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领导干部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6-19 09:20:00
导语:科级领导干部的探索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用科学民主的机制来选拔任用干部,有效遏止干部选拔中的不正之风,发展党内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20*年以来,河南省*市新华区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干部工作全局,不断扩大民主,积极探索改进干部选任方式,努力创新干部选任办法,形成了优秀干部“后备制”,选拔干部“公选制”的用人新机制,全区干部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20*年5月以来,我们分别采取“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的方法,选拔任用了15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最后一名并列),树立了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了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一、公选起因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选拔程序,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是新一届区委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20*年以来,河南省*市新华区委为维护提拔任用干部的严肃性,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决定从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入手,大胆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20*年6月,河南省*市新华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劳社保局四家单位抽调30名熟悉组织人事和干部审查工作的同志,对全区35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的身份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实。20*年9月,河南省*市新华区委研究制定了《新华区科级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对后备干部工作从资格条件、数量结构、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要求,并明确规定后备干部实行“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今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从后备干部队伍中产生。20*年10月,河南省*市新华区委采取“双推双考”的模式,在全区公开选拔了384名副科级后备干部,204名正科后备干部人选。并委托省教育厅学历鉴定中心对后备干部的文凭进行真伪鉴定。
经过“双推双考”科级后备干部的成功实践,河南省*市新华区委领导达成了共识,只有用“管长远、保长久、见长效”的制度选人用人,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才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治本之策。今年年初,河南省*市新华区委开始筹划运用“双推双考”的方法选拔正科级领导干部,运用公开选拔的方法来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
今年5月,河南省*市新华区委经慎重研究,决定在全区拿出15个正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双推双考”,30个副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职位。
二、主要做法
“双推双考”正科级领导干部和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同时进行,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而且二者程序不同,有重复、有交叉,给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能否做到阳光透明的操作,关系到整个公选的成败。为此,我们在整个公选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分解,每项任务都明确了具体的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一是把好方案制定关。在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的设计上,河南省*市新华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借鉴外地公选工作的成功经验,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区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汇报,对方案的制订、工作的开展提出一系列要求,区委常委参与研究公选工作方案,进行具体指导,力求细致周密严谨。经过反复多次征求意见和进行修改的公选工作实施方案,于5月14日上午由区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这份数易其稿的方案强调公开选拔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德才兼备、重视基层、注重实践、群众公认、突出实绩、科学规范、阳光操作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着眼一个“新”字,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一个“公”字,公开、公平、公正、公信;在工作标准上突出一个“严”字,条件严、要求严、组织严;在实施效果上体现一个“好”字,达到干部结构更好、社会反响更好、工作效果更好。报名资格为:竞争正科级领导岗位的应当是正科级后备干部、现任正科级干部,竞争副科级领导岗位的应当是副科级后备干部、现任副科级干部。分两个操作程序:选拔正科级领导干部采取“双推双考双选”的方式,即民主推荐和单位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理论考试和组织考察相结合,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按照公开选拔的程序进行,即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的程序进行。
二是把好推荐报名关。方案下发当天下午,区委立即召开了全区公开选拔工作动员大会,就公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各镇(街道)、区直各单位紧急召开民主推荐大会,在符合条件的干部中按照规定名额推荐出参加正科级领导岗位竞选初步人选。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由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出推荐人选,书面上报区委组织部。截至5月14日晚上8点,各单位全部推荐上报了名单。紧接着,5月15日下午6点前,各单位统一上报了参加副科级领导岗位公选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经严格的资格审查,共有91名竞选正科人选、358名竞选副科人选符合条件。
三是把好笔试面试关。笔试试题由外地权威机构所出,笔试试卷全部委托外地专门机构阅卷,而且保管、运送都是在区纪委有关人员严格监督下封闭运行的。笔试试题特别突出了考核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内容,不仅注重基本素质的考察,而且围绕实际工作来进行设计,很少纯记忆题和纯理论题,有利于那些平时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积累知识,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为了保证笔试的严密性,河南省*市新华区公选办出台了《笔试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考点工作人员职责》、《考场情况记录表》、《试卷交接签收表》和《应考人员违纪的处理办法》,对考场各种违纪违规现象都明确了处理办法,力求环环相扣,衔接紧密,不出纰漏。笔试时,对笔试的监考人员临时抽签,临场确定;每个考场抽调纪检干部和优秀教师各一名监考,同时邀请县级干部到考场巡考;监考人员、工作人员和领导小组成员全部上交手机,由保密员统一管理,并给每一个考场发30个信封,要求监考人员,对考生的手机采取收一个登记一个下发一份试卷的管理办法,坚决杜绝使用手机作弊的现象;安排了公选领导小组成员分楼层负责对监考和考场纪律进行监督,要求各考场对违纪考生和考场情况进行记录;对笔试过程中出现的有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由阅卷人员根据考场记录,按照规定给予了记零分的处理。
面试工作是最为复杂、最难操作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对公选面试的公平、公正性的关注程度要高过笔试。公选是否能做到公正、公平,考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河南省*市新华区公选办分别采取竞选正科级岗位的面试评委由区四大班子领导担任、竞选副科级岗位的面试评委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专业人士和外地专家担任的办法,来确保公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除竞选副科级岗位的面试评委事先进行封闭外,担任竞选正科级岗位面试评委的35位区四大班子领导都是当天早上临时得到开会通知,到达现场后,方知自己当天的具体“差使”,而且一旦入围,便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经过简单培训,正式上岗。面试人员报到时,由河南省*市新华区纪委选派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监督员,收缴考生、考官和工作人员手机,统一保管。同时,为了彻底杜绝手机作弊现象,在主考场、候考室、备考室、休息室共安装了10个信号屏蔽器。考场及顺序安排采取临时抽签的方式。面试过程中,每个考场及候考室、备考室各安排了2名联络员,主要路口和休息室都安排工作人员,负责联络、服务和监督工作。公选领导小组成员始终在考场周围巡视,严格监督整个考场秩序,有效防止了跑题、漏题、拉分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是把好组织考察关。考察环节是公选的关键环节,不仅关系到公开选拔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区委和组织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在对考察对象进行组织考察时,河南省*市新华区公选办严格按照公选方案的有关要求,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考察工作方案,对考察方法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为了把人选考实考准,增加了与考察对象进行面谈交流的环节,对考察对象的民主测评结果、个人近两年年度考核结果、近五年获得奖励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将考察对象的群众公认度和实际工作能力作为考察重点,从而较全面真实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切实做到不因为是公选的最后阶段而走过场,不因为赶进度而忽视考察质量要求。按照差额比例,最终确定了提交常委会研究的16名正科级领导干部拟任职人选和3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拟任职人选。
五是把好接受监督关。公选的基础是公开,而公开的过程也是接受监督的过程。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和“严格保密”,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这次公选工作实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报名前在公布办公电话的同时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各阶段工作情况都向公选领导小组进行了详细汇报;报名、笔试、面试以及组织考察期间,区纪委的同志自始至终介入了工作并全程监督。面试时,专家评委和领导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计分,面试结束后立即向所有考生公布成绩,最大限度地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同时,公选工作做到了信息公开、机会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察成绩、获奖情况和公选总成绩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了公示。
三、主要成效
河南省*市新华区“双推双考”正科级领导干部和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由于区委重视,组织严谨,方法科学,程序严密,体现了扩大民主、鼓励竞争、公开平等、择优选用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不仅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探索了新的途径,实现了此次公选的初衷,达到了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双满意”的目的,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效果。
一是显示了区委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传统的选人用人方法是从少数人中选人,往往使干部产生等、靠、要、跑的思想,而这次“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打破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做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全过程“阳光操作”,以快取胜,以严取胜,力排人情因素,充分显示了区委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同时,通过这次公选迫使干部靠群众的公认、靠自己的真本领来竞争职位,使“凭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落到实处,促使广大干部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开发,激活内在的潜能,树立了一种凭知识、凭能力、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奋发进取,把主要精力用在学本事、干事业上,用在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水平上;也使那些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混官”们受到警示,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做事,尽心尽力地工作,从而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创新了干部任用决策机制,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化程度。这次公选方案科学,可操作性强,进程快速高效,组织严谨周密,以公开为核心,以规范为守则,以监督为保障,环环紧扣,探索出了一个易操作、效果好的公选工作机制和干部考察工作新路子,为以后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任用考察以及公选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通过“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改变了单一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形式,创新了科学、民主的干部任用决策机制,有效地避免了少数人说了算、“一把手”说了算、“个别领导”起作用的现象。这次“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是由组织部门组织考察,在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的基础上,由区委常委会集体决定的。通过这种决策机制选人,有效地消除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弊端,消除了社会上对干部任用、人事调整的误解和偏见。在整个公选过程中,充分注重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让群众了解并参与公开选拔工作。除考题、考官等核心内容严格保密外,能公开的尽可能公开,使整个工作过程置于党组织和全社会的关注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
三是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通过公开选拔和公推公选,一批学有所长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队伍结构。这次通过“双推双考”走上正科级领导岗位的15名同志中有5名女干部,1名党外干部,平均年龄34岁,其中有1名同志年龄在30岁以下;15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10人具有本科学历;通过公开选拔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的31名同志中有14名女干部,5名党外干部,平均年龄32岁,其中有10位是80年代出生的;31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19人具有本科学历。他们不仅在一路闯关中名列前茅,尤其在考察过程中,都得到了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四是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储备了一批优秀领导人才。这次“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参加人员都具有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说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特别是进入考察的90名干部,由于受职位数量限制,不可能一下子都用起来。对进入本次公选考察范围,经考察优秀且因名额限制未被提拔者,适当予以重用。可以说,通过这次“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不仅是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更重要的是发现、考察、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和高素质人才,有力地加强了我区干部队伍建设,充实了人才储备,拓宽了干部选拔的视野。
五是防止和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采用“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的办法选人用人,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用原则,强化了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创新了公正、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于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几点启示
这次“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工作,是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这次探索在得到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认可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一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华区的实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改,突破传统的束缚,改变既有的方式。其次,改革要不断创新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放眼于基层,放眼于各方面的各类人才。要像同志在全国人才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要求的那样,既要坚持选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看身份又不惟身份,看资历又不惟资历,讲学历但不惟学历,讲台阶但不抠台阶。同时,还要适时改进选拔干部的方法,特别是要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是必须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出发点,不断推进公选工作的民主化。扩大民主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我们在探索完善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走群众路线,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努力在丰富公选工作的民主实现形式上下功夫。比如,区公选办认真核定每位报考者的资格条件;区四大班子领导担任竞选正科级岗位的面试评委;实行考察预告;区委常委会对拟任职人选进行票决等。通过这些工作举措,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选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和任用人选的社会认可度,同时也实现了干部的选任从平面到立体,从少数到多数,从一言到群言的民主化,这既是干部制度的一次创新,也是区委班子权力运行民主化的一次革命。
三是必须以提高科学性准确性为重点,十分注重公选工作的细节创新。如何科学选准人、用好人,是当前公选工作必须着力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紧迫课题。针对公选中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注重从细节入手,循序渐进,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机制的自我完善。比如,从后备干部中公选科级领导干部,有利于后备干部平时的培养锻炼和积极性的发挥;笔试和面试内容注重结合实际和区情,注重考察干部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而实现了靠能力和素质选人的要求;竞选正科级领导岗位增加了“双推”这个环节,提高了进入门槛,体现了群众基础,真正实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目的;考察中注重工作实绩,将年度考核结果和获得奖励情况量化记分,为更多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这些方法的改进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的科学性,比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公选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社会各方面反响都比较好。
四是必须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努力确保公选工作的顺利实施。“双推双考”正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是对传统选拔方式的改进,涉及工作方方面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十分重要。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区委主要领导从方案的制订、计分原则的确立,到获得奖励情况的认定都认真把关,注重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坚持召开每个阶段专题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和研究部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要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严格按照工作规程规范操作,力争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使党管干部原则贯穿于公开选拔工作的全过程,保证了公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是必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现公平竞争,不仅是人才辈出的重要环境和条件,也是选任制度取信于民、取信于基层的重要内容和导向,对选人用人、激励干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竞争是公正的体现,公正是竞争的保障。区委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努力建立科学公平的竞争平台,确保了竞争制度操作和执行的公正性。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程序严密、监督有力的阳光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 上一篇:医院纪检监察探讨分析论文
- 下一篇:财政局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