,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包扶一户贫困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为各村捐款260多万元,衣物14200件,面粉6560公斤,化肥2320公斤,种子850公斤,捐赠羊只245只。为18个吊庄村、5个灌区村、6个街道社区新建和翻建党员活动室116间,全部配备了桌椅和电教设施。救助困难学生130名,捐款11780元,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安排就业1100人。有效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3、认真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全县农村党员中,有75%以上的人通过这一活动,学习掌握了l一2门实用技术。
4、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针对农村部分党员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方案。把没有担任职务的党员组织起来,根据各村的实际设置若干个岗位,每个岗位有3-5名党员,协助党支部工作,使广大党员找到发挥自己特长、得到群众信任的岗位。
(五)开拓新思路,不断加强后进村和贫困村转化工作
县委在后进村整顿中,选准工作突破口,对班子软弱焕散或不健全的,重点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对瘫痪半瘫痪的村两委班子果断进行了调整。坚持让那些政治上可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年富力强、公正廉洁、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人担任支部书记。两年多来共调整村支部班子34个,支部成员66人。对暂无合适人选的村,由乡(镇)派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帮助后进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为群众搞服务、选项目,制定适宜的经济发展路子,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和扶持种养大户和能手,推动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21个贫困、后进村已转化13个。
二、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消除三种错误思想认识
1、必须消除轻视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错误认识。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把“经济建设为中心”错误理解为可以“一俊遮百丑”,认为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建设困难很多,要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担心抓农村党建工作的创新会分散抓经济工作的精力,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这种片面认识必然导致思想上淡化党建工作的创新,行动上放松。应当明确,党建工作的创新和经济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显著特征。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同坚持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或忽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2、必须消除消极畏难情绪。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处理这些问题困难多,压力大,感到抓党建力不从心,如债务问题、离任村干部无经济保障、老党员生活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等,解决问题无能为力;有的还认为,抓经济工作容易出成绩,抓农村党建工作成效往往不明显,因而对加强党建工作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按部就班,就党建抓党建,内容空洞乏味,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此,必须坚持看主流,树立信心,主动消除畏难情绪;坚持看积极效应,振奋精神,自觉消除负面影响;坚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定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保证把“虚”事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创新的联结点和切入点,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3、必须消除盲目乐观的心态。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党建硬件建设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开展两轮“三级联创”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的乡镇、村干部有盲目乐观的心态。但必须看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亟待提高;二是农村党组织和干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亟待改进;三是如何建立常抓不懈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由过去的运动式和突击式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也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四是农村的管理体制不顺,形成干群关系紧张。五是对一些长期拖欠各种税费的“钉子户”和困难户无管束机制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抓好五个环节-----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来贯彻落实。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他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是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这个“火车头”,才能带动“车身”。因此,必须下工夫建设好“一把手”队伍。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对于有效地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激活村级经济,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要体现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抓机制,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制约机制是一个包括制度规范、监督措施、惩戒手段三个部分的系统工程,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第一,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村级党员干部。第二,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三,要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比较齐全的村规民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第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建功立业。要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公布于众,让村民来监督、评判村干部。要制定考核奖罚办法,联绩计酬,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机制。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健康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能否搞好,与上级党组织的导向紧密相关。导向正确就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有榜样,奋斗有目标,就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保证落实过程中始终不走样。基层干部要以为农民谋利益为最大追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履行干部职责。办事要考虑是否合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能够长久受益和持续发展,是否合乎有关政策规定。办好事既要讲客观需要,又要讲实际可能;既要强调尽心竭力,又要注意量力而行。一句话,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需要和可能、动机和效果的科学统一。如果盲目或勉强去办那些不应办也办不好的事,反而会因图虚名而招实祸,加重群众负担,影响干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抓载体,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新时期的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只有采取灵活而又丰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题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如开展“结对帮扶”、“三级联创”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无论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是对农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要不断深化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重塑党员干部形象,努力把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在党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农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领导和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的战斗堡垒。
四、意见和建议
1、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农村工作机制。上级党委、政府要协调好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部门在下达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特别是村一级完成任务所应当具备的权力条件和应当得到的利益回报,为他们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将水费的收缴任务归还给水资源管理部门,把乡镇、村从收取各项费用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2、加强对乡镇、村重大、长期决策的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乡镇、村主要领导一换,立刻会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原因一是上任领导决策中有短期行为,二是上任领导未执行完的决策被下任领导否定。说到底是领导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政绩观在做怪。这就需要实行重大决策审批制和责任追究制,尤其在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要严格把关。同时,要鼓励农村干部扎根农村,不能频繁更换。
3、合理消化乡镇、村的部分债务。要制定优惠政策,拿出部分资金解决乡镇、村的债务,对呆、死帐、“双基”复查和建小康路欠的新的债务,可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消化,进一步调动乡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上级决策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时,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利益。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而不是搞新的强行摊派。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政策和下达的任务农民才乐于接受,农村基层干部也就好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才会有威信。
5、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要按照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收入的水平1.5倍的额度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一是财政部门要拿出部分资金解决村队干部的工资来源问题。二是实行村干部工资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三是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提倡以办理养老保险、职后养老补贴、一次性重奖等方式,解决优秀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6、要激发农村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把树立优秀乡村干部典型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形象。对于工作特别优秀,群众公论好的村干部,可考虑转为乡镇干部或提拔为乡镇领导,提拔县级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也要优先考虑乡镇干部。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真正形成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激励村干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进取。
7、建立党员优先发展、困难党员生活保障机制。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说到底是来自于农村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则主要体现在带头致富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技术方面对有致富能力的党员进行优先扶持,为党员创造先富起来的条件;对农村贫困老党员,要优先救助,或从党费中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帖,不能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过去受了苦、现在又受穷。
-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学校干部队伍作风整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