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科学监督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7 07:05:00
导语:干部科学监督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实现组织监督、社会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确保选准用好干部,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要求,市委组织部成立调研组,深入三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集中研讨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了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些构建科学监督机制的思路和办法。
一、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现状分析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从发挥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入手,以形成监督合力为着力点,干部监督机制基本建立。同时调研中发现,当前在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注重制度建设,组织监督得到加强。针对干部工作和权力运行中的关键部位和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紧紧围绕《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防止和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是健全谈话诫勉、函询回复制度。对新任职的干部全部进行任前谈话诫勉。对群众匿名反映问题较多又未提供具体线索的领导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或回复组织函询。二是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报告制度。对三区、市直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把关,从而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三是市委及各区委普遍实行了常委会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扩大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常委会内部监督。四是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根据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逐步把任中审计作为审计的重点,增强了这项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较好地发挥了事前监督作用。今年,依据主要领导任职时间长短、掌管资金量多少、群众反映大小等情况对15名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3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
2、注重拓宽渠道,群众监督得到加强。我市把拓宽监督渠道作为干部监督工作的基础,狠抓落实。一是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制度。在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确立了62名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建立起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截止目前,共报送干部监督信息390多条;二是开设了电子举报信箱,设立了“12380”专线举报电话,建立起“便捷、安全”的举报机制。截止目前通过多种渠道共受理群众举报件43件,对群众举报的问题都一查到底,对于上级批转的举报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各区委组织部都设立了干部监督举报电话。
各区委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把重大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重点建设项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一定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向干部群众公开。实行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为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提供了条件。到目前为止,海渤湾区已有3名同志在组织考察时因群众不赞成而被取消了任职资格,已有2名同志被取消了试用期,3名同志延长了试用期;海南区有1名干部进行了延期转正处理。
3、注重扩大民主,社会监督得到加强。市委及各区委对初步确定的拟用干部人选,广泛征求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和纪检委(监察局)、法院、检察院的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用,从多渠道了解干部的表现。乌达区充分发挥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作用,政府组成人员定期向区人大述职,就重大决策、重点建设项目听取人大代表的评议和监督。
建立干部监督工作巡视员及监督员制度。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中聘请了10名干部监督工作巡视员和监督员,对被督查地区、部门党委(党组)的干部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进行监督;各区委普遍建立了特邀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外干部中聘请干部工作监督员,对领导干部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
*电视台乌达工作站开通了行风热线电话,对乌达区的工程质量等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监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协调配合,监督合力得到增强。一是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加强与执法执纪和信访部门的信息沟通。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机关和部门,先后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两个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各有侧重。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主要通报全市干部监督工作情况,沟通重要信息,研究重要问题,讨论并确定各成员单位共同抓好的重点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的相关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主要是研究每年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制定和落实审计计划,研究审计成果运用。通过认真落实两个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干部监督工作格局。
在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合作的同时,坚持把干部监督管理与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结合起来,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的干部监督工作运行机制。海渤湾区委充分发挥实绩考核对干部监督的有效作用。对考核中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勉,对连续两年排名最后的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到目前,已有1人因连续两年排名最后被免职,有2人因不胜任现职被免职。
探索新的途径,充分发挥党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全市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与社区党支部联系制度,各区普遍实行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和包乡联户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服从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这项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干部监督的范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监督效力不高,表现在:组织监督方面,监督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群众监督方面,因政务、事务公开不够,社会、群众监督难以深入;在组织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方面,各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上的联系不够紧密。
1、有的同志监督意识不强,甚至对干部监督持抵触情绪。主要是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认识不到位,在思想意识上存在一些模糊观念。如,有的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监督会影响被监督者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的认为党政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较高,监督不监督无所谓;有的认为干部监督工作是组织上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别党政领导干部认为组织上对自己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构成了干部监督工作效力不高的思想根源。
2、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的内容与方法不适应形势要求,使监督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几年来,虽建立了一系列干部监督制度,但在调查中,一些同志认为:如何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些制度是今后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建立的这些制度,有的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还有的对干部提出正面要求的多,具体实施细则少,与制度配套的相应的奖惩措施跟不上,以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执行效果难以进行评判。例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如果领导干部重大事项不请示报告或先实施后报告、请示一套实施一套怎么办?给制度落实不力留下了致命的隐患。监督制度不健全和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是干部监督工作效力不高的根本原因。
3、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实施党内监督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党的原则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看到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影响自己升迁;监督班子成员怕今后不好共事,反对意见提多了被当成“闹不团结”;监督下级怕干部考核影响民主评议,失去群众基础;作自我批评又怕丢自己的面子,影响自己在班子中的威信。因此,谁也不批评谁,谁也不监督谁。有的人甚至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和有力武器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这是导致干部监督工作不力的主观原因。
4、监督主体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但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已建立起一整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较为完善的网络,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有人大、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又有下级的监督,党员干部已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这些监督,较有效地防止了党政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目前这个监督网络中各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监督主体之间在工作上的联系和联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监督网络整体合力的发挥。
二、构建科学监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这次调查情况,特别是针对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建议,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理顺体制,增强纪检监督的权威性。要改革“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领导体制,这样可以增强监督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达到以权制权、防止专权的目的,使纪检部门不再因自身的人权、财权受制于监督客体而出现“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监督不好”的情况。二是要加大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选准用好干部是防止和减少腐败的一处很重要关口。各级党委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之前,充分征求纪委的意见,未经纪委审议的干部不得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使纪委在任用干部中能真正起到廉政把关作用,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同时要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以增强考察者和任用组织的责任意识,防止轻率用权。三是要把监督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要贯彻“预防为主,教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方针,针对党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违纪现象,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实行主动监督,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内监督就实行到哪里。经济责任审计,要逐步实现由离任审计为主向任中审计为主转变,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四是要严格执纪,确保现有制度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完善现有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执纪,克服对违法违纪干部处罚偏轻的倾向。
(二)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机制,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凡属重大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擅作主张。二是严格党内民主生活会。坚持会前征求群众意见,会中纪检、组织部门派人参加,会后督查整改措施落实,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每次民主生活会力争解决领导班子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三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民主氛围。
(三)建立干部监督管理的群众参与机制,着力提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人民群众作为领导权力的承接主体,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效果感受最直接、最灵敏。强化群众监督,一是要完善和加强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组织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二是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都要做到公开,增加透明度,为群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提供条件。三是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进一步拓宽渠道,完善举报措施,方便群众举报。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进一步在全社会创造一个人民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能够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推进舆论监督的法制化进程。舆论监督具有其它监督形式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首先,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干部监督工作需要舆论的配合,需要强有力的舆论声势,需要一个能扶正气、压邪气,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的社会氛围,形成一个全党、全社会重视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理解和支持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必须积极而审慎地、有步骤地进行新闻传媒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有利于充分发挥舆论作用的大众传媒模式。再次,建立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有了良好的新闻观念、舆论环境和新闻体制,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推进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进程。这也有利于新闻媒体依法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形成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合力。在更好地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力求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是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合。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考察干部,便于实施对干部的全面监督。二是与宣传部门联合。加强新闻单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三是与人大、司法等部门联合。支持人大做好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定期与司法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 上一篇:组织部门制度建设的探索
- 下一篇:干部实绩考核的调研报告